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过年了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殿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相似文献   

2.
“年”和“岁”,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属于一回事。过了一“年”,我们就说年龄大了一“岁”。然而在古代,“年”和“岁”是有严格区别的。古代“年”的含意是以阴历的正月朔(初一)到下一年正月朔称一年,即十二个  相似文献   

3.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在《书·舜典》中叫“元日”,在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般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相似文献   

4.
<正>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元旦”也就被引申为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从此,“公元纪年法”逐渐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5.
文情艺趣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 (农历 )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漫长的历史使年俗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像贴春联、贴“福”字、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 (chǎ ng)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联发展至今,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精美的样式。  相似文献   

6.
古人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日。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云:“正月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后世民间以正月初一为春节。春节又叫阴历新年,是我国最隆重的民间节日。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过年     
《学子》2004,(2):64-64
农历正月初一,为农历岁首,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节日——“过年”。  相似文献   

8.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介绍,现行春节其实只有“97岁”。 历史上春节称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据资料记载,1913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  相似文献   

9.
鲁娃 《中国教工》2021,(2):45-45
在中国古代,“元旦”意为“初始之日”,为岁首。是指新一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中第一个美好的节日。相传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提出,以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然而,正月从哪日算起,历朝代并不统一,因此元旦日期也并不相同。夏朝制定的夏历(俗称农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即正月初一为岁首。到了商周秦三代,都有本朝代各自的历法。  相似文献   

10.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最为看重、庆祝最热烈的传统节日——春节。民俗专家表示,春节虽然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是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则是在辛亥革命以后的1914年才开始的,加上今年春节,现行春节整整"100岁"了。天津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介绍说,中国人习惯把过春节叫做"过年"。在传统民间习俗中,过年是指农历十二月二十  相似文献   

11.
今年农历(癸酉年)是闰年,全年13个月,有383天。农历为何要设置闰年月?今年为何闰三月呢? 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作为根据的历法,所以又称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其周期是365.2422天。因此公历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天。被民间习惯称作阴历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合历:所谓“阴”,它的历月以朔望月为基础,平均为29.5306天,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谓“阳”,它的历年基本适应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这样农历平年12个月只有354天左右,比公历年少11天左右,两三个农历平年就会与公历相差一个月左右,久而久之,会出现寒暑  相似文献   

12.
春节     
《小学生导读》2009,(1):F0002-F0002
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的春节已有4000多年历史,由虞舜兴起。为区分阳历和阴历“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所以把阳历1月1日称为“元旦”,  相似文献   

13.
有趣老师,搞怪同学……赶快为他们"拍照",让大家从这里的"共享空间"认识他们。小档案姓名:俞玉琴出生年月:1932年农历正月初一(这生日可是我们全家上下最大的了)身高:158cm(据她本人说年轻时比这高一些)体重:不详(据她本人说年轻时很苗条)昵称:"太皇太后"(这点,大概她本人有所不知)爱好:烹饪(退休前不会做饭),看京剧,晨练职业:原姜堰乡横埭小学校长,曾做过老妈的数学老师  相似文献   

14.
张学友忌洗头和不少在传统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一样,张学友从小就听妈妈的话——凡是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都不能洗头。张学友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是尽量打理好头发,打些头蜡,看上去不会太脏太乱。但是有时为了工作需要,就要偷偷洗头了。"另外,张学友举行个人演唱会时,每次开场前他都要在会场  相似文献   

15.
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大家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春节可以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名篇积累]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成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初一叫做春节。  相似文献   

17.
漫话元旦     
“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最早出现了“元旦”一词。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欢度元旦,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只是元旦的日期不尽相同。五帝时期,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继以正月初一为旦。商、周、秦三朝,则分别以腊月初一、十月初一和十一月初一  相似文献   

18.
潮汐是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运动,白天称“潮”,夜晚称“汐”。在农历每月的朔日(农历初一)或望日(农历十五日,有时是十六日或  相似文献   

19.
读书乐     
元旦史话“元旦”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后来,宋代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这儿的“元旦”都是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乃是合成词。“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象形字,上面的“日”字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  相似文献   

20.
嗨,大家好! 我是黄雨琦,黄颜色的“黄”,下雨的“雨”,“琦”是“王”字旁边一个奇怪的“奇”。我老爸叫“黄爱颐”,继承祖先的姓氏,我自然也姓“黄”喽!我身上有雨水的气息——我是在雨天出生的,故名“雨”;“琦”是美玉的意思。联系起来“雨琦”就是被雨水冲刷过的美玉。父母大人希望我像被雨水冲刷过的美玉一样,一尘不染。我今年12岁了,6月8日是我的生日。我一般一年都过两个生日,阴历和阳历喽!我喜欢过生日,那么多人围着你转,感觉就像公主,太奇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