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在数学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人人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创设体验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体验,自我探索,自我发展.在体验中理解、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下面谈谈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三体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除了教材上格式化的知识外,还隐含着许多只能意会的知识”,如数学规律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解数学习题的能力等。这些知识的获得主要靠个人体验和领悟,具有明显的不可传递性。体验学习的关键是体验和反思,教师要通过“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自我领悟,在反思中重构自己的经验,掌握数学策略和方式,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一、启动——设计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使数学体验成为学习的驱动力《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的确,给学生提供生动、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而且新《课标》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努力创设条件,营造乐学氛围,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来体现学生的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  相似文献   

5.
正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要求"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联系实际学习数学,结合实际运用数学".同时,心理学也指出:"体验是人的一种心智活动".体验教学是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知识从生活中来并感受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形成知识以外的能力.因此,我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广大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显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7.
王薇 《陕西教育》2007,(3):38-38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确实,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  相似文献   

8.
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景,在于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生活情景的创设,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色彩。如在教学完乘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当时我是这样来创设情景的: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春游。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在现实、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些要求之下,  相似文献   

10.
薛扬 《天津教育》2020,(9):85-8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法,构建高效的教学体系,引生自主探学、合作探究,建构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数学规律,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1.
林宾 《四川教育》2005,(1):25-25
情境创设有效化,避免庸俗化。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因为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现在很多老师在教学设计时.都在为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形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数学知识的原形就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或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于是,在一些公开课中出现了一些庸俗的、泛滥的或牵强附会的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教学目的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课堂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构建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介绍两节课堂事例,从课例中看发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理念碰撞。课例1,在义务教育课程标淮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这节课上,主讲教师刚介入新教材,基本上按教材…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我把该课时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第二环节采用“猜测质疑———操作验证———归纳方法”的模式进行教学 ,以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为主来突破重难点 ;第三环节是分层练习 ,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第四是全课总结 ,力求使学生“人人…  相似文献   

14.
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利用实证研究给出了“前理解、复述信息、关联转换、揣摩思想、质疑创新”五个数学阅读理解的表现水平,通过学法指导课、水平体验课、迁移运用课三种课型的逐次推进,构建促进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运行机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表现水平,落实自主学习,促进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或自我知识,努力创设条件,营造乐学氛围,为学生开辟个性发展的广阔天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良好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来体现学生的人性,实现学生的自我回归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课程标准使我们的数学教育回归人文教育,凸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体验学习更积极有效。一、课前感知,初步认识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布置学生预习,组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收集生活素材,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把知识形象化,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物体”,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每个学生准备好“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为了准备好物体,学生认真预习课本,还向家人咨询,初步了解物体的特点,并从生活中去收集这四种形状的物体。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说一说,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同时积累了生活的经验。二、课上参与,发现过程1.在创设情境中培植体验的基点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教材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帮助学生动手、动脑“做”数学,从而使学生会学数学、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正在被我校教师积极地探索并实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在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实践,积累并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许多实践证明,教学实践必须吸收教学对象(学生主体)积极心理的参与,成功的学习是离不开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者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入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理解知识,在自我体验、自  相似文献   

20.
《华章》2007,(Z1)
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P55~58《勾股定理》。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本节课首先在新旧知识的转折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行探索,获得亲身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理解定理的生成过程,进一步掌握新知。其次,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力求让学生去品味数学美的韵味,使数学教学本身更具魅力。最后根据分层的问题设计,有效地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