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鸦甚至有的学校用“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是应尽可能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最通俗的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是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主观臆断地“一摁了之”,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十日寒”的“做…  相似文献   

2.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感恩节";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甚至有的学校以"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感恩……  相似文献   

3.
时下,有关感恩教育的校园创意很多:有的让学生把生鸡蛋带在身边上学,体验父母呵护孩子的不易;有的专门设立了“校园感恩节”,反复呈现各种感恩场景;有的让学生写“感恩日记”,从大小事情中感受他人的关爱……积极尝试不同形式的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可要想让美好的教育初衷成为现实,必须准确把握感恩教育的“位置”,充分顾及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通俗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4.
近日,班主任在班会上组织学生为父母做件简单的事情,让他们当面对父母说“声谢谢”。并从“说谢谢”开始,培养孩子感恩社会、老师和父母的感情。这个活动意义不同寻常。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一个孩子,他的父母对他的付出是相当大的。但有的孩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连说一声“谢谢”也不肯。有的孩子在校园里大手大脚地挥霍,全然忘记下岗父母的艰辛;有的子女有了工作和收入,却还向父母伸手,常“常啃老”“、吃妈”;有的子女虽然肯给父母钱用,却很少“回家看看”……“感恩教育”真不该缺失,因为只有知道感恩,才可能懂得回报。如果连一句“谢谢”…  相似文献   

5.
宁波读者小田来电问:“我们发现孩子对人对事缺乏感恩的心,似乎什么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理解父母,理解他人,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对待他人和社会呢?”主持:“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也是现代社会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现。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学会尊重他人。下面,我们看看杭州市的部分家长是怎么做的吧。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学校对孩子们进行感恩教育,用各种形式让孩子去体会、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有些父母片面地理解了感恩的意义,开始向孩子“索取”回报。那么,爱孩子该不该有回报呢?  相似文献   

7.
本期的特别关注,我们与广大家长探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问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如今,不知感恩、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的事例,却屡屡刺激着人们的人性与良知。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社会少了感恩之心?在感恩缺位的现实面前,家庭、学校、社会又该作何反思? 如果探究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源头,父母们难辞其咎。家庭是塑造孩子心灵最重要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们往往一方面感慨现在的孩子自私.不懂事,心中只有自己,不会关心他人,另一方面自己却又在培养着孩子习惯于家庭对他们的“关怀备至”,从而造成孩子的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其实,孩子的感恩之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孩子年龄小,具有可塑性,很容易把感恩的种子埋在心底.并不断开花结果。但这个过程一定离不开父母的参与、指导,为人父母者,要“给”孩子一颗感恩之心。鉴于孩子对“被爱”的渐趋冷漠与麻木,进而导致孩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引发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有的学校为学生布置了替父母洗脚、做饭等“感恩作业”。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基本行为规范。在此,也希望我们刊登的文章能引发家长一些理性的思考,并给家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感恩教育要从感恩父母开始,而实施的途径就是讲好故事,不仅要给孩子讲好感恩故事,父母与孩子之间也要讲好故事,让爱相互发生,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育一直是学校重视的教育内容之一,而孙蒲远老师正是一位在学校里和孩子们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孙老师从1961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是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北京市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等荣誉。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退休后,孙老师还一直被学校邀请给年轻教师分享教育智慧。她是如何看待感恩教育并在学校中践行的呢?  相似文献   

9.
我校曾作过一次调查,有22%的孩子几乎从不和家长沟通,有19%的孩子觉得父母不辛苦,只有5%的孩子自己洗袜子,有近两成的孩子没考虑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有41%的孩子从来不对父母说感激的话,只有19%的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这表明,当今的孩子缺乏感恩意识,只知道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缺乏“关心他人”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对此,我校把“感恩教育”作为学生行为素质教育的基点,以活动让学生的心热起来、积极行动起来,做关心他人的阳光小天使。一、引导感悟教育的真谛在于能启发自觉。我校在开展感恩教育时首先让学生收集一些与感恩教育有关的传统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一“、感恩教育”的提出近年来,一些学生受人恩惠不知报答,孩子平时很少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一写信或打电话就是要钱,问候的话语和情感交流很少。为了多要钱物,私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等事件时有报道。尽管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是还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仅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而不应该忘恩负义。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做人道德原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不会感恩或者不愿意感恩的,既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又是缺乏人文关怀、情感冷漠、缺少人情味的表现。这些现象与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它的产生除了家长太娇惯孩子、一味地溺爱孩子、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忽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有关外,与学校德育缺乏“感恩教育”也有重要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必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二“、感恩教育”的目的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体悟父母无私的爱,知道父母养育他们的艰辛,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懂得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激父母。...  相似文献   

