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纪念品     
他把手放在课桌里,轻轻摩挲着那个灰色的笔记本。那是准备用来让同学们“留言”的。他要走了,因为父母工作调动,他现在要转学。然而他还在犹豫,那个笔记本或许根本派不上用场了。在这所学校的许多天里,他的心中只感到孤独。他几乎没有一个朋友。而他自己……他长得又矮又丑,这让他总是觉得很自卑,在同学面前他无法抬起头来。或许,同学们还在背后嘲笑他呢!他们或许嘲笑他体育测试总是最后一名的成绩,或许嘲笑他在课堂上答不出老师的提问,或许议论他矮小的身材并以此为笑料。也许在他们眼里,他只不过是一颗草芥而已,他的去与留,…  相似文献   

2.
新插班的小翔来到我们的集体中有一段时间了,他的行为表现常与众不同。在组织幼儿游戏时,我们发现小翔不见了,找到他时,他躲在钢琴的罩布下,全身缩成一团。我轻轻将他拉出来,抱抱他,他依偎在我的怀里,小声说:“他们来了。”他从来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找他玩时,他马上跑开。他喜欢独处,总躲在角落里,不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当小朋友高兴地和他—起玩时,他紧张地捂住耳朵,躲到老师的身后,喊着: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叫陈立,很可怜的。他的家在农村,父母身体都不好,先是他爸爸得了重病,是癌症,然后他妈妈又得了病,所以,他在小学2年级的时候就辍学了。父母都躺在床上,家里只能靠他去赚钱。他很小的时候就给别人家打工,他还到处捡破烂。如果哪天他赚的钱少了,父母就要把他骂一顿,如果他顶嘴,爸爸还要揍他。而且,因为家庭环境不好,他的父母也经常吵架。据陈立后来说,他父母经常在他面前动手打架。他说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心情都非常郁闷,觉得心里有股火不知怎样才能发出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长大,陈立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不一样     
黄杰 《内蒙古教育》2007,(6X):55-55
他曾是一个乞丐,去世后当他来到上帝面前,他说他在人间过了一辈子的乞讨生活。太穷困太辛苦了。他请求上帝这次重新要对他的人生进行一次分工,他渴望过上幸福生活。上帝听了他在人世间穷困潦倒的生活情况后,被深深地感动。上帝就问他想到那里去。他说他在人世间时,人们都说天堂的日子是最好的,便要求上帝把他分到天堂去。上帝就把他分到了天堂,  相似文献   

5.
她和他认识,是在三亿年前。她的眼睛不是很好,在空中飞行的时候不小心撞在了他的身上。她惊恐地望着他,以为他会生气地把她一口吞掉,而他却对她做出了一个一见钟情的表情。她并不知道,他是食草动物。那个表情,如果让我们来说,叫做微笑。她爱上了他,尽管他们的体积相差了不止100倍,尽管她可以轻盈地在天空中翱翔而他只能在地面上艰难地移动着他笨重而庞大的身躯,她还是毅然爱上了他,只因为一个微笑。她想,他应该也爱她。因为每当她从他的头上飞过的时候,他都会向她微笑;他甚至还允许她在飞累了的时候停在他的头上休息。就像所…  相似文献   

6.
父亲     
一个老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相似文献   

7.
1889年,一个男童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平民家庭出生了。由于父亲早亡,母亲精神失常,被人收养的他,常遭养母虐待。苦难的经历让他的心理变得极为脆弱,他患有严重的自闭症。他长得又瘦又小,在学校里几乎没人跟他说话,连老师都不喜欢他。后来在养母的威逼下,他辍学了。  相似文献   

8.
潮白河畔的初秋况味──一位老教师的人生感受顺义县教师进修学校夏金声天高云淡,夕阳烂漫。一位老者背向玉米大田.站在向阳桥头潮白河畔,目光扫过碧波荡漾的水面,遥望着晚霞绚丽的西天。他在品味,他在评断,他在遐想,他在思念。他在品尝着秋的况味,他在评断着人生...  相似文献   

9.
那个时候的他,就是我的上帝。他在理科实验班,我在文科实验班,他在我的楼上。他不开心,我把英语报纸撕一个长纸条,把安慰的话写在上面卷起来,包成一颗糖的形状叫人递给他。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2006,(2):38-38
孙犁爱书如命。他爱书,爱寻书,爱买书,爱藏书,爱念书,爱谈书。更有甚者,给书籍包书皮,打扮书,包装书,他都爱亲手做。他还爱在书上题词,写好多话,信手写来,皆成文章,这样的书,是他的宝,他是他的象征。在众多的作家中,在这方面他是独一无二的,堪称冠军。  相似文献   

11.
他不知道     
孩子刚学会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因此看到地面上所有的东西都像是宝贝。一天,他发现了一片花纸,便忙赶上前,先用脚踩住,然后弯下腰,去使劲儿地捡。但是,因为他的脚在上面踩着,他又不肯松,就怎么也捡不起来。他急得大哭。我教了他几遍,他才明白。──他不知道:放弃往往等同着拥有。一次,他站在门外,想走进屋。可是他个子小,打不开门。我站在门里,想替他打开,又怕门向外推时把他撞翻。命令他后退,他执拗不肯,而且愈加紧挨着门,还抗议我不努力帮他。我们俩就这样僵持着,直到他爸爸从外面走进来,强行把他拉开。──他不…  相似文献   

