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的傲慢与事业的平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书馆事业的伟大作用是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但图书馆的工作又是平凡的。图书馆事业悲观论与乐观论的错误根源在于只从技术角度来诠释图书馆事业,问题出在逻辑与思路上。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图书馆事业的兴衰,正确地认识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2.
<正>说起档案管理岗位许多人认为很平凡,但我却说档案管理工作实在是不平凡。他就像我们保存照像用的胶卷"底片",啥时需要相片就可以到照像馆洗出来,用几张洗几张,非常实用。而档案管理工作就犹如保存胶卷底片,随时可以到档案室调取、查看某个人的简历、工作经历、婚姻、存款、房产以及其他许多记录事项。我是1984年被招聘到老边区二道沟乡政府工作的,当时的招聘的主要基本条件是"高中毕业,年龄30岁以下"。那年我22岁,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台州市的档案事业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档案法》为依据,以目标管理考评定升级工作为载体,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证,认真贯彻"改革、完善、提高、服务"的方针,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台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第一次腾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刚同志,还有张刚工作室的同仁们的事迹,我了解得较多一点.我把感受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中央前不久提出"走转改",作为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事实上,大众报业集团、张刚工作室都是走在前面的."张刚大篷车"已经100期了,确实已经成为全国学习的楷模.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两个张刚最有名,一个就是我们大众报业集团的张刚,而且报道他的大多是中央级媒体.他确实已经成为我们山东新闻界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伟大     
赵倩 《黑龙江档案》2014,(6):144-144
“伟大寓义于平凡之中”.这句耳熟能详的人生格言,不知出于哪位名人之言,我没去考证.但其中所寓意的道理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应立足于自身客观的环境条件.持之以恒,踏实敬业地做好每件事情,才会有所成就,才会创造伟大.道理恐怕每个人都会知道,大概也能实施一二.但是,人们大都本能地趋利避害,不愿去做麻烦琐碎,吃苦危险,与己无利的事情.哪怕是这件事情对他人、对社会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平凡的幸福     
一直以来,一直认为做一个平凡的人无所谓幸福,也无所谓满足,只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缈小的一分子,只是悄无声息地活着而已。平凡就是有点平庸。尤其是到了快知天命的年龄,自知青春已过无法追回,自认平凡半生一事无成,慌慌然,惶惶然,竟有点为平凡的前半生而遗憾,为没有轰轰烈烈成功的事业而遗憾,没有把还算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和谐温馨的家庭,  相似文献   

7.
刘明 《中国档案》2008,(6):18-20
关于平凡与不平凡,本身就是一个平凡的话题。对此,我们平时讲得比较多.但真正能够从本质上去作一些深度思考却比较少。对从事档案工作的同志来说.更要正确看待、科学把握平凡与不平凡。  相似文献   

8.
现在,全国档案界正在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在这里,我想结合这次大讨论,就如何正确对待档案工作岗位,谈谈"平凡与不平凡"的问题,与大家作一次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9.
参加工作以来,学习过很多先进人物,坦诚地讲,与他们相比,从事档案工作的刘义权实在太平凡、太普通了。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恰恰是这  相似文献   

10.
通讯:《大漠油田一小丫》(见3月11日新华社新闻稿),介绍了新疆克拉玛依的年轻采油女工吴翠的事迹。稿中没有任何惊心动魄的伟大业绩,却写出了一位普通女工在平凡的岗位上表现出的不  相似文献   

11.
现在,全国档案界正在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的大讨论,在这里,我想结合这次大讨论,就如何正确对待档案工作岗位,谈谈“平凡与不平凡”的问题,与大家作一次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12.
笔耕诚可贵,多思价更高。笔者在新闻报道中有一点肤浅体会,就是对于平凡的题材,要着眼于不平凡,用独特的眼光和匠心去发掘、去构思。1991年元旦,局机关为5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在一般人  相似文献   

13.
张刚同志,还有张刚工作室的同仁们的事迹,我了解得较多一点。我把感受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兰台世界》2014,(Z2):18-19
<正>一、个人经历与文革遭遇1.我出生于河北省昌黎县赤洋口庄。当地土地贫瘠,大部分人都来东北经商。我随父亲来到东北。我一岁时坐闷罐(货车)来到开原县。小学是在华商办的私立小学,后考入开原女子国民高等学校,读三年时日本投降。后入私立文理中学又到东北中学第六分校,高二肄业。于1952年5月经同学介绍参加锦县中学做教导干事。锦县中学校址在石山站。校  相似文献   

15.
平凡的坚守     
单谦 《档案时空》2017,(2):18-18
兰台清冷。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眼中,档案工作远离中心工作、远离社会生活。从事档案工作则常被戏称为坐“冷板凳”。但在这个寂寞清冷的岗位上,一位位平凡的兰台人却选择默默坚守,用一颗颗炽热的心把“冷板凳”焐成了“热部门”。全省档案系统“两学一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五位报告人就是众多优秀兰台人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6.
平凡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平凡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对于记者来说,那些众人瞩目、为多数人所关心的事情是乐此不倦的,报道这些大事情是记者的天职。但是这些一般人都能掂出新闻份量的大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囿于报道的范围,遇到这类大事情的机会就会更少一些,而经常遇到的是大量的平凡小事。如何从日常的平凡琐事中发现具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以小见大、平凡之中求新奇,是工作在基层的记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基  相似文献   

19.
平凡记者     
夏日雨后,行走在南国珠江边,踏着被雨水打落的木棉花“,遥想”当年在一片恐惧与憧憬之中,上了这条路,做了记者。第一次看到死人后,写稿时不断望窗口,心里有点怕。第一次看到人会死得这么惨,也死得如此“轻松”,生命如此无常。许多被采访者在感谢你,也有不少人在背后骂你,甚至被  相似文献   

20.
我1964年4月进入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下文称"上海院")工作,走进广东路17号(今外滩3号),第一印象是老大楼层高很高,很阴沉。整幢大楼六层,底层东边是大礼堂、计划科、晒图组;西边是食堂。二楼西边是档案室,东边是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三至五层是设计室,六层西边是院党政科室;东边是院长室、总师室和技术室。大楼楼梯有4人之宽,周围贴自磁砖,每层中间是电梯平台,铁笼式老电梯用铁栅开启门。档案室在西边单元,内廓式平面,南侧是建筑档案组,北侧是规划档案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