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正>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指出:"静以养神,动以炼形,能动能静可以长生。"动静结合的辩证思想为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课堂是生命体机能与心志的特殊运动,动与静是课堂教学的外在表现。"动"是指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下,经由教师点拨、引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的活跃状态;"静"是指课堂上,学生聚精会神、静思默想、认真倾听等相对安静的状态,"动"与"静"是互为因果和前提  相似文献   

2.
"动"是相对于"静""沉闷"而言的,对于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来说,"动"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动"起来,构建"动"的语文课堂,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做好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是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教师和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的课堂,语文教师要协调好课堂的"动""静"关系,做到动静取舍有度,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是思考性、想象性极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是课堂中的"静"。但是学生能讲、能写、能做的,教师尽量不去干涉,不去包办代替,得让学生"动"起来。因此,语文课堂得"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5.
温红珊 《教师》2014,(17):104-105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带来真实的语文感受,能很好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中职学生。在教学中,本人在立足文本教学,提升中职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收""放"自如、"动""静"相生的课堂,既实现了语文课堂的真实感,又提升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一、静而不呆 动而不乱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静,也需要动。静和动,不仅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种不同气氛,而且是两种相辅相成的讲授艺术,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比如在分析朱自清的散文《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一句时问同学:“钻”字如换成“长”字好不好?此时课堂上非常“静”,学生正在思维,寻找答案,实际上是“静中藏动”。“静”不多久,大部分学生觉得思考成熟,纷纷举手要求回答,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几个学生发表看法以后,教师推波助  相似文献   

7.
教学就是"教"与"学"的矛盾统一体。教学过程通常贯穿着以下三对矛盾关系:有序与无序,有序性和无序性之间是辩证的统一,有序性中包含着无序性,无序性隐藏着有序性,课堂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序",由相同的内容确定给学生恰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而产生"无序";预设与生成,"预设与生成既有对立性,也有统一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动与静,课堂教学应大力倡导启发性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多动脑、多动手、多动口,敞开思路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学会默读、观察和思考,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动"与"静"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有图有文、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表现方式,将课堂教学引入一片新天地,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信息技术的加入,营造了轻松学习的氛围,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达成课堂上"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和谐氛围,促成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深入理解文章主旨,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靓"起来。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一般是以"动"与"静"两种形态存在的。教学中所谓的"动"就是以教师活动为中心,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讲,又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己训练,学生逐渐演变为课堂主体。所谓的"静"就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学习完新知识以后,自己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动"与"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追求喧闹、炫目、花哨、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语文课堂上需要的"静"界。打造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静"界,教师应在学生静心的良好境界下,采用静读、静思、静写、静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触摸文字的温度,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还能够让学生受到内心的熏陶,思维得以开启,情感得以丰富,弥补自己解读的不足。但并不是说现代语文课堂上不需要激情、热情,而是说更期待课堂上多一份"静"界——教师思考的平静,学生内心的宁静,语文教学的安静。  相似文献   

11.
走进新课程,语文课堂“动”了起来。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极具个性的表演及形式多样的作品展示……一时间,平静的语文课堂变得“热闹”了,单调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了。透过“热闹”与“生动”,我们会感觉到除了读,参与活动的往往只是少数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充当听众;而且,学生思考并不深刻,往往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举手发言,且说的只是对文本浅层的理解。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体验和思考——语文阅读教学缺乏“静思”的过程。笔者认为,“静”是“动”的前提与基础,“静”是“动”的和谐共振体。只有“…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需要动静结合,体现高效。在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的同时,我们要安排"静读""静品"与"静悟"三种学习状态。让学生在静读中自主学习;在静品中咀嚼词句;在静悟中表达感受,少些浮躁,少些花哨,务实而高效。让课堂张弛有度,才能奏响语文课堂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趋向于"活动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传统的"静"的教学逐渐向"动"的教学转变。"动"是对以往注重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陈旧方式的反拨,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语文课外实践"动起来",越来越成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的一致努力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课堂"动"、"静"的梳理与分析,明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等内在的"动"态才是十分关键和至关重要的."内外兼静"、"内静外动"的教学状态应予以扬弃;而"内外兼动"和"内动外静"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境界则是应予以提倡和肯定.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界,通过静读、静听、静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6.
复式班课堂教学结构的特点,简言之,就是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搭配,即通常所说的"动""静"搭配.就纵向讲,"动"和"静"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处于辩证统一的教学过程之中,为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由"静"而"动".这里的"静",主要是学生独立地学,按"动"的发展而学.学生经过自学,可初步明确探索新知的目的、意义,掌握与新知有联系的知识、技能,对学习新知识起促进作用."动"前的  相似文献   

17.
在"薄"与"厚"的文本视界中徜徉、在"动"与"静"的和谐氛围中沉潜、在"语言"与"精神"的烛照中拔节这三个层面来探讨语文课堂思维运动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凯姆庇斯说:"理性的第一规范是自然法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做作,大道自然,精工次之。教师动得太多,讲得太多,挤占了主体的时间,学生常演着配角,配合着教师完成教学的进度,而不是为思想而读书。缺少的是语文课堂的自然"静"界,收获的是高耗低效。在追寻语文课堂自然"静"界的道路中,我们怎么走?一、少些提醒,多些探究人常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回忆一下我们教师读书的过程,我们常会习惯性地圈划知识要点,想着如何来传授给  相似文献   

19.
董文 《教育文汇》2014,(20):29-29
“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许多专家评点语文课时都会说这句话。语文课堂要改变沉闷、单调、枯燥的局面,的确要“动起来”。不过,“动”也该讲究一个度,切莫过度去“动”。一味的“动”,就显得太“闹”;一味的“静”,则显得过于“沉寂”。我认为,语文教学在以下三个环节中,要妥善地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一是朗读默读,“动静相宜”。不少课文需要多形式地大声朗读,全班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小组读,接力读,还有教师范读、配乐读、自由读等。琅琅书声不仅使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更带给人一种情绪的感染,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理解文本的内涵。而有些课文,像一些篇幅较长的以逻辑思辨见长的论述类、应用类文章就适合默读。语文课堂,以朗读求“动”固不可少,但以默读求“静”也很重要。默读是一种安静状态下的个体阅读,贵在用心、用脑。  相似文献   

20.
郑亚群 《四川教育》2007,(10):34-34
目前,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感悟和理解为重点的语文阅读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提高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真正发挥语文课堂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我认为,语文课堂活动要把握好三"动",即"动之有趣"、"动之有思"和"动之有度",才能提高活动的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