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质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让学生面对新的知识、权威的结论,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自觉地养成会创新、愿意创新的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一)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参与性大大增强,同时教师的传统权威性也在逐渐下降。传统上教师总是从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大注意考虑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教”、重“知”、重“灌”,把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材料”,千人一面、统一至上,片面强调邓小平理论课的认同性和服从性。其结果是,学生唯书唯上,死记硬背,成为知识…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数学教学缺乏生命活力,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以“教”为中心,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心智潜能的开发,让课堂返朴归真,充满生机活力。自由空间的“表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让他们喜欢,就必须改变那种“循规蹈矩”的传统要求。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坐在座位上就可以发言,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允许学生自由地到讲台前发言,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提…  相似文献   

4.
权威抑制创造,创造性教学需要民主。只有教学民主,学生才能积极思维,大胆想像,不断产生新观念;否则,学生处处看教师的脸色行事,唯教师的观点是从,其思维必然狭隘僵化,乃至枯竭。民主平等表现为要允许、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与教材、教师意见不一致的观点,不要迫使学生钻入教师预先设计的“标准”答案中。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用强制、恐吓的办法对待学生,是学校中最坏的事,它窒息了真正的科学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为了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建设者。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材 ,其核心是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 :所有的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这就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提供了可靠的心理基础。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注重营造民主平等、百家争鸣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彻底摒弃了“唯师独尊”、“唯师是从”的专制性师生观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注意运用体态语言和非体态语言积极…  相似文献   

6.
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常会见到这么一种现象:学生课间做“能量”、“剪子石头布”等极富节奏感的游戏时,乐此不疲、神情专注;哼唱流行歌曲及民间曲调时有板有眼;自制乐器时兴趣盎然……而在一课一课机械教授教材中的歌曲、欣赏、乐理知识时兴趣不浓。这给了我一个深深的启示,学生并不缺乏学习兴趣,缺的是老师的“创新取向”。新课标提出了开发利用音乐课程资源的新理念,指出了课编教材的普遍性和局限性,独立性和差异性,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唯教材而教材的思想,建立不唯教材只唯学生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充分开发、利用音…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学生“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是每个数学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大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四点做法。一、创设情境,启发创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创造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问题情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提问,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事、物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运用数…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民主教学”思想,实际上是一种将民主贯彻于教学全过程的教育思想。该思想强调,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师生共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合力解决教学上的种种难题。将这种教育思想融入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对话”的本质是师生间平等的磋商与交流,而“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气氛。没有教学民主,就没有“对话”可言。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权威”自居,“师道尊严”至上,教师主宰课堂,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唯师是从”  相似文献   

10.
鲁飞雁 《考试周刊》2012,(16):148-148
目前中学生物教学的弊端是:老师依纲靠本地教,学生死记硬背地学,唯分数和答案为重,效果差,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改变这个弊端的最好途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实施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为冲出“应试教育”和“减负”找到了突破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应如何开展中学生物的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11.
周萍 《湖南教育》2001,(9):19-19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没有问,学生在课堂上不能随便说。教师讲的课只允许相信,不允许怀疑;只允许接受,不允许异议。教师主宰一切,包揽一切,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由学习的主人沦为知识的奴隶。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要让学生冲破思想牢笼,做到不唯书本是从、不唯教参是从、不唯师长是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提倡教学民主,营造良好的课堂空间。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相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倡导这种民主的教风,更有它特殊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使我体会到:教师民主的教学作风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说.民主的教学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温床”。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不过,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自己唱“主角”,学生唱“配角”,几乎把学生可能发生的思路全部提示出来,面面俱到,以防患于未然,致使学生无疑可质。另一方面,因受唯师、唯书等观念的束缚,致使许多学生即使有疑也不敢质。庆幸的是,从下面教学片断我们看到了小小年纪敢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的勇气。让我们记住: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在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创新能力也才能得以培养和发挥。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育仍束缚着许多老师的思想,理论上承认“学生是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却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放在“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学生创造力薄弱,原因何在呢?我以为,原因之一是教学不民主,学生的思想被两个“绝对正确”所束缚。一是教材“绝对正确”,二是教师“绝对正确”,打破这两个“绝对正确”,发扬教学民主,才能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需要教材,这是常识;然而不能把教材神圣化,以为上了书的就绝对正确,特别是对于稚气未消的学生,更是如此。如果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走进了“唯书”的境地,那学生的创造力从何而来?我们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对教材质疑,勇于班门弄斧。学生用每事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作为“思维体操”的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只有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才能主动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努力创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前 ,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使之具有情趣 ,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想他人之未想 ,做他人之未做。例 :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两种典型的“伪创新”教学现象,一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二是变“唯师”“唯书”为“轻师”“轻书”。那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9.
在职业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原有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转变“唯本”思想,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  相似文献   

20.
"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合作教学”的思想为基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中心;以活动的形式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以交流的方式实现有效的合作。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教学过程;进行合作活动中的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