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型发展是必然的,预计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但实现这一目标不能只追求15%这个要求,而一味扩大高校招生,应以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2.
郭群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67-169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即标志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它代表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1999年的高校扩招,迈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第一步,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社会都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二难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的选择。本文就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若干问题谈几点意见。(一)高等教育入学率:大众化的量化标准———前景预测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马丁·特罗以18~21岁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为标志,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英才教育阶段,即高等院校仅能容纳15%以内的适龄青年;第二,大众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纳15%到50%的适龄青年;第三,普及化教育阶段,即高校能容纳50%以上的适龄青年。这一划分通常被作为国际通行指数…  相似文献   

4.
高校扩招后收费政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实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提高到15%这个目标,国家作出了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决定。此次扩招的原因之一,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的现状,希望在不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或投资增量很少的情况下,通过扩招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尽管这个出发点是好的,而且高校内部也确实有一定的潜力可挖,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投入,许多高校担心大规模扩招之后,会导致其生均教育资源的下降,教育质量的滑坡。影响高校扩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收费问题。由于政府的财政性教育…  相似文献   

5.
国家“十五”计划确定了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思想,计划在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左右。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种形态,即精英型、大众型和普及型。当一个国家大学入学人数只占适龄人口15%以下时为精英型教育;达到15—50%时为大众型教育;达到50%以上的为普及型教育。我国目前只有10%左右。按照国家的十五计划,到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将跨入大众化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社区网络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新构想□程勉中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其量化指标主要可以根据18~21岁年龄段人口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判断,一般认为达到15%的毛入学率,即可视为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7.
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反映的是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水平。从学龄人口(分母)看,大多数国家采用18—22岁人口组。从在校生(分子)看,绝大多数国家要求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前先接受12年教育。最近,为了考察各国在不同高等教育入学率时所处的一般经济发展水平以及80年代以来变化的趋势,我们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根据国际比较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我们把各国数据分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以上和15%以下两组(分别简称为A类国家和B类国…  相似文献   

8.
以高质量促进高教健康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全省提前30年,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教育现代化是全省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到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0%;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接近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建成教育强省。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基地,是科教兴省的生力军。由于历史原因,浙江省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成为教育发展中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1.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产生的背景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适龄人口的15%至50%,即标志这个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进入到大众型,超过50%即进入普及型.这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出自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1973年在巴黎"中等后教育的未来结构研讨会"上发表的<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西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史实出发,分析了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各方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10.
简论广东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几对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即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行列。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确立建设“教育强省”的教育发展战略,其中的重要目标是实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至 2005年,广东省比全国提前 5年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 15%的目标。这是广东科教兴省和率先实现现代化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广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省”战略的过程中,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少走弯路,顺利实现战略目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改进高校新校区学生工作实践方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按照“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作出了高校扩招的重大决策。在教育部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力求到2010年实现大学毛入学率15%(在校人数与适龄人口之比)。2001年初,我国政府公布的《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将原定2010年实现高等教育规模和毛入学率的目标进一步要求提前五  相似文献   

12.
排名&数据     
教育部部长周济: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40%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2000万 人,毛入学率达到了19%。10月15日,教育 部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 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 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 率达到40%的目标。 周济部长说,到2000年,我国基本上 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 文盲的目标。到2004年,93.6%的人口地 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下 降到4%以下。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发展 阶段。1998年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 制招生数从108万人增长到447万人,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 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进入了国际 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一 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 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 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人,教师达到了1300 万人。  相似文献   

13.
人口结构、GDP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中的第二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产业结构比重对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着显著影响.通过构建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模预测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在2008年前后达到最大值,此后逐年下降,这将导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2.5%左右,到2020年前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我国将初步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一个相对的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15%左右。据此,多数人很乐观地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正在来临。而笔者认为,“大众化”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只能实现高等教育“初级大众化”,即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长期保持在15%-20%。据此,我国高校扩招应该采取“有限扩招”的方式,即招生数年递增率保持在7%-10%,而不是目前的40%以上。1.大众化的两种方式:初级大众化与高级大众化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有两种基…  相似文献   

15.
一近几年来,参加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考试的考生人数空前增加,其中已有大专学历的比例也在增加,这说明很多人报考电大已不仅仅只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因职业的需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目前,电大面临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都提到,到2010年,我国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预计大学录取高中毕业…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 Trow)在1973年提出的,按照他的理论,高等教育可划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内的为英才(即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为大众化教育阶段;在50%以上为普及教育阶段.根据这一理论,美国早在1940年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西方各国在60-70年代都陆续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到200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1%左右;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50%。随着这样一个目标的逐步实现,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将会出现大幅度的增加。这些学生在学期间的费用负担问题不可避免的摆在我们面前。仅靠国家投入远不能解决问题,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靠家庭完全负担学生开支的做法也将面临改革和挑战。在这个问题上,瑞典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和参考。 作为福利国家,瑞典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高科技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1%。据预测,到200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2020年这一指标将达到30%。目前,我国部分省市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省的毛入学率已达到或超过15%,北京同龄人口的43%在接受高等教育。 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正视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这种结构问题一是供需矛盾,二是结构失衡。 近年来,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需求呈现减弱的征兆,供需矛盾加剧。据国家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据1999年的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本专科生的社会需求量下降了10~15…  相似文献   

19.
陈烈强  黄欣 《职教论坛》2001,(12):22-23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近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0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1100万人,毛入学率为11%,为下一步顺利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此形势下,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要有较大扩展,到2010年入学率达到适龄青年15%,进入大众型高等教育系统环境。不过,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教育规模的超常规发展是有风险的,它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或者带来消极的影响,等等。其中出现的新情况之一,就是高校录取…  相似文献   

20.
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争事实。按照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 15 % - 5 0 %的标准 ,目前我国部分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但是 ,15 %的入学率并不能涵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部意义 ,教育大众化概念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