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对课程教学系统进行动态分析,就会发现:每个课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育系统与学习子系统相互作用,完成一系列教学循环周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圆满实现课程教学系统的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有两点是必须重视的.(一)子系统间要素组合的协同性与课程教学系统层次构成的多样性特点,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强调教学步骤和思路的同步,又要重视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的盲目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最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学要素是教学系统的要素,离开了系统理论就不能把握教学要素的整体性。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运作存在着多种联系,运用系统理论可以揭示教学系统的整体特征、等级层次、结构、功能、环境与要素的联系。教学要素与教学系统的优化密切相关,但要素的优化必须服从于系统整体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析教学系统开发中的两种系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思维一般可分为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本在简述硬系统思维和软系统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各自在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系统由课程性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评价与反思等四个主体要素构成,其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课程教师、学生、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资源、课程教学策略与技术五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操作系统。在课程实施中,应全面考察与分析这些要素的要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在教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子系统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构成了错综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这一复杂的关系中,可以形成3个层次10个教学行为关系。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来看,教学系统的开放性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前提,教学系统远离平衡态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起点,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机制。同时,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遵循一定的模式,学生的发展与变化是教学系统演变与发展的序参量,该序参量对于教学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以及教学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矿概论》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学系统与教学媒体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采矿概论》课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现该系统的初步构思。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系统是由相关教学要素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它的层级结构分为外层结构和内层结构。研究体育教学系统的结构及其要素,旨在深刻认识体育教学系统的本质,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系统结构,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从而推动体育教学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从教学系统演化的过程和状态来看,其内部都存在着一种自发地对其要素进行组织、协调的能力。这就是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它构成了教学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推动着教学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既有类似于自然系统协同效应的“无意识”成份,又有因“人的意识”介入而导致的“有意识”因素。由此。它可以通过移植协同学的有关理论来解释,也可以通过“人的意识”因素的改变而强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论把教学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教学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其中教师、学生、教材是实体要素。英国詹姆斯·阿瑟顿教授根据这三者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与不同的聚焦点,提出了以此三要素为主体的六种不同的教学系统模型。每种模型各自都具有优缺点,这决定着教学中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及建立的师生关系等的不同,背后更蕴含了不同的知识观、学生观与教学观。  相似文献   

10.
学生和教师是组成体育教学系统要素中首要的两个要素。师生共同形成体育教学系统要素中的“人际关系”。弄清人际关系中各环节的特点、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就能主动地、自觉地加以调整,弥补不足,充分发挥两个要素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师专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DBR创生的情境性知识进行教学评测,多依赖从教者或专家的个人经验与个人智慧,主观性较强。为克服这一不足,研究基于DCR下的教学系统概念模型及IIS图分析法,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教学系统的质量评测应从教学系统的一致性、适应性和学生参与度三维度考虑,并以此为思考框架,构建出评测教学系统质量的指标体系,包括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与任务类型的一致性、被激活的IIS子图与任务的知识组块的一致性、学习目标的层级多元性、媒体多元性、目标知识点的活动多元性、学生言语参与度、学生知识参与度、知识点总激活量、目标知识点总激活量等九大指标。这些指标值多通过教学系统中信息处理主体输出的信息流推算得来,难以干预,客观性较强。通过这些指标数据能客观、清楚地说明课堂教学的整体交互水平如何、教学手段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如何、教学系统能否应对突发教学问题及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如何等反映教学系统质量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三年制分科型初中语文《阅读》、《作文·汉语》,初步建立了阅读和作文的教学体系。从纵向联系看,这个体系分为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和汉语知识等三大系统。各个系统中又有子系统,如阅读训练系统,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文学作品、文言文。各个系统都按照“有重点、有反复、螺旋式上升”的构想,根据各系统自身的规律和教学实际,把若于知识点和训练点织成循序渐进的教学单元。从横向联系看,编者注意了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的配合。这种配合的主要体现是实用文读写教学基本同步。从教学角度看,实用文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的有机结合,又形成了一个单元微循环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最优化网络教学系统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在手段上,而且从观念上,教学模式上都引起教学的深层次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了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本文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论证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教学为主导”教学理论在网络教学系统中的实践性课题,探讨了构建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最优化网络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并据此提出了一种网络辅助教学系统的可操作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念早在 1 7世纪 ,捷克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里就提出了“学校教育应该是周全的”的观点。苏联现代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在《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中也说 :“要发展教学方法论和教学理论 ,应当更深入地分析教学工作在全面培养学生个性中的作用 ;应当更完整地描述教学过程的各种组成部分 ,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体系。”他还说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部条件的基础上 ,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 (即最优的 )作…  相似文献   

15.
自从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发表《一般系统论》,现代科学就进入了系统科学的时代。它作为现代科技发展重要的方法论,已经普遍应用于众多的科学领域。系统科学为各种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方法,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更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系统的控制和优化就成了教学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则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多媒体运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着其它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3个要素,而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则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多媒体运用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有着其它许多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隐忧。  相似文献   

18.
课后练习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紧扣语文要素而精心设置的练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视课后练习为教学之外的专用训练题型,而应该纳入教学体系,成为教学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地彰显练习系统的教学价值。因此,本文提出“精准制定目标,借助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方向”“搭建相应支架,借助课后练习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训练指向,借助课后练习遴选教学方法”“强化测评反馈,借助课后练习评价教学效果”等策略,以期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构建高效的教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理论界有关教学过程主体问题的论争,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止过。虽然论争还没有能为所有人都接受的结论,但大多数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似乎认同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一论断。最近,张天宝先生的《“学生主体论”质疑》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这种“认同”提出了质疑,笔者很钦佩张先生的胆略,却对张文的  相似文献   

20.
论教学系统的自组织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分析,历来是教学研究者关心的问题,以往的讨论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遇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原子化、技术理性的研究方法与指导思想难以揭示复杂的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生成与运行的机制。近年来,以借鉴、综合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等横断学科为基础的,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为我们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论支持。本文根据复杂性科学的核心理论--自组织理论,揭示了教学系统自组织本性,并为教学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