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礼记>蕴含"自然哲学"思想,用自然界变化原理与规律来解释礼俗制度,找出中国礼制的科学根据,这无疑是<礼记>一书的思想光华之一.礼俗的各种规定,既不是完全出于迷信,也不是出于主观随意性,而是出于谢答天地之恩、祖先之恩,效古代朴实风尚,仿大自然各种规律而制礼定俗,具有效法自然与古风的直观性含义.依据客观自然原理、人性道理制定礼俗,有着客观物质依据,属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探究就是对大自然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正确的某种解释,总结出相关的科学结论.本文认为,物理教师要建构课堂、物理、生活、社会的合作探究,使学生具备建构自己学习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生是什么?我们把它拆开来解释,人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我们把它合起来解释,人生就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大自然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人类社会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物象。所以,人是要好好利用自然,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的。因为即使人类不尊重自然,毁灭了地球,自然也有其固有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沃尔登湖的超验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的泛神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超验主义者亨利·大卫·梭罗看来,大自然才是人类真正应该歌颂的对象。大自然充满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灵气,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方能达到"天人和一",因此,入世也就不是其人生理想,他只能从宁静的大自然中去寻求心灵的慰藉。受康德、柏拉图等欧洲唯心主义思想甚至中国孔孟之道的影响,梭罗开始了他探求人生真谛的旅程。  相似文献   

5.
杨孟晟 《文教资料》2010,(31):101-103
《列子》一书,自马叙伦《列子伪书考》问世后.其伪书身份似确乎无疑,哲学史与思想史对其均敬而远之,原因与其书真假有关。对《列子》一书反映出的哲学观念的初步探讨,有助于对《列子》思想(非《列子》成书)所属时代作出界定。《列子》一书的天人观念与魏晋时期主流学术思潮——玄学存在一定的距离。《列子》的哲学观念不同于魏晋玄学家,更近于早期的原始道家。从其天人观基本倾向来看,《列子》一书的思想渊源很古老,与后世的思想观念不相符合。今本《列子》一书文气简劲宏妙,思想首尾一贯,自成一家之言,不是后人所能凭空伪造。厘清此问题.既有助于先秦和魏晋两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史研究.更能通过从列子到张湛的思想发展过程.理清纷繁复杂的上古至中古思想文化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6.
审美作文教学郭秀丽目前,尽管信息媒介在不断拓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生活圈子并不大,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态度也并不是很积极的。据笔者对所执教的班的调查得出:60个学生,平时能对一些社会现象或问题有思考的,对大自然景色变化有新感受的,仅有5到6人...  相似文献   

7.
<列子>是一部道家思想的作品,它的语言也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语料.支配式复音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考察<列子>中支配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列子>书中支配式复音词的数量比较多,涉及事物的范围也比较广,同时语义构成关系比较复杂,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审美对象并不是人们眼前的物理事物,而是以物理事物的知觉表象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社会内容与审美主体的情感重新组合而成的感性形象.这一规定能更好地对审美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能弥补当前美学理论的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9.
《列子》通过许多故事提出了"顺任自然"的思想,强调要顺应事物的本性,任其自然发展,无为而治;不欣欣于生,不戚戚于死,"生死由命";按自己的本性去活,"从心所欲"。《列子》提出这些观点,一方面是因为继承了老庄思想,一方面是因为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审美对象并不是人们眼前的物理事物,而是以物理事物的知觉表象为基础,结合大量的社会内容与审美主体的情感重新组合而成的感性形象。这一规定能更好地对审美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并能弥补当前美学理论的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