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分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如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广安事件、安徽池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一些矛盾集中显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除了贫富悬殊、部分官员堕落腐化等老的社会问题外,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已成为引起社会动荡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工作实际,笔者就预防环保群体性事件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黄清源 《新闻前哨》2014,(12):22-23
在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也处于集中凸显期和爆发期,社会冲突的极端形态之一就是大规模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定义,“群体性事件”曾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相似文献   

4.
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这是值得关注和反思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几乎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有社会性原因,都是某种或者某方面社会矛盾通过网络文本的具象化呈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本身的转型和结构性演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利益关系和会结构的变化导致各种社会矛盾聚集,因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征地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牧人 《传媒》2011,(7):76
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是现时中国社会一系列问题、矛盾和危机激化的产物。如何分析、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不仅是各级党委、政府要面对的重大、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也是新闻学研究前沿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当下,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因群体性事件引发进而酿成社会动乱,导致政权更迭,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新闻学作品《群体性事件:信息传播与政府应对》日前问世,可谓此其时也。该书采用文献究索、个案解剖等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其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阶层的结构也发生着重组与分化。当前由于社会群体的差距在扩大、社会分层机制不尽合理和社会流动机制不畅等因素,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突发(群体性)事件亦是此起彼伏。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通过对《华商报》"保洁工猝死"的相关报道来探讨大众传媒在城市社会分层中的矛盾与冲突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的。  相似文献   

8.
刘邦高 《新闻窗》2008,(5):43-44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存在已久的社会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激化,导致群体性骚乱事件的发生;另外,在我国,地震、洪水、传染性疾病等灾害、疫情时有发生。而在这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谣言作为一种有害的伴生物常常迅速传播,对事态的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引发群体性的非理性情绪与行为,不利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新动向.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平等、开放、互动、快捷、海量以及聚众等特点,借助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及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途径而发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其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甚至更甚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一些地方由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较为活跃,我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的深层问题日益显现.这类群体性事件对我国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政府形象等多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2009年据公安部所做统计,在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当中,劳工的群体事件占到全国当地群体性事件总数的46.9%,将近一半,劳资关系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比率在所有群体性事件中排在第一位.①中国社科院群体性事件研究专家单光鼐指出,劳资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是2009年群体性事件的一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危机得到妥善处理的时候,它就会平复下去,不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则会带来比较可怕的社会后果。因此,对一些恶性群体性事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个案,它一定是长期的矛盾冲突积累下来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危机的汇总。就像垒砖块,越垒越高,到最高点崩溃的瞬间,破坏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高滢骐 《大观周刊》2012,(46):76-76
x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成为近些年我公安机关稳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顽疾,甚至威胁到党和国家的政治统治,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具有现实的必要性。诚然,群体性事件是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产生的利益矛盾及其博弈过程中发生,解决它需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同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需要一个特定的国家和社会的背景,运用政治学知识,从国家发展角度解读群体性事件。对于根治群体性事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民公安大学。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有些地方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秉持这样一种观念:绝大多数的社会矛盾冲突是一种利益的冲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本质上就是人民币矛盾.意思是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多是利益驱使造成的,利益的问题不是一个有无的问题,而是一个多少的问题,可以用讨价还价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频发且呈现出参与主体的底层特质.由于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媒体不可避免地介入到群体性事件当中并对民众产生影响,而考察其在群体性事件中对底层民众产生的心理影响才是把握群体性事件的“要害”,其中影响社群稳定的社会政治心理更应是瞩目的焦点.本文以“乌坎事件”事发地的相关当事人为实证调研对象,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底层群体在进行“权利维护”和“权利抗争”中,媒体起到了示范和启蒙的作用,大众传媒亦应在稳定和重塑底层民众社会政治心理方面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5.
网上群体性事件是由某些社会矛盾或典型事件引发的.特定群体或不特定多数人通过网络自发聚集起来.针对或借助该事件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或表达诉求的一些事件。网上群体性事件能彰显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推进我国社会民主进程.也能对某些相关个人或政府部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政府要重视并科学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6.
网络管理的现实难题与博弈困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钢 《网络传播》2009,(8):12-13
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云南孟连事件,2009年的江西南康事件,湖北石首事件,广东中山事件等一连串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此起彼伏,已向全社会昭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已经愈来愈频繁,愈来愈激烈,开始威胁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尤其是2009年的上述三个事件都发生在一个月内,密集程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是中国在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剧下的一种现实表现。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如何有效进行危机公关提出了建议,即转变危机公关理念、建立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在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要做到3C原则。  相似文献   

18.
突发事件频发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经历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和3000美元之间,往往是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可以这样说,中国社会急剧转型和各阶层、各群体利益不断分化,既是当前各类矛盾和问题产生的深刻原因,也是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最重要的社会背景。这个时期,从福建省来看.突发事件也呈多发趋势。  相似文献   

19.
风险社会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制度因素把人类社会群体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整个社会在呈现相互距离越短的同时,经历着社会风险更为高速人际传播的特点。处于风险社会时代的档案责任,一旦安全工作出现漏洞,极易出现危害性传播更快、影响更广,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在风险社会时代,技术因素、制度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都有可能对传统档案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充分利用档案价值,解决社会矛盾、降低群体性事件发生,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社会时代企业档案安全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曹煊 《中国广播》2009,(3):38-40
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各种矛盾容易集中发生,由于一些利益冲突得不到有效平衡、群众诉求得不到倾听和解决等原因,容易形成质疑、猜忌和愤懑的群体心理,偶遇诱导因素就会引发群体性不满和宣泄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和正确处理,就可能激化矛盾而引发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不仅造成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混乱,影响一方平安,危及大众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