11.
感恩教育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感恩课”,有的学校还把“学会感恩”写进了学生手册,现阶段学校在实践中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可谓是林林总总、多姿多彩。然而,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运动型思维”的桎梏?如何才能把感恩教育内化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培育他们健康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笔者以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尤其需要逆向地考量一下“感恩”这一具有永久意义的教育命题。首先,孩子应该成为成人世界感恩的一个焦点孩子的幼弱是由人的生理阶段决定的,并…  相似文献   

12.
让学生学会感激别人,学会表达对父母、对老师和对他人的爱。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意义重大。感恩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更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感恩之树”枝繁叶茂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就要鼓励孩子从现在开始,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为使孩子养成习惯,我的做法是:在孩子成长本上画一棵“感恩之树”。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孩子帮家长、帮老师、帮邻居,还是帮同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会画在这棵树上,每做一件好事就在“感恩之树”上画一个小红心或一片树叶。当树上出现10个小红心或…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正确引导。如今的独生子女存在人格缺陷、心理脆弱的为数不少。有的固执、冷漠、自卑不合群;有的自负、充满了攻击性;有的怕面对父母和老师……大量的事实表明,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很大程度都是家长和老师“恨铁不成钢”而过度“关心”的结果。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面对不长进的孩子,父母体罚孩子的现象虽然不多,但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责骂却并不鲜见。有些父母在批评做了错事的孩子时,习惯用“总是……”“从来不”之类的字眼,对孩子进行不负责任的、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14.
张麦 《山东教育》2005,(34):62-62
鉴于独生子女社会孩子对“被爱”的渐趋冷漠与麻木,进而导致孩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引发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有的学校,就为学生布置了为父母洗脚、做饭等“感恩作业”。现在,上海市终于将“学会感恩”写进了《中学生守则》,作为学生必须遵守和履行的基本行为规范,这是很值得欣慰和期许的。  相似文献   

15.
权云 《甘肃教育》2010,(17):18-18
感恩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课。而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学生只有爱父母,才会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我们要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体贴父母,主动分担父母的辛劳。下面是我们班举办的“感恩之花常开”的班会活动。  相似文献   

16.
随着3月的到来,"感恩教育"这个热门话题的温度在校园里猛然见涨,有的学校通过创新体验方式激活孩子"感恩的心";有的学校专门通过教师和家长的亲身示范开启"感恩节";还有的学校通过开展写"感恩信"、拍"感恩DV"、送"爱心节目"等形式掀起校园感恩教育的高  相似文献   

17.
近期,"感恩教育"这个热门话题的温度在校园里猛然升高,有的学校通过创新体验方式激发孩子"感恩的心",有的学校专门通过教师和家长的亲身示范开启"感恩节",还有的学校通过开展写"感恩信"、拍"感恩DV"、送"爱心节目"等活动掀起校园感恩教  相似文献   

18.
感恩是一种方式,感恩是一种境界。只有学会感恩,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与爱戴。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19.
一、增进与父母或长辈之间情感沟通的体验感悟型作业 当前,有的家长忙于做生意,将孩子一扔了事;有的家长长年不在家,与子女说不上几句话,更别谈深入内心的交流;还有的家长完全把教育的责任推卸给学校,认为孩子关进学校就安然无恙了;有的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为此,我尽量布置一...  相似文献   

20.
湖北荆州一小学实施感恩教育.六年级小学生毕业前得向学校捐百余元“献爱心”,以此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之情”。一些家长称让学生拿父母的钱“献爱心”,对孩子的教育反而不利,对学校的做法表示“不理解”。家长对荆州这一小学的“感恩教育”不理解.笔者也是不敢苟同。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