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院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努力在思政课教学各环节、全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从思政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两个层面建设路径出发,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思政课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全面贯穿、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共同着力,使思政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向同行,形成实现课程目标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诸多领域均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对该意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还能推动民族团结的实现,为中华文化的弘扬指明新的方向。高校培养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自身履行基本职责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政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应有之义。文章主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历史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性的需要;形势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性的需要;国情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提高政治认同、培育民族认同、传承精神财富等方面的价值耦合。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等有效路径将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民族院校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场域,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民族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渠道之一,具有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的重要作用。文章以“纲要”课为载体重点梳理了“纲要”课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语料内容,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2523”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坚持两条主线、五大“语料”模块、两大平台、三段式教学活动,以期进一步丰富大学生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体系,增强大学生“五个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四个与共”的理念,并使其真正地入耳、入心、入脑。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和民族团结的内在要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中学数学既具有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能力、思想、经验及素养等重要作用,又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与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学数学教学,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及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情境素材资源及时政科技素材资源中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学数学教学的途径有:设计突出学生本位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其对民族团结和民族精神的感悟;创设激发学生行动的数学教学空间,丰富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与体验;重视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强化对民族复兴和民族交融的理解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命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铸牢各族大学生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基础上,提出思政课程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心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其中,民族认同意识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基础,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之源,民族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要素,民族文化自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基于民族心理的视角,应该从民族意识、民族语言文化心理、民族认知特点、民族需要动机四个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同时发力。在实践层面,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在增进共同性上用力。在理论层面,要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  相似文献   

9.
余泽英 《海外英语》2024,(7):188-19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构建团结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时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响应了国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事业的号召,但是在英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不足之处,文章对初中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是否具有稳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中学历史教育对于培育与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它不仅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发展逻辑,也阐述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多民族共生,有助于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化。这些价值的有效转化不仅需要准确把握基于“认知阶段-情感生成-意志形成”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设计逻辑,基于“四个共同”理念的教学内容组织逻辑和基于时间、空间维度的教育空间延伸逻辑等三个内在逻辑;还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教学,从时空史实关联中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图谱,从关键情境中生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升华拓展中实践运用,最终实现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广泛深入地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亟待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结合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的使用情况,论述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一是深入挖掘历史教材资源,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常规教学;二是合理补充本土历史资料,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历史活动课;三是精心选择地方城市历史资源,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历史研学活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亦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的基础性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青少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即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储备后备力量。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架构,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有机嵌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亦是重要方式之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理念以契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识基础的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嵌入中小学的综合实践课,构建适配性话语体系、恰当选择社会教育场所、精心设计全流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对于引领中小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宗教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而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现路径.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积极互动关系结构,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阐释工作,以此深化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是民族地区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新举措,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新路径,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探索,也是自觉运用和拓展“三进”理念的新尝试。组织编写国家层面的教材、具有融入式特点的教材、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材以及相关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的路径;确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堂教学目标,强化与培育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置专题课程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的路径;认真学习贯彻相关重要论述和政策文件,树立思想观念,涵养情感体验,形成坚定信仰是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头脑”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责任担当。在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责任,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容体系,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合力,以切实提高职业院校的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7.
学校作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本文通过分析和探究民族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状问题和路径方法,强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为民族学校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走深走实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民族大中小学校落实民族工作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体化教育要从培养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知、形成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促进教育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行为自觉三个内容维度实现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然而,当下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的实践存在教育目标“碎片化”、教育内容“散点化”、教育方式“无序化”等现实困境。在实践路径中,民族学校应逐步建立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循序进阶的目标体系、多元统整的课程体系、一点多维的教育方式,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民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格局。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平等""公正"的核心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民族工作的主线与根本遵循。以共同富裕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其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为此,要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好中央统筹、发达地区帮扶和西部民族地区自主发展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以共同富裕为西部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识"。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互相依存、互相促进、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共同体,共同富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共同富裕需要各族人民同心团结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障。以共同富裕为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引导各族人民深刻明晰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断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着力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坚决确保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成果;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动共同富裕,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