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新生刚进校的时候,我问他们:上大学之前,你以为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说大学是自由的,从而是多彩的、浪漫的。一个月后,我再问他们,你觉得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相当多的人很沮丧地告诉我,原来大学生活是无聊的、空虚的。这样的问题我已经连续问了三年,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表现得都差不多:从兴奋到沮丧。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是因为他们在高中时,压力山大,生活单调,大学的轻松自由成了他们望着止渴的梅、画着充饥的饼。当他们憧憬着大学生活时,就没有搞清楚自由的真意,以误会开始的追求,最终当然只有失望。  相似文献   

2.
大学伊始     
10月2日 晴 细数一下,来到大学已经一个月了。犹记得一个月前的一个盛夏的早晨,我一个人背着行囊下了火车,转了一辆地铁两辆公交来到了大学。站在校门前我痴痴地愣了好一会儿突然才意识到原来这就是我的大学,就是我今后要待四年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误入艺途     
我在浙大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完一年,全国大学和高中一年级学生须利用暑假集中军训三个月。我和国立杭州艺专预科的朱德群被编在同一个连队同一个班,从此朝朝暮暮生活在杭州南星桥军营里,年轻人无话不谈。一个星期天,他带我参观他们艺专。我  相似文献   

4.
李克 《神州学人》2017,(7):45-46
我永远忘不了,那是1997年1月30日寒冷的一天,我坐船从韩国仁川到了山东威海。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来中国留学的偶然决定将彻底改变我的命运!1996年,我参加了德国帕绍大学和韩国大邱启明大学的一个交换生项目。学期结束后,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回国了,我正琢磨这一个月还能干点什么,刚巧就有一个学中文的韩国朋友给了我一些启发,萌发了我去中国看看的念头。  相似文献   

5.
<正>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2015年我获得了英国里丁大学三个月的培训学习机会,回顾期间的学习生活,我用心体会、感悟和观察,感受着一次次的文化冲击,汲取着了源源不断的新知识,体悟着蓬勃新生的活力,提高不仅仅是英语听说方面的,还有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无穷尽的课程资源。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的学习生活做出总结。一、充实的行前培训在来里丁大学前,北京语言大学的培训实际上是对英国学习生活的一个过渡。这为我在英国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我上高一那年,爸爸从单位下岗,到离家千里之外的浙江去打工,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我上高三那年,妈妈的单位也破产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之中。凭我的学习成绩,考上大学是没问题的。可是将来上大学的学杂费怎么办呢?妈妈决定也到浙江去打工,她先帮我在学校办理好了住宿手续,然后又把我的生活事项安排好,才放心地离去。可是我在学校宿舍住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学校宿舍就开始改造,离家近的学生都要回家住,我只好又搬回家里。当时我家住在一  相似文献   

7.
在荷兰生活的头几个月里,让我最为痛恨、寝食难安的是一个数字:52%——荷兰人必须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比例。这意味着我在那里写文章和在一所大学授课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都必须交给荷兰政府,没有什么比这52%的税率更刺激我的神经了!  相似文献   

8.
<正>淡淡异乡愁多亏了妈妈的料理和良苦用心,我顺利考入了大学。说起来,大学算是我头一次离开生活了十九年的家乡,独自一人到外地生活。报考时,我选择了理想的韩国语专业,考虑到语言环境的优越性,我考入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然而,在这里第一个月的生活,却将我从象牙塔拉回到无情的现实中。从未离开过故乡的我在生活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不熟悉的语言使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饱受  相似文献   

9.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14,(Z2):59-60
姐姐:我是一个快要高考的读者。其实很早就想给杂志上的哥哥姐姐们写信,但总觉得很虚幻。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了,老师说我很有希望考上一个不错的大学。对于大学生活,我有很大的期待,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生活的恐惧。我是农村的,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没有知识,就连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他们都完全不明白,只知道自己孩子能上大学就是好事。我从来没有和他们好好交流过,只因生活的辛酸和  相似文献   

10.
大学像是一个圣殿,吸引着无数朝圣者的心。大学以前,我都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学着数理化,做着文学青年的梦,自娱自乐,仅此而已。但毕业以后,我以朝圣者的姿态来到这里,大学走下神坛,以一种更令人信服的方式震撼着我。  相似文献   

11.
感谢野花     
我出生在一个穷山沟里。经过那个黑色的七月,我终于走出了山沟,来到郑州的一所大学。这里的城市生活灯红酒绿,五彩缤纷。于是,我发誓一定要留在大城市里。大学四年,我一直为在我的“留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大学生活,因为大学生活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我们要做好哪几件事情,才能够使大学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呢?我总结了四大要素,即三个追求、一个准备:追求知识、追求友谊、追求爱情,为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洪珍  吴双法 《师道》2013,(7):112-113
(下部:成长篇) 大学没有“后进生”? 陈韵的大学志愿只有一个:“我要远行!”放弃父母喜欢的中大、华南理工,放弃回湖北的机会,不到18岁的陈韵独自一人上大学去了,一所全国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为她敞开了怀抱。父母给的建议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享受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最忆是中南     
高中时代,北京曾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那时总觉得不到北京读大学,就不能算是真正上过大学。可是高考成绩的揭晓让我听到了梦想的外壳破碎的声音。一个月后,我被中南大学法律系录取了。  相似文献   

1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从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考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张明华。“宏志班”专门招收家庭人均月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品学兼优学生,前5届毕业生全部考上大学,其中80%的学生就读于全国  相似文献   

16.
谢南陈 《高中生》2009,(19):64-64
那天,我拖着一个旅行箱,背着一个书包就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进宿舍过道的时候,我被撞了一下,还被踩了一脚,那人后脑勺飘出一句余音未了的"对不起"就消失在人群中。我当时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记忆逐渐失却的时代,如何记住大学,使其成为我之生命、生活的元素,参与我之幸福的构建?关键在于大学是“我”的大学,为“我”的,而非同质化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样本;在于从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寻求精神的完善和提升;在于把大学作为一种饱含有重负的权利,而非作为一种拔根式教育的权利标榜;在于大学是一生的优雅秀逸的实践,而非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或一页页存在档案室的记录表。这是大学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2,(10):42-42
过去一个月的高三生活还顺利吗?你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梦吗?你有锻炼的计划吗?你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并尝试着调控它了吗?如果你已开始做了.哪怕只有一点点.我都要恭喜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记忆逐渐失却的时代,如何记住大学,使其成为我之生命、生活的元素,参与我之幸福的构建?关键在于大学是"我"的大学,为"我"的,而非同质化大学教育中的一个样本;在于从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寻求精神的完善和提升;在于把大学作为一种饱含有重负的权利,而非作为一种拔根式教育的权利标榜;在于大学是一生的优雅秀逸的实践,而非一张张发黄的照片或一页页存在档案室的记录表。这是大学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我的云竹     
在儿时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家的一盆云竹。她不茁壮,也不茂盛,就那样大大方方、文文静静、素素雅雅地立在一个小小的泥盆里。不知是喜欢她的青翠,还是喜欢她的文静,抑或是喜欢她的素雅,总之,我喜欢她,并把她占为己有,放在我的桌角。就这样,在灯光下,她陪我度过了小学、中学的一个个夜晚,特别是伴我熬过了高考前的那一个个紧张不安的炎热的夏夜,目送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  风风火火又具有诗情画意的浪漫充斥了我的大学生活,总觉得还未细细地品味出大学生活的真正滋味,四年一晃而过,怀着对大学时代的无限眷恋,无可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