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品德是怎样形成的?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要经历什么环节?人的品德是怎样发展的?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过程要经历哪些阶段?人的品德形成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和外部影响及道德认知主体自身在品德形成过程各起什么样的作用,怎样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无论是运筹课程,还是深化教学改革,都要"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2016年秋季开学,在义务教育课程方阵中,道德与法治赫然其中,是取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脱颖而出的一门新课程。道德与法治的根本性质如何界定与把握?它还有哪些相关属性?本文将一一研究这些问题。一、道德与法治课根本性质的界定与解读一个事物的性质是决定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依据。"一个复杂的事物往往具有多种属性,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才能  相似文献   

3.
一 做人的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这里仅从德育的角度,把做人的教育界定为培养“人所成为人”应具备的品德及修养。如人的行为规范、人的良知、人的气节情操等等。我们认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学校德育要重视教人做人,其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梁琨 《小读者》2012,(6):45-46
要想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除了平时注意品德修炼,抓好各科学习之外,还要懂得体育锻炼。现代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你该选择哪些锻炼项目呢?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可见品德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当中是首要的。幼儿良好品德的养成,需要成人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培养,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为将来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奠定基础。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是多方面的,诚实则是良好的品德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诚实品德呢?一、让孩子知道诚实的重要性卡尔·威特说:"一个人拥有诚实守信的品德,是他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要使孩子们长大以后,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思想,从小就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好品德。可以这样设想一下:一个小时爱斤斤计较的人,将来怎么能象赵梦桃、谢益先那样克己让人,舍己救人?一个小时不爱护公物的人,将来又怎么能象向秀丽、徐学惠那样抢救和保卫国家财富?一个小时自私自利的人,将来又怎么能象搬运工人马富那样“公”字当头,“公”而忘私呢?一个小时只希望个人享乐不关心集体的人,将来又怎么能象雷锋那样时刻想到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深受着阶级压迫?而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做许多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下面我想谈几点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体会。①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十分清楚的。最好的办法,是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孩  相似文献   

7.
一、重视活动目标设计目前,不少品德与生活课教师只是关注课程目标,而不看重活动目标。大凡引出和开展一个主题活动,究竟要从中激发学生的哪些情感,生成和改变哪些态度,培养哪些行为习惯,知道和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关注哪些过程,学会哪些方法,教师往往未能全面、精细地运筹和预设,结果导致活动要么徒有形式,要么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活动目标不到位,要想实现课程目标就只能是句空话。为什么要看重活动目标呢?一方面,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课标明确指出:本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参与的主题活动”。儿童是以活动为载体进行学…  相似文献   

8.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要的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的做法是: 一、优、差兼顾,以点带面 学生在学习、品德等各方面总会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必须做到优、差兼顾,使优生更优,差生得到进步,从  相似文献   

9.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价值小学思想品德课包括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阶段的课程。该课程标准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它具有非常强的德育功能。立足于这个课程标准,教师要将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教学的目标。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多少不应该作为衡量教学的主要标准,而  相似文献   

10.
一、要充分认识事故案例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1、在人的心理感觉上具有直观震憾性。用血的教训和实例进行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如身临其境,在心理上受到强烈震撼,孰对孰错,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自己就能分辨清楚,并且记忆深刻,达到终生难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界定:"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教育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一、带着爱心走向学生学生要教师的爱,要与人交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  相似文献   

12.
以《恰似你的温柔》一曲成名,八十年代初便红极大江南北的著名女歌手蔡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人不要做一个‘垃圾’收藏者,总是记着哪些是不好的,哪些是不愉快的,哪些人是对不起我的等等。要反过来想,尽量看到你得到了些什么……”不做“垃圾”收藏者,其实反映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它提醒我们,凡事要善于向前看,只要勇于抛弃生活中困扰自己前进的那些“垃圾”,轻装前进,就完全能够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生活中的“垃圾”,可以是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我们不要一味地抱怨,更不要一味地沉溺于它们的阴影笼罩之下。要尽快地将…  相似文献   

13.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感是人的品德中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尊重学生在生活、个体上的差异,有效开发学生情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太阳 《中学生百科》2011,(12):40-41
从小,我们就被大人诱导着要有理想。于是,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影响下,哪些人让人艳羡,我们就觉得长大后应该成为哪些人。比如,有的人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科学家,有的人想成为政治家,有的人想成为作家,有的人想成为商人,有的人想成为明星,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但是,没有人说他的理想是做一个埋头田间的农民,做一个引车卖浆的小贩,做一个浑身污垢的清洁工。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方式、途径的选择固然重要,但首要的是要从理论上弄清楚人的素质的内涵.本文认为,现代社会人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它包括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人的素质,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影子     
<正>写作金钥匙写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写人,通过写人的言谈举止、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一个丰满的人;通过写人做的具体的事来说明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让读者观其言,看其行,来总结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行为习惯、品德操行、思想境界。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即使是双胞胎也会有差异。所以,写人贵在抓住这个人的特点。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举出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例子,写出这个人具体做了哪些事,怎么做的,做了以后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感受和态度,以此来判断这个人。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的班主任历程记载着我为师的苦与乐 ,分享着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我先后获得了“济南市师德教风先进工作者”、“济南市优秀班主任”、“济南市百佳教师”、“济南市学科带头人”、“济南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与好评。能在自己深爱着的岗位上忙碌着 ,感到一种踏实的快乐。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非常复杂的艺术性工作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以下几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一、注重行为养成 ,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教育学生学会做…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春风扑面而来,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一门崭新的课程——品德与社会也就应运而生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  相似文献   

19.
品德在做人、成才、创造中处于首要地位。在教育方针中 ,也是德育为首。它对做人、成才、创造起灵魂、统帅、导向作用。品德是做人、成才、创造的首要内在因素 ,它制约着做人、成才、创造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品德课程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是品德教学的归宿,同样也是品德课程进行的过程和手段。我们要把品德教学引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更真实、更广阔的情境中去体验和感悟,内化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知行统一"品德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