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新闻周刊》2007,(47):40-40
当城里的孩子谋划着如何逃离父母温情的“藩篱”时,当城里的父母热心于送孩子去参加各种“吃苦训练”的时.我们可能不会想到.在中国偏远的山寨乡村还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为了他们的学费和未来,远离家人,进城打工。从此家不像家,孩子们长年处于亲情的沙漠,生活困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缺失。学习成绩下降,心理问题严重……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许多青壮年走出家门进城打工挣钱。他们中,有的拖家带口一起进城,但由于举家外出在城市立足存在重重困难,这种家庭通常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抚育孩子、种田看家,也有少部分是妻子外出打工,丈夫留守家里。于是他们被称为“半流动家庭”。而在这一群体中,越来越多的人遭遇到了婚姻的“红灯”。记者在一些基层法庭了解到,农村离婚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且这些离婚案件,约有80%发生在外出务工或者经商人员家庭。  相似文献   

3.
吕山  李熠  林颖 《新闻与写作》2022,(11):92-106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与在外务工的父母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冲击、影响了传统模式的亲子关系建构。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远距离家庭的相处方式,建构了留守儿童与其父母超越时空的“共同存在”。本文通过对15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协同访谈,考察了他们如何共同“驯化”手机,以达到“做家庭”的动态建构与亲职划界。本研究指出:手机在留守儿童家庭中发挥出新的意义和实践策略,父母得以弥补内心的亏欠感,以“媒介替身”的方式陪伴儿童成长;远距亲职实践仍然受限于传统的性别脚本,造成母职和父职在“做家庭”过程中持续的不对等;同时儿童并非完全被教导的客体,他们同样借助媒介“再驯化”策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乃至对日常监视的抵抗。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7):54-55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漂泊于城市的农民工艰辛劳作、坎坷谋生,固守家园的孩子、女人和老人苦涩而尴尬。极速发展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奇迹,艰难挣扎中,家庭所付出的会不会是过于昂贵的代价?这是一群长期关注留守群体命运的年轻新闻人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写就的心血之作。他们历经艰难的发现、发掘,记述了留守群体的生活和情感历程,用充满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勾勒出留守群体的生存现状,将孩子与父母、丈夫与妻子、儿女与老人天各一方的“难”一一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爱”是教育青年的感情基础。毛泽东主席说过“官兵关系搞不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问题。”我认为,这个根本态度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情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爱心、爱护是教育青年职工的感情基础。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因此,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当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各级领导尤其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影响者。这时的青年职工虽然已开始进入成年,走上社会,但他们毕竟还…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不断进步,电视已经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他们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对电视产生的依赖程度也逐渐提高。本文以电视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对规范电视媒体提出了更加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杨 《中国出版》2023,(S1):205-210
深山中的云顶小学里聚集着一群留守儿童,他们都曾有着心酸的故事,但在国家扶持与社会爱心的帮助下,以童伴妈妈为代表的守护者让他们找到了安放身心的港湾。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独立和坚强,感动于上一代乡村少年成长后的反哺,更见证了家乡的蜕变,立志要像这些人一样,传递爱与希望,“走出去”成长更“走回来”振兴家乡。  相似文献   

9.
感动     
<正>"最美""最难忘""最感人"……我很怕看到这样的标题,也很怕被人问到这样的标题。也许是因为记者的工作本能,我总是先要问一句:"这个‘最’的标准是啥?"我在采访乡村医生时,听说媒体正在搞"寻找最美乡村医生"的活动。说实话,那些肯接受我们采访的乡村医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在这个只要离开家乡就能找到赚更多钱机会的时候,他们的留守本身就很让人感动。但是身为记者,我知道,我们的工作不只是为了让大众感动,不仅是为了树立一个个道德模范和典型,我们  相似文献   

10.
他们来自离城市不远的农村,从小在庄稼地里偷玉米、在黄土丘上用尿和泥、在河滩里疯跑着长大,对他们来说,城市是过节时被父母拖拽着买新衣服的记忆,是高楼和汽车,是城里孩子手上的变形金刚;长大后他们时常往返于城乡之间,他们很方便地在城里买新衣服,他们自如地穿梭在城市的每个街巷……但他们却很难深入这个城市的内核.  相似文献   

11.
张琴 《新闻世界》2004,(12):9-11
在广大的农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物外出务工,他们被别无选择地留在了农村,寄托在亲人家中或独守门户。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3亿的流动人口和超过1亿的进城农民工,在他们身后,就是1000万的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据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人口问题研讨会透露:中国有1.2亿农民因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由此产生近2000多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按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个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相似文献   

13.
这个以遇难者普方一家的姓氏命名的基金会,把一朵儿童手绘的粉色小花作为logo,上面写着,"教育,成就一生"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对一个在中国被全家杀死的德国家庭,其朋友们的纪念方式,是成立一家以他们姓氏命名的基金会,用以专门帮助当年杀死他们凶手的家乡的孩子。这个颇感伤又有特别意义的基金会,就是南京普方协会。如今,这个协会已成立并运转了12年,换言之,也是不幸的普方一家人逝世12周年。但普方协会正努力摆脱其诞生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因父母双 亲或单亲外出务工,一大批农村未 成年子女被留在家里。现在,他们中 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超过7000万 人,与父母分离的平均时间超过5 年。 这是中国城乡二元体系出现松 动后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寂 寞的成长历程,记载着这个国家城 市的繁荣和乡村的贫穷,以及由此 产生的孤独感和是非观。 作家刘醒龙曾说:"这个世界 里,还有什么比乡土更孤独!"在乡 土,还有什么比父母在外打工的留 守孩子更孤独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10,(21):87-87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医学会公共健康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几十所小学的数百名孩子及其父母看电视的情况,结果发现,男孩、女孩都会受到父母看电视习惯的影响。比如对男孩而言,如果父母每天看电视时间超过4小时,那么孩子每天看电视时间超长的可能性是其他同龄男孩的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近日,爱与友谊的大自然绘本《树叶和毛虫》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这个看似简单的绘本具有很丰富的可读性。整本书的创作出版历时四年之久。故事文字凝练、明亮,如诗歌般浓缩;而画家徐冬青把她多年对自然的感悟全部倾入其中,以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的形式呈现出一个宽广的世界。这是一个写给孩子,也写给父母的睡前故事。爸爸妈妈可以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父母监护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媒体接触时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缺乏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电视,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数量极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反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各方面诸如政府、学校、家庭、传媒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8.
“妈妈一个家,爸爸一个家,剩下我一个,好像多余的……”当年知青家庭给留守孩子制造的伤害仿佛还在昨天.而今因打工引发的诸多空巢家庭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安徽省太和县一对中年夫妻因外出打工而发生情变。他们没有料到,他们红杏婚变引发的最大受害人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这位一直留守在父母爱的边缘的小姑娘,不幸患上了精神抑郁症并被迫辍学。她在母亲的策划和指使下,竞将亲生父亲引上了黄泉路。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给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身心健康等等方面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本文就图书馆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与服务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柏金凤 《大观周刊》2012,(48):232-232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长期与父母分离,甚至有的父母为了节约钱,几年也不回一次家。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导致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存在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和群,没有亲切感;有的孩子自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