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我校申报了《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赏识教育》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这一课题的研究。在此新课题的理念指导下,我觉得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是世界六大教育之一。赏识教育可以运用到各项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科学创设赏识氛围,把它作为习作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充分舒展学生的心灵、发展其潜能,让它犹如一盏明灯照亮学生习作之路,有效提高习作效率。1构建平等的习作氛围——让学生自如地表达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而写作过程却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如何将这艰辛的过程变成一个快乐主动的  相似文献   

3.
刘扬 《青海教育》2011,(5):30-30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如何让赏识走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呢?下面是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邵芝莹 《考试周刊》2015,(10):66-6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入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赏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赏识教育进行深思。  相似文献   

5.
梁翠嫦 《广西教育》2013,(21):44-45
如何通过最科学的教育方法把学生教育成才,是无数教师的最大心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笔者认为,赏识教育无疑是教育学生的最好利器,它能使教师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可见,在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是多么重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在今天的教学中被许多教育专家津津乐道,它主要强调如何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教师也需要赏识。  相似文献   

7.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一、赏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赏识教学.提倡激劢性评价。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面交流.从而让学生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杨荷云 《阅读与鉴赏》2009,(12):16-16,5
赏识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得到赏识、尊重的渴望和需求。它的推广有利于保护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潜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赏识下,树立自信心,不断地去探索创新,超越自我呢?  相似文献   

9.
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成了教师目前最重要也最关切的问题。如何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课堂教学中沉闷老套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运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快乐地灵活地学习,是教育者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朱丽英 《考试周刊》2013,(87):31-31
进行赏识教育可挖掘学生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其个性得到张扬。每位教师都应赏识学生,使他们在学校快乐学习,轻松生活。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赏识教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问磨去了职教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赏识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却有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蜕变甚至是质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讨论在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师提供哪些要素支持在线学习,教师如何更好地协助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以及学生如何发挥主动性进行在线的协作学习。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教师引导学生的在线协作学习,旨在通过网络环境下的教师教学和辅导学生学习研究的经验总结,为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网  相似文献   

13.
生物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对活的物体及其环境的研究,这容易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为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高中生物组确立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兴趣的研究”课题.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实验、组织学生讨论和听取同事意见,围绕课题的研究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让赏识教育走进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每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下面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15.
所谓的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毫不吝啬地去鼓励和赞赏,来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使学生的学习心境保持一个愉悦的状态,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感觉、知觉、思维和记忆处于良好兴奋的状态。简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且欣赏学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在工作中我深刻感到必须对受教育者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才能让学生自信起来,对音乐产生兴趣。下面谈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一、在音乐教学中,要学会鼓励学生以往教学中形式单一,教师感到上课十分吃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赏识"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学习是最基本的,因为教学以学习为基础,教的理论依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应引入赏识教育的观点,并运用赏识教育的基本原理,探讨教师如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改进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指出赏识教育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频频提及,在语文教学中若能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爱上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引发学校教育的巨大变革,校园的信息化为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自主性提供了外在的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高效、有序、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是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迫切任务。02年以来,我校参加了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把“网络环境下的文学鉴赏教学”作为我校研究的课题,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主体性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当一切为学生着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老师们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自觉养成探究未知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而,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课题,粗浅地谈谈在平时语文教学课堂时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