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令全世界瞩目的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美国新闻界与军方的战斗却仍在进行。在海湾战争之前和整个进程中,新闻界和国防部就相互攻击,一方使用的武器是“新闻自由”,另一方使用的武器则是“国家秘益”。虽则几经交手,互有让步,坦战争一结束,新闻界还是向纽约地方法院提出起诉,控告国防部在海湾冲突中违宪。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马辛说,这个官司肯定会不了了之,但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提请美国公众注意,军方可能把“新闻自由”完全葬送掉。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早已结束,但为争取在以后的战争中能更自由地采访报道的战斗却在美国继续进行,新闻界对国防部的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可以说方兴未艾。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就有15个新闻单位驻华盛顿的办事机构负责人联名写信给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抗议国防部对海湾战争中采访新闻的限制。到去年末,又有17位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头面人物联合写信给切尼,并送上一份报告,说海湾战争是“现代美国历史上最为隐秘的重大战争。”他们甚至还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1991年9月12日与新闻界的代表举行了会谈,双方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方对新闻界采取的限制措施上各持己见。参加这次会谈的《达拉斯晨报》发行人伯尔·奥斯本透露说,6家美国主要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在会谈中告诉切尼,他们对美国军方在战争期间对新闻采访作出的安排“非常不满”。切尼本人对此理应十分了解,但他在涉及军方对新闻稿件进行“安全审查”、军人“护送”记者采访和所谓“记者团制度”等问题上没  相似文献   

4.
受重创的美国新闻界早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一个多月,美国《华盛顿月刊》杂志就断言:如果海湾战争爆发,第一个遭到打击的将是美国新闻界。开战后,从西方新闻界的战争报道来看,《华盛顿月刊》的专稿可说是不幸言中。据美联社报道,战争期间在沙特约有700名西方记者,其中只有100多个被列入联军“新闻采访共享圈”(Pool)的记者才有资格在军方严格限制下进行战地采访。其它记者只能利用上述记者采访来的材料。然而不管那一类的记者,采访行动都受到军方的控制,违反军方纪律记者被抓被扣被赶的事件已多次发生。《泰晤士报》记者华克报道说,有一天6名美国陆战队员将一名曾经采访过阿富汗内战的摄影记者团团围  相似文献   

5.
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以来,美国一直宣称伊拉克拥有并仍在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截至去年11月恢复对伊武器核查前,联合国已进行了长达8年的武器核查。期间,伊拉克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曾多次发生武器核查危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一直在利用武器核查问题对伊施压,以此为由对伊进行军事打击。最近,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策略却发生了变化。美国似乎已经不指望通过核查找到对伊动武的证据,甚至认为继续核查已经没有必要。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的对伊策略发生了变化,伊拉克究竟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相似文献   

6.
第 二次海湾战争不但是对美、伊战争双方军力和民心的检阅 ,而且是“911事件”以来世界形势新变化情况下对全世界战争与和平两种力量的检阅 ,同时也是对中国新闻界的胸怀、眼光、阵营、影响力、应变性和互动性等等的检阅 ,而最后一点无疑对我们来说 ,是一个新鲜而有意义的重要话题。中国新闻界受检阅的历史背景自从上世纪“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 ,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历史性的全面变化 ,这构成了当今中国新闻界受检阅的历史背景。一是中国社会在政治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识形态的束缚 ,相对进入到了一个比较多元、宽松的、世…  相似文献   

7.
郑一卉 《现代传播》2006,(6):157-158
新闻界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对于现代美国新闻界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但对19世纪的美国报人而言,新闻界却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由此可见,美国新闻界的责任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新闻业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战争爆发前后,交战双方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心理战都发挥到极致状态,起到了武器本身起不到的作用。这不能不令人回想起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时的交战双方进行心理战所使用的“电波武器”是卫星电视和广播;自1990年8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即将逝去,美国政府还在高唱“今年经济复苏”的调子。但,在美国新闻界,对于美国经济状况的问题,常有一种比较清醒和客观的看法。从美国一些漫画和照片中,可看到这类反应。目前,美国失业情况非常严重,失业率达10.1%,也就是说,在十名工人中,有一名工人陷入失业困境。美国失业率已达到双位数字。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首次出现这种情况。美国舆论已将此与大战前的“黑暗日子”相提并论。里根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严酷  相似文献   

10.
“Post-truth”(后真相)是《牛津词典》选出的2016年度英文词汇.早在1992年,美国《国家》杂志一篇关于海湾战争的文章就曾使用该词,并赋予其“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的语义.过去这个词并不常用,但去年因为英国脱欧、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后真相”使用频度增长了2000%.  相似文献   

