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的真实起点一般是指学生的经验起点、思维起点和需要起点.本文从把准学生的经验起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起点、关注学生的需要起点三个角度来阐述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实起点.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起点,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为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本文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找准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每天的学习内容对他们而言不一定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有些会有着一定的认知发展水平或生活经验的基础。只有把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或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感到亲切和自信,从而产生认知冲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建构知识。下面就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笔者自己的认识。一、在备课中关注教学起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在备课中,教师要加强对关注教学起点作用的认识: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并在这个起点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位学生主动投入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学习中去。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研读教材,根据  相似文献   

4.
回归生活自然,唤醒儿童经验;找准知识起点,对接儿童经验;回馈学习体验,提升儿童经验。合理利用儿童经验,激活思维,找准儿童认知起点,直面学生现实,促学习过程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平台,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让学生数学学习成为自然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郭秀云 《考试周刊》2014,(82):70-70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而应该把它作为学生学习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新知识的一个起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索新的知识,发现新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就说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新起点,注重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积极开展和组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王克芝 《成才之路》2012,(21):68-68
数学课堂的学习,可以描述为学生从他的认知起点到教学目标之间的认知发展过程。因此,教师选取的教学起点准确与否,对学生认知发展、探索热情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奥苏伯尔说过:"你想把学生引领到你想叫他去的地方,你首先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好学生这一关,把准学生的起点,设定恰当的教学起点,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黄吉平 《新课程研究》2015,(2):75-76,70
认知起点的把握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旧知识和已有经验的认知建构。因此,学生认知起点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固着点。认知起点是数学教学活动的基石,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认知起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主动探索、自主建构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要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进行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只有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现实起点、活动起点,才能使教学更具有计划性,才能更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数学学习的起点至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域就是学生数学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是数学教学的有效区间.数学学习的起点决定着数学教学的效度和信度,它分为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基于学生真实起点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寻找和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笔者以自己《摸球游戏》的二次教学片段为例,探讨把握学习起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学习起点是指学生的现有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基础,抓住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建构教学资源,使数学课堂生动、高效。  相似文献   

13.
教学是有起点的,这个起点不只在教材,更在儿童。随着家庭启蒙教育、学前教育、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儿童的学习起点越来越个性化和多元化,学习起点的研究得到普遍重视。教在学的起点处,就是要从儿童的"现实起点"出发,把儿童的问题、困惑、经验、感受等作为材料,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实现儿童知识、能力、思维、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数学认知点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树立数学思想、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从合理进行学情前测着手,在掌握每个学生的数学认知起点基础上,根据对数学知识的认知点、生活认知点、感性认知点三方面的论述,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认知起点才能发挥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的学习过程常常是一个经验被激活、利用、调整与提升的过程。教师应关注和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让生活经验为建立教学起点服务,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概念的生成与方法的习得。在调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注重做好提炼和重组工作,让生活经验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增值。  相似文献   

16.
教师把握学生,读懂学生的特点、基础、需要、思路、错误和情感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生活经验、经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读懂学生,提高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赖敏贤 《教师》2013,(12):35
一、问题的提出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学习起点是指学习者对从事学科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学课程的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学习是依靠经验思维的,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直接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要关注儿童视角,尊重儿童认知。创造课堂实践体验,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知识。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时期课堂变革的理念和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深度学习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度参与、深度体验、深度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教师开展教学时,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起点,也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结构,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延伸,也要引领学生的认知创造。只有让学生切实主动地思考学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