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生本教育”站在教育本体论的高度,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旨归,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然而,实践层面的各种“伪生本教育”也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师道尊严之底线屡被冲破。本研究以一节“生本教育”公开课中的罪己者、保育员、旁观者、受气包四种教师像为切入点,立体式地剖析了一个“生本教育”的课堂,重新诠释了“生本教育”的真谛,提出了师生应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同谋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本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2.
邓亚丹 《文教资料》2014,(14):189-190
近年来,我国高校内掀起了一轮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浪潮,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生本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反映了高校英语教育的价值观,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生本教育”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文章从生本教育的理论出发,简要阐述生本教育的小组活动在音体美特殊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小玲 《新疆教育》2013,(16):92-93
“生本教育”是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根据、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本文对“生本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基础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老师迫切需要研究教育对策,改进教育方式.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论倡导教师抓住教育的关键——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教育走向“生本”.“生本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生本德育”产生的社会背景动因,从德育理念、思想、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学校“生本德育”的实质和作用,并提出了当前学校德育必须实施“生本德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可能性、超越性等特征。实施生本教育利于打破学科本位,有利于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本教育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强调构建生命课堂,即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理念人本化,教学目标生成化,教学内容生命化,教学方式体验化,教学关系和谐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生本教育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业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生本教育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它倡导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提升学生主体价值.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视野,“以生为本”、“健康第一”无不透射出生本教育理念.由此可见,揭示生本教育思想理念,并积极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对推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本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简而言之,就是“以生为本”。“生本教育”的理想追求就是“教育走向生命”与“教育激扬生命”。“教育走向生命”是从教育的导向性来说的,教育的旨归在于提高生活的品位,提升生命的质量,“教育激扬生命”则是针对教育的僵死与呆滞性而言的,  相似文献   

9.
“生本教育”提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不教而教”.在生物学习小组中实施“生本教育”,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生本教育.  相似文献   

10.
“生本教育”这一概念是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简单地说,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潘翠玲 《甘肃教育》2013,(21):60-60
生本教育,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由此衍生出生本教育的伦理观、行为观等。伦理观为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在这种理念下,决定了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学习《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受最深的是生本教育的全新理念给我们的思维带来了巨大冲击。生本教育尊重生命的发展.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现欲和表达能力,使课堂充满了活力。“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3.
2004年我校把“生本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来丰富与发展育才实验学校这一品牌,在“实验”上做足功夫,成为广州市首批生本实验学校。经过五年的生本实验,学校全体师生达到了对生本的理念认同,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也给学校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节节生本公开课受到教育专家的好评,一批批先进生本实验教师涌现,育实品牌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品牌效应辐射到全区、全市及至全国(港澳台地区),学校成为全国生本教育培训基地,为全国生本教育培养了优秀的校长和名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在小学及一些普通中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生本教育也在近两年运用到职业中学教学中,希望通过教育模式的转变,走出职业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就“如何将传统的数学课堂变成生本课堂”进行了简单论述,并将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5.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是一种优质教育.而生本课堂是实现生本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构建"数学生本课堂"的快乐舞台是新课标的展现,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生心灵的呼唤.我们的数学生本课堂力争做到:在情景导入中播种快乐;在自主学习中品尝快乐;在激励评价中获得快乐;在课堂练习中享受快乐.我们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过敏慧  林晓 《考试周刊》2012,(68):69-70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郭思乐教授创立的“生本教育”就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开展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采用“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以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垫。本文结合学校开展的“导学案”研究,例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若干转变。  相似文献   

17.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需有效落实才可发挥其最大价值。本文以语文课堂为例,论述了生本教育必须要“细节化”,“细节化”是生本教育的根本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8.
刘云凤  王晓杰 《新疆教育》2012,(21):114-115
课堂“生本化”仅仅是“生本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实现学校教学管理状态下“生本化管理”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才是一个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做好学生在当下教育情景中“生本化”管理,最终实现学生健康、快乐、高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本教育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小组中的4号成为“后进生”的代名词,“加分”成为学生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教师原有的评价观并未与生本教育的形式同步……面对这些问题,教育者需要从尊重儿童的教育观念出发,改进评价的方式,注重示范作用,以诠释生本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使命。郭思乐教授积数十年理论研究,提出“生本教育”理念,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理念体系,从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方法论等方面比较了传统“师本”教育与“生本教育”的异同;通过在中小学进行的大量、扎实的实验,使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验证,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体现了教育科研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科研只有和实践结合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