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顾明霞 《考试周刊》2011,(75):163-16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就是件快乐的事情,只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快乐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在快乐中认知,在快乐中感悟,在快乐中实践,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知之"、"好之",更重要的是"乐之"。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信息技术快乐学习方法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与实践活动整合是新课程标准下新的英语教学活动的尝试,强调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身心特点等前提下,以实践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英语主题活动,努力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为学生探索、研究、运用所学英语提供了重要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教与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创建一个活跃的图书馆“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以建立"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舞台,让学生快乐地服务,快乐地奉献,为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文化新人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用技术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创新性"特征,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挖掘课程价值、展现课堂教学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减退或丧失。因此,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课程的兴趣,确保每章节围绕实践活动主线开展教学,增强"实践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快乐,让通用技术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蒋玲红 《教师》2011,(24):16-16
"快乐德育"是德育的一种理想追求,是通过课堂感知、细节训练、实践活动等途径,让学生在提高道德认知、优化道德行为、形成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体验快乐成长的。本文从对快乐德育的理解,如何实施快乐德育,以及快乐德育给学生带来的收获等阐述"快乐德育"的校本实践。  相似文献   

6.
陈军 《内蒙古教育》2014,(11):67-67
教学实践中发现,积极渗透愉快教育,能使本来枯燥的数学课堂快乐起来,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开心愉快。课堂教学的质量不断提升。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快乐起来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带有愉快因素的数学活动,会开启学生们学数学的欲望。我在"小数、分数、整数加法混合运算"一节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道练习题:"1.2+1/5+6=",解决这道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姜建芳  陆惠美 《广西教育》2010,(25):23-23,43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校开展了广西"十一五"规划B类重点课题"小学语文快乐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我在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快乐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前‘快乐我先行’一课中合作探究、汇报展示交流一教师导学、点拨、总结提升一课后检测反馈"。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开展快乐合作学习的一些实践与体验。  相似文献   

8.
"乐学"是我们乐余中心小学的办学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确定了"快乐课堂"的实践研究."学生乐学"成为我们学校教学改革的目标.但是,随着"快乐课堂"的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依然难以概括出快乐课堂的基本原则或核心是什么.我的同事也是如此,依照集体研究的教学设计走进课堂却常常出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某一堂课成功的操作模式嫁接于其他课堂时常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9.
刘金喜 《生活教育》2014,(24):35-37
在快乐课堂里,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交流和合作,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与呵斥,应总是洋溢着动人的真情。教师要努力创设"成功"情境,让每个学生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探索中感悟成功。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正面评价为主。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这要求我们把幽默搬进课堂教学,运用幽默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十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探索和实践这种幽默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姚淑琪 《教育》2014,(8):66-67
"随笔化写作"是一种随时随地、随感随记、随读随议、随改随展的写作教学方式。它重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开发学生写作的潜能,让师生在读写交流中,共同感受写作的快乐,切实提高写作教学效益。本文就将"随笔化写作"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对以"情境随笔课"为基础、随笔与论文相结合、激励学生写作等实践策略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教师应当以趣激学,让学生在创设情境中享受快乐;以疑启学,让学生在互动探索中感受快乐;以思导学,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得快乐;以练展学,让学生在体验操练中实践快乐,走向生活,让学生形成快乐意识,这样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六大解放"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只有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才能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当下数学教学价值缺失的理性应对、"快乐做主人"校本理念的现实召唤、数学本体的回归与彰显、作者个人数学教学经验的哲学思辨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理念提出的缘由;接着阐释了"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的教学特质,即儿童性、科学性、开放性、丰富性、深刻性、创新性;最后结合具体课例介绍了作者在"让学生做快乐的数学思想者"方面的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基本理念。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来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首先从转变学生思想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在不断的运动中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进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终身体育意识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7.
魏慧 《文教资料》2011,(21):120-122
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课堂上"导"而不露声色,课后则要"导"而有声有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自由、快乐的学习过程,并由此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职学生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实践操作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恰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新知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的翅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探究"中创新,使学生品尝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介绍实践操作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意义与作用、运用及其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张秀霞 《成才之路》2011,(24):68-68
在新课改背景下,英语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顺应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爱的教育     
毛艳梅 《成才之路》2012,(33):85-85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也是最宝贵的职业情感。人们常用春蚕、蜡烛来赞誉教师,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赞誉教师。可见,教师在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的教育,能够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更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财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了"爱的教育"的重要性。"爱的教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