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计算机以及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非线性编辑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视制作领域,但是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有很多家电视台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运行于独立状态,这种不利的局面使得非编系统的综合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将非编系统进行网络化建构,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制作质量,防止在复制过程中信号的衰减,而且更加明确和精准了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这主要是因为进行网络化以后,实现了整体资源的共享,网络管理等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用于广播电视电影制作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以来,非线性编辑系统(单机)、非线性编辑网络,以至于越来越深入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全台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非编系统以及非编网络在电视台日常工作中的必要性得到了更广泛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电视技术数字化及计算机技术在存储容量、数据处理技术和处理速度等方面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与传统的编辑制作系统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素材编辑、特技制作、制作效率等方面的优越性和灵活性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信息处理容量、传送方式、节目和资源的共享等方面还不够完美。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基于网络技术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网络已经大量应用于电视节目制作中,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编辑系统(以下简称“非编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平台,以磁盘为记录载体,用于存储和处理图像(视频)和声音(音频)的编辑系统,与文字编辑系统不同的是,非编系统对计算机平台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CPU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速度、磁盘读写速度和存储容量以及系统运行稳定度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早些年配置的非编系统由于软硬件技术的限制,已渐渐不能满足当前快速、大容量节目编辑制作实验的要求了。另一方面,目前软硬件技术趋于成熟,投资成本也不断降低,是对旧设备进行改造的好时机。当然,对旧非编系统的改造应有一定的原则,首先应考察其可利用…  相似文献   

5.
<正>非线性编辑系统启始于电视台节目制作中,并且随着数字存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许多中小电台公司纷纷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提高其节目制作效率。本论文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系统构成分析,并结合电台实际工作需要研究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台节目制作的实际价值。非线性编辑改变了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了电影编辑和电视编辑优势的整合,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有效提高了  相似文献   

6.
黄山电视台原有大洋、索贝等厂家的五台单独的非线性编辑机,为了实现数据共享,提高非编制作的工作效率,对这五台单机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大洋公司MPEG--2标准作为搭建非线性编辑制作网的压缩技术,考虑到今后制播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系统采用FC高速网和以太网相结合的双网结构。系统工作站分为复杂编辑工作站(有卡工作站)、无卡网络编辑工作站和配音工作站。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的发展,各级电视台也正在逐步从标清制作网向高清制作网过渡。本文就将从高清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建设的目标、总体要求上来思考如何建设高清非编制作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8,(2)
非线性编辑技术是电视制作数字化的热点。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应用非编技术的优越性,介绍在实际的电视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技术应用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宋尊群 《新闻世界》2012,(10):216-217
随着数字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电视台在节目制作技术上也不断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非线性编辑(Nonlinear Editing)系统从产生开始就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并不断在应用中更新换代,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本文主要探讨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组成结构、存在问题、系统性能等内容,为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质量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地电视台纷纷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电视节目制作从传统以录放机加字幕机的线性电编的模式,转变到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及非编制作网;节目的播出也从以录像机为主播出信号源、以基带模拟视音频信号传输的方式,逐步转变成硬盘播出服务器为源设备的数字信号播出方式;文稿编辑也逐渐从手写转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网络化是电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集采、编、播功能于一体的非线性编辑网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应运而生。非编网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采,编、播模式,要求使用者掌握数字化新技能,同时非编网的维护也给电视技术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革新。作为高度集成化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利用素材数据库随机检索记录,集视音频信号采集压缩。特技制作,制幕叠加等功能于一体。具有编辑制作方便,效率高,信号损失小等特点。而播出系统的网络化。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现代传媒应用最为广泛一款软件,无论是短视频还是中长视频,运用非编软件制作节目简洁、快速。利用无线传输系统,现场制作,即拍即传,效率非常高,有效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泰州台 E-net 制作播出网是全国首家整合了 E- net 制作、播出以及成熟的大型网络应用技术,是较为先进的非编技术。下面向大家作具体的介绍。一、基于软件编解码方式非编网络设计思路目前在国内使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电视台中,其非线性编辑网络结构都是基于“视音频压缩/解压缩板卡 PC 平台”的方式构架。这种构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15.
牛雪艳 《视听纵横》2010,(1):119-120
在计算机技术和影视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行业正在经历着向数字化过渡的重大技术转变,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被各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单位广泛采用。非线性编辑的充分运用,使电视作品在画面、解说、灯光、音效、字幕和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整合中具有冲击力且质感丰富,极大地丰富了电视制作的手段。通过非线性编辑的先进技术,能更加灵活、机动、自然、逼真地突出电视作品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我台的新闻节目的创作平台由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整体平移到非编网络上。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觉得依靠非线性编辑,实现了对原素材任意部分的随机存取、修改和处理,利用网络,实现了节目资源共享。非线性编辑系统,它虽然只是一种图像的编辑方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用好非编系统的特点,在编辑好图像的基础上,还能在多个方面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新闻非编网络的安全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非线性编辑系统入手,结合我台的Sobeynet新闻网,着重介绍了新闻非编网的网络构成,分析新闻非编制作网络的安全特点,并提出新闻网络的安全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技术与数字视频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得电视制作产生了一场革命,最为典型的要数非线性编辑与制作的网络化。整个制作与编辑是在键盘的敲击和鼠标的点击下完成的。以非线性编辑代替了线性编辑,以“盘基”存储代替了“常基”存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不只是画面的清晰度,更要求画面的特殊效果,这需要通过特技来完成。非线性编辑系统使“特技”更趋完善电视特技,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觉,这种效果多半是利用后期画面加工而成的。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非线性等制作设备蜂拥而起,向传统的编辑制作系统发起了冲击,一些要求较高的文艺类节目制作要含有多层特技效果、一些电视节目要进行片头、片尾包装,传统的编辑制作系统在功能上存在着一定的局恨性,而非线性后期编辑制作系统的出现给电…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台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电视节目制作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业务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为响应广电总局提出的实施全国电视台全数字化编播规划,实施节目制作、编辑、播出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即将召开的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的报道服务,新余电视台决定构建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与现有数字硬盘播出系统联网,实现制播一体网。以便提高节目制作效率,确保节目制作播出质量。数字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