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前,高校本科旅游管理导游专业教学急需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来改变教法老化,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下降的状况.实践证明,“快乐教育法”能有效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和学习动力,创造师生和谐、身心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大学导游专业教学中引入此法并进行教学实践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2.
《旅游法》实施后,旅游市场对导游人员的从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应对市场形势的变化是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通过对黄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业务》实践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导游业务》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人才日益成为各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很强的专业,除了传授给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重要。模拟导游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特点,结合导游实际工作,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模拟导游实训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在大旅游战略的统筹推进下,旅游业出现井喷式发展,这将倒逼作为与地方经济紧密联系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旅游人才培养以及旅游课程教学重塑自身的价值,找准自己的方向。很多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完全脱离产业发展需要,导致“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本文对高职《导游业务》课程从实践层面出发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策略,从而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娜 《广西教育》2013,(11):61-63
在对旅游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导游职业能力的结构框架,并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改革高职导游实务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在对旅游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导游职业能力的结构框架,并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导游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改革高职导游实务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高校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新时代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欠佳。基于此,文章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机制出发,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以促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高校导游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文章以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提出并构建了"模拟导游—现场导游—导游实习"三步走的导游实践教学模式。即一改过去导游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之间相互独立、彼此割裂的局面,而对其进行全面整合,强调三环节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力求通过"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导游必备能力的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导游职业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本文在探讨旅游管理专业运用体验式教学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式实践教学的模式,并结合《导游业务》课程的内容,探讨了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有其特定的办学目的和要求,而当前高校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需要有一定差距,不能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应从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核模式、教材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改善高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教师教育实习的理念和模式众多,"三位一体、定点互动"是在长期教育实习探索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它强调结合地方区域实际和学校现状,构建学院──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实习学校的教师教育实习网络,重视学院与各实习基地学校的双向互动交流,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以保证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2.
导游专业在旅游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举足轻重。导游职业的现状暴露出目前多数院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明显不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导游人才,按照岗位需求对导游专业技能进行训练.从而推动导游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服务区域经济的高职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出入境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涉外导游的需求日益增加。而肩负为社会培养导游的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涉外导游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编写地方性的双语旅游教材,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双语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各高职院校遵循国家政策,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过市场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了解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前景和岗位要求。《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则顺应了旅游行业发展的新动态,那么如何在旅游英语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则成为大家都迫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杨慧 《辽宁高职学报》2014,(10):100-104
拓展理念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对提升导游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传统的导游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行业的发展与转型。通过分析导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趋势,构建了新型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积极开发导游拓展项目、促进校企政多方合作、强化教师拓展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导游职业情结等建议和策略,以实现提高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目的,进一步完善旅游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旅游法的实施使全国许多旅游线路纷纷提高报价,引起了一股"涨价潮",使旅游团费用得到理性回归,使存在多年的旅游业的顽疾"零负团费"现象得到一定的治理,对旅行社的经营提出新的挑战。面对旅游法的出台,旅游团费价格的理性回归,旅行社可通过调整经营方式、实施差异化产品策略,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酬体系等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前我国导游职业角色异化问题,认为旅游机制方面的“零负团费”操作模式是导游职业角色异化的主要症结.为降低导游职业角色异化对导游队伍良性发展的影响,在《旅游法》提供法制保障的前提下,提出了实现导游职业本我角色理性回归的具体路径,从关注导游诉求出发,建立突出导游服务质量的激励机制,打造成熟的旅游者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大多实行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导致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毕业生业内就业率低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企业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求贤若渴,旅游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业内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使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能在业内充分就业,探讨国内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全面推行"3+1"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实行"3+1"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提出了实施"3+1"教学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清代至民国间,出现了好几种苏诗笺注著作,其中查慎行的《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是成书年代最早、学术成就突出、个性特色鲜明的一部.其书编集苏诗以作年为次,考证地名详其沿革,注解典故不乖本事,考述人物详其事迹,驳正旧注有理有据,辑录佚诗几无遗漏,对研究苏轼及苏诗有重大参考价值,加之成书年代又早①,故它在苏诗研究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也正是因为它的这些特点和优长,《四库全书总目》才多次称道该书.  相似文献   

20.
实习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从不同角度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实习模式,探讨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并提出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