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动理念】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和预防,教师应关注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力量,让学生对自己、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应对考试的信心,是考前辅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课旨在帮助小学生积极认识考试,发掘自己的学习能力,树立对毕业考的信心。【活动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毕业考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锻炼的机会。2.让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3.体验到自身巨大的学习潜力,增强应对考试的信心。【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活动准备】杯子,水,回形针,能力加油卡,情景剧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树立增强记忆力的信心。2.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及规律。3.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记忆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1.收集阅读材料;2.下载背景音乐"渔舟唱晚"。【适应年级】初中【活动过程】引导语: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同学们都希望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最好不要忘记。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战胜遗忘,留住记忆"之旅。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1.消除学生对时间的恐惧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2.为学生打气,为学生鼓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3.提高学生学习、做事、成长的目标意识。4.帮助学生掌握和驾驭时间的策略与方法。【活动形式】活动体验、讨论与分析、故事感悟【活动准备】1.秒表一块。2.上  相似文献   

4.
圆梦明天     
【设计意图】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考试观念,培养自信、愉快的心境,正确对待升学,从容不迫应对高考。【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考,克服情绪涣散或考试焦虑,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2.通过技术体验,引导学生舍弃一些消极的有局限性的想法,适度调节考试前后的情绪。  相似文献   

5.
【活动背景】后疫情时代,很多学生对生命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同时也有了更多的迷茫。特别是对于高三学生,高考备考压力与疫情叠加,导致有部分考生出现焦虑、紧张的消极情绪体验,同时,也有相当多的考生在学习上出现"高原现象",进入复习瓶颈期,精神难以集中,长时间学习效率不佳,心情烦躁,造成学习进度无法推进。面对这些情况,考生不但背负较大的情绪压力,也容易对自我产生怀疑,否定自己,动摇复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文科综合考试的命题也越来越成熟,通过几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因此在最后阶段有针对性的加强研究,给学生点明备考的方法与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最后冲刺阶段谈以下文科综合复习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同心杆     
【活动目标】 1.体验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的关系、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2.促进自我内省,减少指责抱怨。 3.培养战胜挫折的信心。 【活动主体】初中生和高中生 【活动时长】2课时(90分钟)  相似文献   

8.
一、词语运用【考点提示】《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正确使用词语,高考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选填词语和修改用错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备考应注意三点:①重点考查同音词、同义词、近义词,多在易混淆处设题;②辨析词语,把握词义、语境两个重点;③注重对比,注意使用正确、使用优劣两个层面。【高考真题】(2005年高考全国卷二)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相似文献   

9.
习惯是人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培养的。高考备考过程中应该把习惯的培养作为长线工作来抓,作为高考备考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思考与研究。培养学生科学规划立体演进的习惯;板块求稳整体提升的习惯;规范训练从严要求的习惯;自主学习独立研究的习惯;重视积累夯实基础的习惯;坚强自信求实求稳的习惯;长期练习工于书写的习惯;静心修炼大胆谨慎的习惯。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习惯对于高考备考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做到目标明确,思想坚定;卸下包袱,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10.
【摘要】针对传统高考历史复习课存在沉闷、疲惫甚至低效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Moodle平台下高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看法,希望能够为高考历史备考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高考备考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活动,是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利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教育实验法对数学高考备考的高效复习方式进行研究,可以得出:数学交流活动、精细化教学管理、填写学生测试情况反馈表、在课堂渗透自信心教育等备考方式能促进数学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意识,大大提高数学高考备考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高三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高考备考,许多学生从刚开始的激情澎湃逐渐转为迷茫低落,有些学生甚至受到考试成绩与复习效果的打击,自我效能感慢慢降低。因此,这一阶段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十分必要。本课通过游戏、经验分享、案例探讨与行为训练等,让学生了解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同时掌握提升自我效能感、树立自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高考《考试大纲》已经出台。《考试大纲》作为高考的指导性文件,对备考期间尤其是最后三四个月冲刺阶段的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因而通过解读《考试大纲》、调整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策略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国教育领域中涉及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因素最复杂的教育评价活动。这种评价活动以分数作为研判依据,因此在该导向下的备考工作偏向分数、指向排位,不利于对学校和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我们需要转换观念,关注学校和学生的过程性活动,采用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方式——增值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备考信心和学校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四五月份是高三复习备考冲刺阶段的最后关键期。相比较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目考前两个月学生成绩基本定型而言,历史和思想政治、地理三个科目在考前最后两个月的有效复习更容易成为学生高考出成绩的“增长点”。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这一阶段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必须做到“三清”——“考点清”“试题清”和“热点清”。  相似文献   

16.
正【活动背景】如今,部分孩子的素质越来越差,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十分严重——学生之间发生小矛盾,不懂得谦让;课堂上随心所欲,不顾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感受;集体活动,常常迟到……因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迫在眉睫。【活动目标】1.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对"道德成长六阶段"的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的践行情况,懂得体贴别人,提升道德品质。2.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赏识自己、赏识别人、自我批评,增强自豪感,和谐同学关系,学会自我教育,达到自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验、测量、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会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积累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经验,获得自主参与数学活动、自觉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信心,增强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8~119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高考最后几个月冲刺阶段,要提高备考效率,必须掌握新课标高考化学备考的基本策略。本文阐述了具体的化学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2008年的高考中,我的英语成绩为140分。经历了严峻的高考,对于备考复习也积累了些心得,在此与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其实,我这样的高考成绩是不难达到的,相信大家在剩下的日子里做好以下几点,一定会取得显著的进步。【听力】工夫贵在平时,每天保持10~20分钟的听力:英语广播与节目如BBC、VOA、ICS等。在最后冲刺阶段,建议买一本针对性的听力习题书,每天听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