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学习者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持久性。本文谈一下思想政治课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课,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呢?  相似文献   

2.
林书鹏 《小学生》2013,(9):122-122
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使学生乐学、想学、敢学、好学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心理支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例子,不拘泥于教材,围绕英语教学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这个中心,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  相似文献   

3.
许江丽 《成才之路》2013,(19):60-60
新课标实施以后,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饱受批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那么,如何让高中学生乐学英语呢?一、创造新奇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让学生乐学英语,英语课堂就必须是充满了趣味性的,英语也要在一定的环境中才易于被学生理解。因此,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将语言和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创  相似文献   

4.
兴趣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营造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好学、乐学数学。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宝贵的心理因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知识、认识事物才更有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学、更乐学呢?这就需要教师让语文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学中的重要施教对象——学生,其潜能的发挥与其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拓展,特别是学习兴趣与求知欲的激发,对教学有积极作用。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学、好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新编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具有趣味性、实效性和师生互动性的特点,作为一线的广大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借助新教材提供的平台,根据初中生好奇善动的特点,真正克服过去枯燥而机械地照本宣科的弊病,让学生乐学、好学呢?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好学、乐学。要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怎样优化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呢?现就我个人经验浅谈一下,与各位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激发学生掌握知识、探寻真理最主要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逐步进入乐学、会学、好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求知的过程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知识本身就是学习兴趣的源泉.日本教育心理学家田崎仁认为:“兴趣不是原因,而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是知识.任何兴趣都根植于一定的知识土壤中,因此,知识是兴趣的媒介.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无知便无趣.当人对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一般不会对它产生任何兴趣;当对某种事物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后,知识会为人拨开弥漫于事物表面的迷雾,使人认清隐藏在奇异现象背后的更加奇丽的东西.兴趣之所以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自然结果.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提高日语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减法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10个苹果,被你吃了4个,结果是多少呢?”这个学生沮丧地说:“结果是被打了10下屁股!”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小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是实施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和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与方法.只要唤起学生好动的意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就能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好感,并且表现为愿学、乐学、好学,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动机直接决定着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好学、乐学呢?关键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一名优秀的教师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高超的教学艺术、非凡的学识修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自己的课堂成为和谐的课堂、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那么,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善学、好学且乐此不疲呢? 一、营造乐学的氛围,触动兴趣的心弦 初中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喜好往往受制于环境的影响.学生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其课堂的表现和对英语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地步入课堂.课余时间,我总会主动与学生接触,与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觉得老师是"可亲可近"的.课堂上,我也是面带微笑,用满含期待的目光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他们都能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着我呢",从而"亲其师,信其道",轻松自然地畅游于课堂.  相似文献   

15.
邵美花 《考试周刊》2013,(30):49-49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直接推动着人们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在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乐学、爱学、好学。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利用精彩导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主体参与阅读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上课一开始就采取多种形式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参与教  相似文献   

16.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最主要的应当是先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好学、乐学的境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也就要求我们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善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趣,提高课堂效率,最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应该有哪些变化呢?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转变为导师、导演。二是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应为主体、参与者。三是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创造性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好学、乐学、善学、会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相似文献   

18.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课堂上,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那么,如何营造兴趣氛围、增强活力呢?下面浅谈其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课堂上,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著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探索,敏锐观察;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提出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那么,如何营造兴趣氛围、增强活力呢?下面浅谈其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的感召下,作为教师认真思考,希望通过一些途径使孩子们因乐学而好学,并在游戏中培养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