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襄阳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有回族2.1万人。在发展过程中,散杂居回族存在着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社会建设相对滞后、民族文化的相融与相斥互相交织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襄阳市应重点在经济、民生、文化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而推动散杂居回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回族是典型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显示,在皖北回族女性中,真正了解伊斯兰教教义、虔诚实践宗教功修的人较少。同时,多数回族女性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内心充满对真主的依恋和敬畏。宗教信仰的日益内化已经成为散杂居回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回族人口众多,居住也较为分散,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九门属于散杂居回族村,散杂居回族遵从伊斯兰教教规,受传统婚姻习惯法影响:对婚姻持严谨、慎重的态度,相对早婚,回女不嫁外,但又受到当地社会环境和其他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回族村民的初婚年龄有所升高,缔结婚约仪式逐渐向汉族风俗靠拢,有轻微的重男轻女思想等.  相似文献   

4.
回族是伊斯兰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特殊民族,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不断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现代,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变迁和经济迅猛发展的巨大变化,作为回族核心文化的宗教信仰在观念和行为上随之适应与变化是很正常的现象。宗教观的内化已经成为散杂居回族青年的一个主要特征。散杂居回族青年在遵从先民传承的信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现实利益和自身权利。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各民族社会经济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散杂居的弱势性、忽视性决定了散杂居民族关系成为新时期民族问题的焦点。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更是被人文关怀遗忘的角落。散杂居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平稳形态与其他地区快速发展形成显著对比。经济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二维流动,影响着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民族关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少数民族人民群众涌入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族际交流、民族成员之间的交往空前增多,这种现象使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也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通过研究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找出城市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民族关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作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族际接触理论和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文化自觉"理论是研究民族关系的两种重要指导理论。通过对湖南桑植白族"连理会"文本的文化解读,指出散杂居与聚居有明显区别。对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研究应与对聚居民族的研究有所不同,应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倡导共生互补的理念,以务实的态度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甘肃临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及问题刘援朝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个多民族杂居的自治州,除回族和汉族外,尚有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等民族分布。回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5%。从各民族信仰的宗教情况看,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土族信仰藏传...  相似文献   

9.
我市地处引黄灌区中部,是个以回族为主、回汉等各民族杂居的小城市。回族约占总人口的55%。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尤其是散杂区的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对河南新乡市回民小学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回族文化传承的视角对散杂区回族学校文化传承提出了重视回族文化传承、尊重学校的民族文化历史、将回族节日文化融入校本课程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发展机遇,多种挑战和社会风险并存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矛盾更加突出.当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怎样认识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如何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工作是需要民族工作者积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少数民族散居化进程的加快,散杂居民族问题成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大理州Z村这个多民族散杂居村庄的民族学考察,围绕在经济、政治、文化、政策四个方面构建和谐家园的实践,分析了该村还面临和谐家园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家园和谐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保护不足三个新挑战,提出了促进和谐家园民族经济的科学发展、消除潜在因素对和谐家园的外在影响、守护民族和谐家园的文化多样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岑溪市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兴教扶贫”工作力度凌武腾,廖文杰,韦尚雄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市委提出“兴教扶贫”的口号,以民族学校为阵地,加强散杂居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7年10月,率先在全区创办了第一间直属民族事务局领导的县(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出现了民族政策不易普及、优惠政策过时、民族习俗得不到充分尊重等问题。要大力推进民族工作就必须强化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完善民族权益保障立法、创新民族工作体制、健全民族工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在考虑国家统一发展与需要的同时,还应关注并发扬自身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特色。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州市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并为散杂居少数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学习、使用、发展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关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蒙古族人口散杂居地区农村学校的实际,分析蒙语教学质量低下的原因,并从民族情感、语言氛围,课堂效率方面做了些行之有效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7.
民族杂居区不同民族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这样的多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关键是民族教育的信息化,而民族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在新疆民族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某民族杂居地区的哈萨克族、回族、汉族中小学信息素养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回族中小学教师与汉族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回汉中小学教师与哈萨克族中小学教师之间却存在显著性差异,文中尝试对出现此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并认真研究了散杂居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的边疆省份,民族中小学教育成绩显著,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民族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双语师资短缺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确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民族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教育的生命力、发挥民族教育的文化传承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泉州畲族是一支典型的散杂居少数民族,围绕其源流的问题在学术界尚存诸多争议。笔者在有关史料和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期间泉州畲族各地申请恢复民族成份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泉州畲族源流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