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从话语的微观层面,来分析作为自媒体的微博是通过何种话语建构策略,将个体话语推向网络公共空间,并且形成公众广泛讨论的"微博事件"的。以"罗永浩砸西门子牌电冰箱"事件为案例,运用话语及物性分析、互文性分析、元话语建构分析方法,探讨罗永浩微博文本的话语特征,及其在推动"微博事件"进入公共话语讨论空间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6,(20):49-56
研究主要通过"大阅兵"在微博平台的传播,具体分析被传统媒介预构的"媒介事件"话语共识,在自媒体平台到底存在话语解构危机还是共识重建效能?研究发现:自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倾向于构成一个不同言论相互影响的"诠释社区",但这并不影响专业媒介在"媒介事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同时,这种网络围观和集体协商过程也伴随着冲突与"脱轨"的话语显现,但其中的一些"抹黑"或"破坏"性信息,只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下的边缘性存在;同时,微博评论的立场与原微博立场有较大联系,负面立场的信息传播效果更好,这警示各大传播主体应积极利用微博平台理性表达自身观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共事务讨论常散布着对复杂问题的简单归因、情感自由宣泄和群体间利益冲突,与"公共空间"的民主商议相去甚远。为理解国内网络论坛的特征和互动模式,本文基于情感框架理论结合质化内容分析方法考察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和"新浪图片"账号对"北大雕像戴口罩"事件(简称"戴口罩"事件)的讨论。本文研究了微博讨论中地区冲突、归因等各类话语的具体内容与其所带情感之间的关联,以及讨论中情感表达与其他话语在对话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本文发现,微博空间更似"减压阀"而非公共空间:微博讨论中情感化批评占主导;情绪会扩散;冲突话语触发愤怒并减少对话。本研究对情感框架理论的建构,对理解中国网络讨论空间,对网络从业人员实践皆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冯娟 《东南传播》2012,(3):20-21
"微博实名制"正式启动不久,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密码泄露事件随即爆发,究竟是巧合还是蓄意不得而知,但无疑为"微博实名制"敲响了警钟,关于实名制的争论也再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北京出台"微博实名制"和网络"密码危机"事件的梳理,分析在这一场互联网生态的博弈中,推行"微博实名制"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7,(3):65-69
随着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断普及。媒介化社会和高风险社会双重背景下的中国,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群体非理性等特征。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传播特性和开放的话语表达使得极端言论和情绪快速增殖,民间话语和官方话语在社交场域中既相互博弈又相互融合,重构了新的话语空间和公共领域。文章以近两年各地频发的"出租车罢运事件"为案例,从场域理论、话语分析出发,分析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场域的话语互动与博弈过程,并提出群体性事件中社交媒体舆论引导的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新闻意义塑造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语言学中的评价理论,以"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在微博的传播为例,研究微博受众对危机事件的话语态度。总结发现,微博话语注重情感发泄,虽然有与媒体的互动信息,但微博依靠高语境信息表达负面消极态度,消解权威话语。同时,受众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迅速集聚的情绪推动了新闻热词的传播,犹如集结的"乡民",使微博舆论场既表现出公共领域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具有流动群体作为"乌合之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张爱凤 《新闻大学》2012,(3):100-105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在中国,微博的崛起和发展是一个具有变革性的文化事件。在当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阶级政治理论已经过时,以文化身份、个体欲望、多元价值诉求为核心的文化政治既显现在现实生活中,也活跃在微博空间。微博重新建构了一种新型的文化权力关系,那就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被忽略、被压抑、被定义的弱势方依靠话语"释放"和"聚合"的力量,对权力关系的强势方发起了挑战。这种嵌合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文化政治一方面释放了大众传播时代被抑制的大量平民话语,在某种时刻成为社会压力和矛盾的减压阀,另一方面也对宏观社会政治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泽新 《新闻世界》2013,(7):194-195
【摘要】在微博的话语场中,大众传播时代的意见领袖依然存在,并且其外延得以延展,出现了一种草根的“即逝型意见领袖”。本文通过对一系列微博事件中的“即逝意见领袖”进行分析,总结微博话语场中的“即逝型意见领袖”的特点、类型等,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微博“即逝意见领袖”引导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4年12月21日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初,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转载报道和微博网友的谴责,让事件中的医患矛盾与医生职业责任缺失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事件的持续发展和报道,真相逐渐明朗,网络话语更多趋于理性。本文就此次事件发展中的官方微博、传统媒体和微博用户的媒介素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个人维权与群体性事件频发,抗争政治成为了重要的公共议题。而微博这一社交媒体的出现,可能对抗争政治表达提供一条新的道路。2012年8月,湖南永州市"上访妈妈"唐慧被劳动教养引发的微博抗争政治事件就是这种新兴表达方式的一次典型表现,本文通过对本次事件中抗争机制与过程的分析,探讨微博抗争政治事件中,以律师为代表的新意见领袖以及其他传统意见领袖是如何通过微博行动的,由此进一步探索微博这种新的社交工具在抗争政治中扮演和有潜力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杨雪莲 《东南传播》2012,(11):98-99
