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元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做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问道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  相似文献   

2.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元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做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问道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  相似文献   

3.
孟媛 《辽宁教育》2007,(9):30-30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无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作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闻到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是用一种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讲台啊讲台     
讲台啊讲台,一块隆起于教室一端的小小的平台,一张教桌,一块黑板,一只教鞭。你的构成,虽然这样简单,却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多少年来,人们一提起学校,总把讲台看作典型的标志;歌颂教师,总把讲台看作他们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所在;许多教师抒发情怀,也必然谈起讲台。 笔者也曾在讲台上有过艰辛的付出,从不否认讲台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曾用最美好的语言歌颂过讲台。记得20世纪80年代我写的一首题为《讲台放歌》的诗中有这样几节:“上讲台啊,话讲台,讲台宽阔连天外,满腹话儿如黄河水,不尽心潮滚滚来。…  相似文献   

5.
王盈东 《江西教育》2006,(12):39-39
作为教师,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把做错事的学生“流放”角落面壁思过;把不听话的学生推至门外以示警告;对作业错得多、考试考砸的学生大声呵斥……可是,这样的教育效果如何呢?是立竿见影,改邪归正?还是变本加厉,破罐子破摔?  相似文献   

6.
我的幸福     
孙岩 《河北教育》2009,(11):47-47
一位老教师曾对我说,一辈子能生活在教师岗位上是他最大的福气,因为这让他的一生都拥有光荣感和幸福感.于是,每当我从作业堆中抬起头时,每当我在讲台上扫视教室时,每当我与学生会心一笑时.我常会问我自己:“你幸福吗?你因为什么而感到幸福呢?”  相似文献   

7.
早自习时,一个迟到的学生慌慌张张向教室跑去,却不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叫住他 ,微笑着说:“你是不是昨晚睡得太迟了?以后要按时休息,看书不要看得时间太长,学习 要有张有弛才行。沉住气,进教室吧!”一位语文老师在校院里见了一个没有按时交作文的学生,幽默地对他说:“一个作家说过 ,难产是天才的标志。我相信,你不久就会给我交来一篇好作文的。”口头向全班同学作自我介绍时,剩下最后一个学生就是不上讲台。老师心平气和地说:“ 我和全班同学都理解你。我在当学生时,第一次上讲台发言比你还紧张。这样吧,你写个稿 子,…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有的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学生的眼睛就发亮;而有的教师一走上讲台,学生就黯然失色甚至如坐针毡,这种差别主要与不同教师的教学艺术有很大关系。卢梭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正视和注重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是当今每一个智慧型教师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冬云 《语文知识》2014,(12):16-20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语文教师问他的学生,假如给你最后一天上最后一节课,你想上什么课?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位学生回答:语文课。教师感到很欣慰,面带微笑地问他为什么?孩子的回答让这位老师大跌眼镜:因为语文课度日如年,我想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0.
讲台上,正上演着有声有色的文学佳话;讲台下,学生们却置若罔闻、一脸冷漠,任你台上热情地"唱着"独角大戏,台下的学生却始终不是你的"观众"。这种尴尬与懊恼,虽不是职业教师的完全写照,但也是众多中职语文教师曾经历过的或正经历着的。  相似文献   

11.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盛传千古的良训,援引到教育上是否也适用呢?经常看到一些教师为学生的不争气而烦恼:自己苦口婆心,学生却还是我行我素,不思悔过。对此,教师不禁摇头叹息:“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番真心话?我可全是为他们好呀!”教师的“忠言”为何受到了学生的如此冷落呢?刚参加工作时,我也曾遇到这样的事。班上有位学生特别懒散,作业一贯马虎。多次教育,仍是不改。一次,他的课堂作业又是草草了事,年轻气盛的我大为光火,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大发雷霆,并且一怒之下撕了他的作业本。但接下来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所私立学校招聘教师的面试现场。这所私立学校在全市很有名气,教学质量高,办学规模大,教师待遇也很诱人。因此,报名应聘的人很多。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他高高的个子,长得瘦精精的。他捧着一本书和一个备课本,微笑着直奔讲台。一抬眼,看见下面坐着的只是几个评委,没有一个学生,他的脸马上冷下来,问:“哪位是领导?”听课的教导主任站起来,反问他:“你有什么要求?”他迟疑了一会说,“你们既然讲好了面试时要上一节公开课,怎么现在却没有学生呢?没有学生,这课怎么上?”教导主任告诉他,上午有五位教师都是这么上的,…  相似文献   

