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礼”,也极为重视礼仪教育,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节、礼仪、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们对文明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礼仪是走向成功必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正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一种礼貌、一种素养、一种人格的教育,还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今后乃至终身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现在的学生既是未来的接班人,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3.
金丹萍 《教学随笔》2013,(16):138-139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利用国学经典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诵读国学中明礼仪;在国学故事中习礼仪;在国学表演中知礼仪,促使学生将礼仪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礼仪道德观和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孔老夫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义”作为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两千多年,中国因此而成为“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仪、和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荀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即人以礼为重,无礼无立,人若无立,如何去走向社会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故此,人一定要知礼,懂礼,守礼。自 2016 年起,张鹏飞校长提倡以“礼仪特色创建为核心”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提出创建要求和目标,几年来,我校结合高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围绕“明礼、守礼、行礼”,在注重常规礼仪特色创建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礼仪系列教育和主题活动,大型成年礼活动是高中生主题活动的“必修课”之一。  相似文献   

5.
郑余霞 《教师》2011,(25):16-17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周无礼则不宁。”因此,学校教育尤其要重视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6.
杨吉 《考试周刊》2014,(23):177-178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孔融让梨、尊敬长辈的故事早已传为美谈。这些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小学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但是现在某些小学生的礼仪观念比较淡薄,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小学生礼仪观念淡薄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本学期,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09,(23):I0011-I0011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近日,荔湾区华侨小学师生们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开展礼仪推广月”的文件精神.以区活动主题“学文明礼仪,做有礼公民”为出发点,开展了“礼仪广州,文明侨小”“创建优雅校园环境——我为母校献一计”等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儒家认为:仁是人的"内在道德约束",礼是人的"外在道德表现"。荀子亦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百年老校海门市德胜小学,有着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她们秉持"以德制胜,以礼成人"的理念,由海门市学科带头人、最美乡村教师戴屹嵘副校长领衔,成立了全市首个礼仪工作室。她们研发了校本教材《我做好孩子——礼仪教育288个细节》,做到每月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分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篇章,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苟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当今时代,更需要我们重视礼仪教育。但礼仪不是生之俱桌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教育与训练,如何才能更好的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让礼仪教育香满幼儿园呢?  相似文献   

11.
叶杏妹 《师道》2013,(1):31-32
荀子说:“国无礼而不宁.事无礼而不成,人无礼而不生。”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礼仪教育要取得实效、长效,教育者心中得有一杆秤——掌握礼仪教育的核心价值:尊敬遵守、利己利他、自律他律。这样才能真正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的放矢地导行。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在《江苏教育》(小学教学)4月刊专题“践礼养德:文明礼仪素养培养的探索”中,吉海荣老师及其团队针对现实中文明礼仪教育零散化、割裂化、评价偏的问题,梳理出《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里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建构了文明礼仪教育策略和成长性评价方式,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如此系统、深入的文明礼仪教育样态,值得借鉴。南京师范大学章乐副教授关于高质量礼仪教育的三对关系一文,更是厘清了礼仪教育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直观反映。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落实养成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兴盛、人际交往与个人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公关礼仪实践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促进大学生运用现代礼仪指导自己的专业实践活动,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因此,加强对公关礼仪公共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的对策探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特殊学校,聋生这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重视聋生礼仪教育,促使他们同正常人一样懂得一些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礼仪知识,对聋生身心健康及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他还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视言动都要合乎礼。战国后期的荀子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平”。《三字经》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本启蒙教材。里面写道:“为人子,与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可见重礼仪和礼仪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开展礼仪教育是规范聋生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入学的聋生,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强。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更是形成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师要依据《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聋生进行规范性要求。从课堂、校园、聚会、家庭公共场所等各种文明举止以及对父母、教师、长辈、同学、客人等各种特定对象的礼仪规范进行长期训练,强化教育因素。良好的礼仪习惯一旦形成,可以转化聋生内在的性格、情操。1礼仪教育的内容根据聋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社会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要求。把个人礼仪、家庭礼仪和交往礼仪等,在认知方面,要求由近及远,由...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东城区定安里小学坚持"以礼育人"的特色发展目标,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熏陶人、塑造人、成就人。校园环境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定安里小学借助抗震加固改造工程契机,完成了学校礼仪教育环境建设——学校门口"仁义礼智信"的画轴使鲜明的治校方针呈现在师生眼前;走进校门,"定小愿景"、"办学理念"、"定安里小学学生十个文明礼仪好习惯"、"定安里小学学生十个文明礼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提高师生文明礼仪作为出发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师生整体素质的载体,通过老师的示范作用,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促进学生自觉行为意识的提升,使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同时通过培训教师礼仪教育,带动感染着学生,推动了学校德育教育水平健康发展,对学生身心发展,树立自信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学校的文明礼仪之风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4):104-106
当前,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视和加强高校"礼仪课"教学是加强德育和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应该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文明礼仪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文明礼仪教育环境及浓厚的校园文明礼仪风尚等多方面努力,引导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进行反思,将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持续地开展下去,将文明礼仪知识内化为个人的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朝阳区武圣庙小学以迎接北京奥运为契机,奥运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开展了“我是小小志愿者”社区奥运文明行动,号召队员们关注奥运、了解奥运、体验奥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了解、掌握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20.
黄云岩 《考试周刊》2014,(86):14+161-14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部分学生礼仪意识缺乏、举止行为有失规范,加强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既是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又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然。本文从开展礼仪教育的意义、上好第一堂礼仪基础教育课、发挥教师的礼仪示范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等方面的实践说明如何将学科教学与礼仪教育有机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