2007年,微博在中国初露头脚,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国内微博用户数目不断攀升,如今,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工具,在网络时代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举足重轻的话语空间。它使个人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面获得了更充分的主动权,也使个体在记录社会、影响社会方面具有了更大的力量。但是,微博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公共领域,微博中的一些所谓民主的话语是否在本质上只是隐秘传播的一种新形势,这些争论或疑惑一直存在。本文通过对微博现状的深思,从多个角度探讨微博中的"公共领域"问题,从而对以上问题做出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3)
本文以一起记者被打事件为例,分析了推动维权活动展开的两个相互交织的因素——微博与意见领袖,并探讨新媒体环境中记者维权倡议和利益表达的实践空间。研究发现,微博在S事件动员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包括事件直播和可视化,建构群体认同,传播抗争诉求和展开话语博弈等,进而促成了舆论共鸣;"意见领袖型"记者起到了居间联络和组织动员的作用,这包括建构虚拟组织、情绪动员和联络制度性社会资本等。本文最后讨论了新媒体环境中记者维权活动的可能性及局限。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5):51-55
本文以环境传播理论为基本的研究框架,选择了新浪微博为平台的"中国水污染独立调查"案例作为农村环境传播案例的分析对象,通过对其话语的内容分析,考察了农村环境传播的"新社会运动"的微博话语建构特点,探讨微博对于中国农村环境传播的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话语倾向。  相似文献   

15.
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的一个表象,体现为国际社会在对某一事件阐释或解码后所表现出的观点与看法。本文通过对拉美15国报纸有关中日"购(钓鱼)岛争端"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拉美报纸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正面",而且相对日本的形象处于劣势。对钓鱼岛历史知识研究的不充分以及中国对日"购岛"的极富情感宣泄的话语传播方式成了这种"劣势"的主要原因。文章指出,要改善这种"劣势"处境,不仅要加强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真研究与传播,务实地强化自己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且更要熟悉国际政治和关系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6.
2016年春节期间持续发酵的"上海女逃离江西"事件被网络管理部门证实为彻彻底底的假新闻。整个事件从始发、热议到最后被证实为假消息期间,微博上的舆论都争相撕扯对立。本文以该事件的热门微博与热门微博评论为研究样本,用定性法来分析微博舆论,以此来探析社会争议公共事件在微博舆论上发展与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陈一沫 《今传媒》2012,(1):92-93
眼下,微博风暴正席卷中国,迅速成为国内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焦点话题。尤其在2011年的春天,一场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行动,将微博推上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风头浪尖。通过"微博打拐",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比起论坛、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微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对话平台,甚至是"草根阶层"也能"通过参与种种议题设置,逐渐介入了社会事务的处理当中。"仿佛"电子乌托邦"就在不远的前方,令众人为之雀跃。事实果真如此?本文欲通过对"微博打拐"事件的分析,分析微博的传播模式及其特点,打探"乌托邦"浮云下的"微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6,(14):47-53
在政府危机公关的背景下,"社交化"属性显著的新兴媒体成为民间意见气候的集散地。分析新浪微博用户对"百色助学网性侵"和"马山骗领扶贫款"事件的民间抗争性话语表达,发现传播实体与其话语抗争程度并不显著相关,但传播效果与其固有影响力高度相关。民间抗争性话语已经成为当前民众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官方处理舆情的思路要由"引导"向"融通"转变,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为载体,推行"互联网+政务",与媒体共同搭建公众政治参与的平台,聚合导向正确的民间抗争性话语的影响力,将新兴媒体打造成官方与民间舆论场的缓冲区。  相似文献   

20.
2010年被称为中国新媒体发展中的"微博元年"。这年中,微博用户规模达到6311万,占网民的13.8%。①一系列事件由于微博的介入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如宜黄事件、李刚事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事件可被称为"微博事件"。"微博事件"作为中国"新媒体事件"②的新类型,不仅意味着事件平台的新转换(从论坛、博客等转移到微博),而且可能带来对舆论生态、新闻生产常规的新冲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仍然拥有更大规模受众的"主流"传统媒体如何处理和对待新出现的"微博事件"?是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将"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