13.
陈世明 《中学教研》2008,(11):10-12
在数学教学中,还数学的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凡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曾碰到过这样2个问题:一是学生常常问教师,这道题的解法是如何想到的?或者说这道题你一讲就明,但自己去做就想不到;二是教师在批改作业时感叹:这类题讲过很多次了,学生还是不会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解题教学中没有还数学的学术形态为教育形态有关,因为笔者曾有过多次这样的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14.
啊,讲台     
当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和兴奋。我清楚地记得,腿有些发软,声音有点颤抖。我通过多年的发奋苦读,那多少次的魂牵梦萦,终于如愿以偿…… 讲台啊,你能让人施展才华,你能让人尽情地倾吐。为此,我曾一次次暗下决心: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要在你的“身上”掂出自身的分量。 在教书育人的行列里,前面有我的师长曾在它上面站过;后边必定又有我的学生来替我换岗。我们作为“拉纤人”,怎能忘记师长的教诲?是你们的谆谆教导,使自己懂得历史赋予的重任。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开拓进取,才能不辱使命。教师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公开课上,笔者先后听了两位教师教学《葡萄沟》一文中“蒸发”一词。由于两人的教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当出现“蒸发”这一词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蒸发就是液体表面缓缓地化为气体。这时,该教师怕学生听不懂,紧接着又赶忙补充说,小朋友把洗湿的衣服晾出去,晒干了,这就叫蒸发。学生听后似懂非懂。另一位教师则以学生的感性知识作依据,想方设法启迪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他是这样教学的:师:你们吃过葡萄吗?它是什么滋味呢?生:吃过,葡萄酸而甜。师:你们吃过葡萄干吗?它又是什…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183;斯维特洛夫曾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不应该总是用斥责或惩罚的办法来对待犯了错误的孩子,而应该更多地进行善意的嘲讽。新加坡电视剧《铁蝴蝶》里有这样一个场面:有位班主任老师正在给学生讲授名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台下一位学生却在酣睡。这位老师走近学生,叫醒他,然后问:“你在梦中见到普罗米修斯了吗?”学生都笑了起来,那位睡觉的学生也笑了,同时抬起头来,开始认真听课。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心灵的对话(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红星,学生为什么已不再追求———“德西效应”的启示从事过低年级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教师奖励的一个小红星或一朵小红花,往往会激动好一阵子。于是,不少教师便经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听得认真,奖你一朵小红花;问题回答得好,奖你一枚小红星;考试得满分,奖你一面小红旗等。这种奖励办法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促进学生养成某些好的行为习惯。但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这种奖励已不在乎,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为什么不再“追星”了呢?心理学家德西…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感觉     
念了15年的书,每次看到老师走进课堂,心中就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这种崇敬感一直伴随我至今。而今,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在讲台上站了12年,每次走进教室,心中却有比做学生时更强烈的感觉,这些感觉时时催我上进。自豪感。记得我的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这样对我们讲过:'每当我  相似文献   

19.
一位资深的老校长在考察日本时曾看到过这样一节令他唏嘘不已的课。在日本,一位教师是这样给二年级的学生上一节题为《天气》的语课的。  相似文献   

20.
微笑——一个很简单的表情,但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你面带微笑地走上讲台,可以说明你心情舒畅,态度温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把传授知识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既而表现出你从内心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友好且平等相处。这样,学生就会心情放松,集中注意力,积极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气氛就显得轻松活泼,教学质量也会有一定提高。所以,微笑是每位教师在讲台上的最佳选择。在讲台上,你的微笑告诉学生,你很高兴为他们讲课,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这也是对学生的喜欢、关怀、理解与爱护。所以,微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