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宪民 《文教资料》2007,(26):170-171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用思想去统一人,用责任心去服务人,用爱心去感化人,用制度去约束人,用规范去衡量人,用方法去引导人,用过程去吸引人,用竞争去激励人,它是辅导员在学生中增强个人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无限的活力和激情,要用目标去激励学生,用活力去感染学生,用激情去感动学生,用美德去感化学生,用创新去吸引学生,用智慧去启迪学生,用文化去丰富学生,用良知去引导学生,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世界需要我们用信念去开启,用心血去铸造,用岁月去打磨,用成功去证明。 ——题记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仅要用大脑去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嘴巴去交流,用双手去操作,也即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相似文献   

5.
美是用眼睛去发现的,这是人们习惯性思维的结论.盲生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造成了视力障碍,他们不能用自己的双眼去欣赏、去发现这世界万物的美,但他们可以用自己聪慧的心灵去感受、体验美的一切,用耳朵去聆听美的音符,用双手去触摸美的事物,也可以用双手去表现和创造美的画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培育心灵、用爱去点燃每一个孩子心灵深处那盏明亮的灯,用行动去播撒爱,用爱作为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范丰梅 《家长》2012,(8):66-67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知觉活动。观察不仅仅用视觉,还要用听觉、触觉:观察不仅仅是眼看.还要用鼻子去嗅,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手去摸。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对孩子打人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去处理。我们要用心去倾听孩子的需求,用智慧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真情去点燃孩子的信心,用爱心慢慢打开孩子暂时紧闭的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应包含: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教育在呼唤每位教师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爱无疑是架设在师生心灵间的一座桥梁。但我认为这师爱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热情去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用宽广饱含爱心的胸怀去接纳学生,用真诚刻苦的学习去感染学生,用聪颖深邃的思想去激发学生,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健康、自由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童话是童年接触到的最重要的文学,让我们用童话去关注儿童成长,用童话去表现儿童成长,用童话去帮助儿童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给出了执行力的双因素系统模型,论述了执行动力和执行能力的关系,并给出了管理者提升下属执行力的四个方法,即用制度去鞭策,用利益去驱动;用文化去引导,用培训去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这就是我所说的童心.  相似文献   

15.
成长就像是一次跌宕起伏、不可复制的梦幻般旅程。只要我们播撒下梦想的种子,用勤勉与执著去悉心浇灌,用真善美去诚心培育,用爱与热忱去倾心呵护,用磨砺与坚忍去凝心锤炼,用生命与情怀去潜心感悟,我坚信,终有一天,会浴火重生、化茧成蝶,收获一个充满希望、成功、幸福与美好的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6.
用"心"去教育学生极其重要.本文从用"心"去融合学生的"心",用"心"去感化学生的"心"两方面加以论述,并结合实例证明了用"心"去教育学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开心万花筒     
读者朋友: 欢迎你来到“开心万花筒”畅游,让我们用慧心去思考,用锐眼去观察,用敏耳去倾听,用巧手去操练。在这里,你会得到聪慧和快乐  相似文献   

18.
《河南教育》2011,(1):63-64
廖元新,南昌大学法学院辅导员。从担任辅导员工作第一天起,廖元新就要求自己用真情去温暖学生,用真诚去感动学生,绝不允许自己有意或无意中忽视任何一名学生。而用心,并不是坐等机会,而是用自己的双眼去关注,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题记: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获得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它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不要等失去了友情才后悔。  相似文献   

20.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赏识与激励的策略,用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用满腔的爱心去赏识,态度真诚,心态宽容,用负责的行为对待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个闪光点,更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