11.
海湾战争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由空中打击决定战争最后结果的大规模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地面部队之所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少的代价,迅速推进,解放科成特并近逼到伊拉克腹地,迫使萨达姆竖起白旗,这实际一卜应该归功于联军先发制人的空中攻击。而海湾战争与其后的空袭南联盟等战争中的一系列由空中打击所决定的战争所不同的是,海湾战争虽然大量使用了精确制导武器,但知道武器大部分时间仅用来打击高价值目标,占投放量80%以上弹药仍然是常规弹药。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闻界近一时期就一个紧迫而且关乎全局的问题在开展一场广泛的讨论: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如何认识这个巨变中的世界?国际新闻该怎么报道?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这近半个世纪里,美国新闻界对国际问题的分析有一种“定式”:一切事态发展都以美苏争霸为标准加以衡量。他们的国际报道也相应地形成了一定的“套路”:凡是与两霸相争有关的事件都有新闻价值。因而写起新闻来“敌我”分明,“是非”明确,大有轻车熟路之感,不少新闻界人士对这个“新闻黄金时代”颇为怀念。 可如今,两霸争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和战乱,种族矛盾及残杀,领土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死灰复燃”,还有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贸易磨擦等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诚然,这些问题早已有之,但以前被美苏争霸这个“轴心问题”给遮住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则上升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说那个把西方国家搅得日夜不宁的穆斯林原教  相似文献   

13.
海湾战争终于告一段落了,但这场战争所突出的诸多矛盾仍待解决。特别是巴勒斯坦问题,若得不到迅速解决,仍将会造成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尽管以色列在海湾战争中采取了“高警惕、低姿态”的策略,没有直接卷入海湾战争,但停战以后,它仍然身不由己地被推到舞台的中心,成为一场外交战的主角。路透社记者马乔里·奥尔斯特在海湾战争停火后的第二天发自耶路撒冷的新闻特写《以色列:从旁观者到主角》,着重反映了在军事冲突已经结束,外交战即将开始的转折关头,以色列朝野欣喜和忧虑交织  相似文献   

14.
新闻自由概念的形成和实践在美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美国新闻界对于越战和水门事件的报道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两个历史转折点。格林纳达入侵、海湾战争、对南联盟轰炸中逐步升级的战时新闻管制则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三部曲。美国由长期鼓吹国际间的新闻“自由流动”而堕落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专制主义 !美国仍然不乏富于敬业精神的媒介工作者和正直的有识之士在媒介上发表一些反映真相和不同意见的报道、文章 ,只是这些往往被主流媒体的鼓噪所淹没罢了。  相似文献   

15.
邹举 《青年记者》2005,(1):68-69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中除了驴象两党及其候选人的明争暗斗,新闻媒体也经历了一场狂欢和激战。它们在大选中充当着三种角色:旁观、监督和助战,而最后一种角色在今年表现得格外突出。尤其是选举进入冲刺阶段时,众多媒体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立场,“挺”一方而贬另一方,甚至还火药味十足地相互攻击。如此“党性鲜明”的媒体之战的确是美国新闻界难得一见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1月16日格林威治时间23时30分,即巴格达时间17日凌晨2时30分,20余架美国空军隐形战斗轰炸机向仍在沉睡中的巴格达投下了第一批炸弹,海湾战争从此爆发。5分钟后,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驻巴格达记者率先向全世界报告了这一消息。从此刻起,美国新闻界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海湾战争报道。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特别是五角大楼对新闻报道实行了空前严格控制;与此同时,人们看到美国关于海湾危机的新闻报道规模之大,新闻界与官方步调一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群 《航空档案》2005,(1):73-73
二战结束后,美国各届总统都有自己的“空中轿车”——专机。VH-3D为直升机专机,代号为“海上一号”,可以飞行数百千米。这是美国总统进行大海上空短距离飞行使用的专机。如果要进行更远距离的空中旅行,美国总统就使用“空军一号”,一架由波音公司改装的专机。目前,美国总统的专机“空军一号”相当昂贵,造价达4亿美元左右,拥有舒适的生活和娱乐设施,还配备了空中自卫的防空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一旦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空军一号”还可成为空中指挥机。  相似文献   

18.
这是自上世纪NBC于60年代对肯尼迪遇刺、CNN90年代对海湾战争和对进入新千年的24小时新闻报道以来,美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在关于遭袭事件的马拉松式超长连续报道中,“Live(直播)”是美国电视使用频次最多的术语。一方面,各电视新闻网通过卫星开展网内各台间的联合直播,另一方面,没有  相似文献   

19.
“客观公正”是去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中,我国新闻界部分人喊出的口号之一,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口号之一。但实际上,他们自己也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甚至有的新闻单位与“美国之音”同流合污,火上加油,推波助澜,公然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张目。影响极坏,作用甚劣。毫无疑问,“客观公正”的口号,来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客观报道理论”。由此看来,我们有必要追根溯源,对“客观报道理论”的由来及其实质,进行一番  相似文献   

20.
海湾战争期间,美英等国兴师动众,在海湾地区投入了数十万的兵力。战争结束后,凯旋的“英雄”们尚未享尽战争“胜利”的喜悦,即受到一种可怕的疾病——“海湾战争综合症”的折磨。 突生怪疾 殃及家人 美英等国参战军人归国不久,即陆续有人发病,而且是稀奇古怪的病症。许多专家、医生对此大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谁也说不准缘由,因而权称其为“海湾战争综合症”。 “海湾战争综合症”症状不一,大体包括:皮疹、头痛、脱发、呕吐、腹泻、失眠、眼睛红肿、语言障碍、平衡障碍、四肢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