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13、14世纪世界戏剧艺术高峰的元杂剧,其艺术审美上的特点和优点是开掘不尽、言说不完的。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对元杂剧最具其时代、文体特征并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最为深远影响的本色、当行和蛤蜊风味这三个方面的粗浅探讨,以期得到广大专家读者的批评指正。一、本色。何谓本色?历代论家阐释的着重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我们似乎正可以从其各自的独特角度和问题层面的精辟剖析中,归纳出元曲所崇尚的本色这一艺术审美特征的丰富内涵。臧晋叔在为他自己辑编的《元曲选》所作的两篇著名序文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大抵元曲妙在不工而…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小说以其平淡素雅的本色之美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试从尽其自然的闲话文体,朴拙中见本色的语言美,浓郁、辛笃的生活气息,对芸芸众生人文之美的颂扬四方面来阐释其特色,并从传统文化与人道主义人生观的融合,创作观与创作态度的追求两方面来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3.
这里谈的“本色”,是对元杂剧评判时的用语,是从审美角度、戏剧批评的角度而言的。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王先生所说的“本色”.是指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关汉卿杂剧的创作特征,这特征即是完美地表现了“这一个”剧中人的情态,突出了他的戏剧语言有独创性(自待伟词),个性化。关于戏曲“本色”的说法早就有了。明王骥德《曲律》:“当行本色之说,非始于元,亦非始于曲,盖本末严沧浪之说诗。”其实,“本色”的渊源更早,在刘概《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4.
严羽提出本色说的着眼点在于体制,它针对的是宋代诗坛文体混淆的局面。从内容层面来讲,本色说的具体内涵体现在妙悟,吟咏情性,重视"兴"的兴发感动作用以及重自然。"本色说"的提出,对于辨别诸家文体,遏止文体混乱的局面,无疑有着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本色说存在过分拘泥以至固化保守,概念界定不清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严羽提出本色说的着眼点在于体制,它针对的是宋代诗坛文体混淆的局面。从内容层面来讲,本色说的具体内涵体现在妙悟,吟咏情性,重视“兴”的兴发感动作用以及重自然。“本色说”的提出,对于辨别诸家文体,遏止文体混乱的局面,无疑有着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本色说存在过分拘泥以至固化保守,概念界定不清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元曲,历来和唐诗、宋词并称,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阅读元曲,会吃惊地发现,其中有许多词语仍是我区西部方言中活的语言,如:刁(抢劫)、可(病愈)、肐膝(膝盖)等等。这是因为,元曲的语言,有着和它之前的传统诗文明显不同的特点:传统诗文讲究文词的典雅、华丽,而元曲却以使用方言口语为本色。  相似文献   

7.
元人元曲批评文体包括“序文体”和“目录体”两种文体形式。“序文体”和“目录体”是在当时汉蒙文化矛盾、城市经济繁荣、元杂剧演出的鼎盛、创作和搬演重心南移等因素都对元杂剧批评产生影响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在晚明曲学命题“本色”内涵渐趋紧缩且日益流连于语言形式层面的理论背景下,凌濛初在其曲论阐述中由戏曲语言通达到语言之主体,一方面标举“古质自然”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将“本色”与人物形象塑造联结起来,主张戏曲人物语言的性格化,为晚明曲学“本色”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突显出不同于其他文体“本色”论的本质特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创作在1909年度达到高潮,从而成就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翻新小说借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文体的写法,承继传统小说的模式,整合融会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体特征,并以其独具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谱写了晚清新小说创作最后的辉煌乐章。  相似文献   

10.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晚清新小说类型家族中的后起之秀,翻新小说创作在1909年度达到高潮,从而成就了一种新的小说类型。翻新小说借鉴政治小说、科幻小说等小说文体的写法,承继传统小说的模式,整合融汇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体特征,并以其独具的文体优长取得了骄人的创作成就,谱写了晚清新小说创作最后的辉煌乐章。  相似文献   

12.
元人在进行元曲批评的时候多采用"序文体"之批评体式.选择"序文体"批评主要是因为这些批评家的身份地位、序文体的价值取向、批评理论的内容本身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序文体"文体特征以及元人所开创的这种批评形态对后世戏剧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诗是古小说和先秦两汉故事俗赋的共同远源。故事俗赋作为小说发生不可替代的近源之一,由于同时具备了叙事性、形象性和虚构性三大特征,又被冠以"类小说"或"准小说"之名;尤其是其虚构性对小说的文体解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故事俗赋又直接或间接地为小说创作提供故事构架,丰富拓展了小说创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14.
《野草》的语言具有鲜明的乌托邦色彩 ,它是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创作个性在文体中的自然流露。本文试对其特征及其构成进行简要论析  相似文献   

15.
马致远是公认的元曲大家,曾瑞声望虽不及之,亦同样驰誉元曲殿堂。二位散曲创作既呈现出题材丰富,内蕴悲情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出身、经历、价值取向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概而言之,马致远散曲主要表现失意儒生的牢骚悲愤,曾瑞散曲多是抒发市井平民的潇洒放荡。马、曾可看作元曲两个不同创作群体的代表,也从侧面折射出元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6.
马致远是公认的元曲大家,曾瑞声望虽不及之,亦同样驰誉元曲殿堂.二位散曲创作既呈现出题材丰富,内蕴悲情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出身、经历、价值取向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概而言之,马致远散曲主要表现失意儒生的牢骚悲愤,曾瑞散曲多是抒发市井平民的潇洒放荡.马,曾可看作元曲两个不同创作群体的代表,也从侧面折射出元代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17.
<正>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虽然人早已独立,但与大自然的联系还是千丝万缕,始终割舍不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不能拎着自己的头发跳离地球。我们更难以脱离自然而生存发展,而在文人眼中,自然又别具韵味。一、自然,几经过滤的纯美对象有着"曲状元"之美誉的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将他的元曲创作功力一显无遗。一首元曲中,作者刻  相似文献   

18.
废名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小说家。他的创作不但不事依傍,独立走自己的路,开辟自己的艺术境界,而且他总是不断地突破和刷新自己,追求和实现新的创造。他变化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来写新小说,又化用散文的哲思建构小说的架子,同时把小说诗化和散文化,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形式,打破了原有的框架,拓宽了文体的疆域,丰富了小说艺术的表现手法,尤其在创作后期用接近现实的自然状态的笔触,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叙述结构,建构了新的小说审美境界,形成了一种新的小说体式,即散文化小说。。其小说文体的实验性和超前性,影响了中国许多作家的创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出他独到的贡献。但对于他这种创作上的转变,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从叙事角度对废名散文化小说创作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苏轼可以说是宋代诗文创作大家,他崇尚自然,深具闲者心境,作文写诗是他心灵的自然流露,文体天成;“无意于佳乃佳”,非常人所能及。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称为“文体作家”,“文体”对沈从文小说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沈从文小说在文体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冲突——超越”格局的反复再现;文本意义层次的多层设置;重复叙述中文本的自然流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