12.
一昌 《师道》2002,(12):41
从前,有一个卖草帽的人,每一天,他都很努力地卖草帽。有一天,他卖得十分疲劳,刚好路边有一棵大树,他就把草帽放下,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的猴子,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顶草帽。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草帽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草帽纷纷扔在地上。卖草帽的高高兴兴地捡起草帽,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时候,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  相似文献   

13.
近读《读者》中的一则小故事颇有感触:一个孩子由于车祸失去了左胳膊,他十分喜欢柔道,父母怜其残疾送他进了练习班。老师整天就教他一个招式,他有时也问老师什么时间教新的招式,老师只是让他继续练。他十分相信老师,反反复复、一丝不苟地练习。有一次他报名参加了比赛,没想到就用这一招连赢了两个对手,小组中的第三个对手十分壮实,让他费了不少劲,可当他熟练地使出那一招时,对手却不知如何应付,他在莫名其妙之中进了决赛。在决赛中,看到他瘦弱的样子,又是一个胳膊,对手都在轻视他的同时,品尝到了他那一招的厉害,品尝到了失…  相似文献   

14.
雨中感怀     
天阴蒙蒙,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我撑伞送他到学校不远处的小车站。他倚着我一声不吭地走,我贴紧他,右手搭在他的肩上,左手支着伞。雨星仍时不时随风飘进伞中来。我瞟瞟他,他红扑扑的脸庞微微沾湿了。“你拿着吧。”他在小三轮车上坐定后,我把伞递给他。他迟疑了一下,想推还给我,我拉住他的手,用力一摁:“你拿着吧,雨大。”  相似文献   

15.
他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移民家庭,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的特征,这使他从小就遭受到歧视和嘲笑。10岁那年的一天,他骑着自己心爱的山地车在郊外潇洒地穿梭,正在他得意的兴头上,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拦住他,强硬地命令他下车。一个孩子一把把他的山地车夺过去,  相似文献   

16.
儿子张一驰平时非常贪玩,但我们发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听好话。比如白天贪玩,晚上一不小心就尿床了。对于他经常在被窝里“画地图”,我们从不责怪他,而是逢机会用说好话引导他。一次在他主动小便后,我们立刻表扬他能及时尿尿,裤子干干爽爽的,真是个好宝宝。于是,他为了做个好宝宝,总能及时小便。一次半夜,他自己爬起来小便,我们又马上表扬他。有时发现他在床上翻动时,我们马上叫醒他下床小便,并表扬他真警觉,要尿尿了会自己起来。因此,现在半夜他都是自己起来小便,不用我们叫他了。以前,他不太喜欢喝开水,我一时也…  相似文献   

17.
早上,一到教室就看见一块玻璃碎在走廊里。为此,班主任还和我们论辩是人为因素还是自然因素。但就在这时,我看见了一个装玻璃的工人。他在修窗,对,确切地说,是在填泥,而且填了好久。我特别欣赏他的动作,看着、看着,怎么觉得他像在雕刻一样,于是我想到了罗丹。他用那把铲子不停地轧着,填着,又不断地后退、前进地用两眼看。他是那样投入,甚至没有注意到他在那儿已经半个小时了。世界在他眼里仿佛是静止的,他的视线从不离开玻璃窗。他只是不停地看着、干着,重复着他的动作,不往教室里看一眼,也不往路人身上看一眼。他似乎很坚…  相似文献   

18.
星期五的早上,一位年轻的商人终于决定要求老板为他加薪。在离开家去上班前,他把他的想法告诉了他的妻子。整整一天,他都一直处于高度的紧张和深深的忧虑之中。最后,在傍晚时分,他终于鼓起了勇气,走到了他的老板面前,提出了加薪的要求。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老板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红领巾》2013,(12):31-31
有一个男孩,名叫米洛。他整天都无所事事,不知道做什么好。上学的时候,他想赶紧放学;刚走出校门口,他又想进教室。在外边的时候,他想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又在想着待会儿出门去。他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那些最有趣的事在他看来最无聊。  相似文献   

20.
打喷嚏     
课堂上,他如坐针毡,低着头,用手使劲揉捏着鼻子。一个喷嚏在他的鼻腔里憋了很久了。要是在课余时间,他非要仰起头来,打个痛快不可。可是,这时候他不敢——他知道,打出来肯定要出事的!他是一个差生,老师都这样讲。在老师眼中,他成了“坏”的同义词——尽管他平时很守纪律,也关心集体。前天,只有他一个人在班上。他看见一张板凳的一条腿散了,就去拾起来,想把它重新装好——就在这时,一位老师走进了教室。“你干什么?好端端的一张凳子,被你搞得不像样子了!……”老师非常恼火。他也有些恼火——“不,这不是我搞坏的!”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