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现在大约有两千七百多个大小的民族,说二千七百多种语言。其中有许多的民族由于他们与外界联系很少,所以对他们的民族习惯、特点很少有人了解。  相似文献   

2.
说起民族文化,原来还有人相信粗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为各个民族间的关系也一定是彼此竞争优胜劣汰。再加上斯大林式的民族消亡论的影响,于是就有人主张汉人的中华文化硬是了得,其他各族不得不服,早早汉化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3.
梁文道 《课外阅读》2009,(23):45-46
说起民族文化,以前还有人相信粗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为各个民族间的关系也一定是彼此竞争优胜劣汰。再加上斯大林式的民族消亡论的影响,于是就有人主张汉人的“中华文化”硬是了得,其他各族不得不服,早早汉化方为上策……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关键看我们留下什么样的子孙。一个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一个缺少全体成员衷心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就垮。”也有人说:民族人文精神有如茫茫大海中轮船上的压仓物,有了它在大风浪中也不易翻船。中华民族的历代贤良,就是有深厚的民族人文精神,所以能流芳百世,令人敬仰。富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每一句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一九六三年就民族关系提出了一个理论问题,即“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去年,有人批判了“民族问题说到底就是阶级斗争问题”这一“错误理论”。最近,有人又提出在理论上要纠正笼统地把民族问题说成阶级问题的“错误提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民族音乐教学的几点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音乐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它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正是通过以抗战为题材的民族音乐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好时机,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已经很少有人记得《大刀进行曲》,更没有人听过《松花江上》。  相似文献   

8.
王莽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有进步、合理的一面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莽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有进步、合理的一面吗?莫任南王莽摄政、称帝时期,对匈奴采取的民族政策,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十分反动。可是也有人认为王莽对匈奴的民族政策不能完全否定,它有"合理的一面"①,有"显明的进步作用"②,应得到肯定。这种看法甚值...  相似文献   

9.
拿破仑三世的“民族原则”外交及评价孙守春张旭东拿破仑三世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在他统治法兰西的三十多年间,一直以“民族原则”为旗号,致力于法兰西民族的复兴事业,对此,很多学者都以批评的眼光注视着他,只看到了他的“扩张”和“野心”,而很少有人看到他在调...  相似文献   

10.
1有人认为,在亚洲,我们的节日、纪念日中,民族性的传统节日可能是最少的,应该通过立法,将清明、端午、中秋辟为法定节日,使之成为和春节一样重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盛大节日。有人认为,过节铺张浪费,没有意思,春节就够烦了,还要那么多传统节日干嘛?对这些问题,你如何看待?请以“节日”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不少于800字。点拨:报上关于“节日”的文章,很多是《过年真烦》、《如今的年,不过也罢》、《这个年,苦哇》……对这些论调,可否来点逆向思维?中国传统节日,真的有那样可怕?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  相似文献   

11.
说起民族文化,原来还有人相信粗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为各个民族间的关系也一定是彼此竞争优胜劣汰.再加上斯大林式的民族消亡论的影响,于是就有人认为汉人的"中华文化"硬是了得,其他各族不得不服,早早汉化方为上策.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因此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身先民的神话和传说,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在1000多年前的松州大地上,从神话中走来了一个民族,创造了近乎"神话"般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总和。有人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还有人认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民族教育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和经验的行为,它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创新过程,我们不应离开语方来谈论教育问题,双语问题在中国民族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我国而言,在语言使用问题上,主要还是推行双语制。有人提出的“三语教育”等概念,其实是双语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  相似文献   

16.
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身先民的神话和传说,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在1000多年前的松州大地上,从神话中走来了一个民族,创造了近乎“神话”般的奇迹。  相似文献   

17.
王敏 《现代语文》2006,(3):80-80
一、简单的爱玲 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人摇旗呐喊,有人前仆后继,有人远立观望,有人自顾不暇……每个人都在选择着自己所处的位置。自顾不暇是张爱玲的选择,她关注的不是政治亦或民族的前途;不是社会上的伟大,而只是一群最最普通的,每天行走在巷道中的世俗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后。她的饱蘸着笔墨的笔书写着幽暗、凄凉、俗艳……刻画着这些与她同样没有政治概念、忙于个人生存奔波的小人物。在爱玲及她笔下的主人公心中同样认为:个人最大的兵荒马乱是感情上的困惑、迷惘与挫折。  相似文献   

18.
红高粱     
弓木 《现代语文》2007,(7):F0004-F0004
红高粱,和民族的成长,和奋斗从骨子里关联在沿海的高密,在黄河岸滩在水比油贵的西部高原撒一把种子都能繁衍成一片红高粱,耐涝也耐旱,有我们父辈一样坚韧的性子红高粱是女孩子们的热情和浪漫打着腰鼓,把整个高原舞成火红的艳阳天红高粱是男子汉的血性和执著捉直了腰板还仰起了头喊着号子疯长红高粱是百姓今天红红火火的日子总是越长越红艳有人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汗也有人说是一个民族成长的历史和艰辛与磨难红高粱@弓木~~  相似文献   

19.
秦晖在关于《全球化和化多元化》的网上讨论中指出(见《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6期):费孝通先生曾经讲过这么四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以为这就是所谓化多元的很好表述。讲得简单一点,也可以用中国古代先贤的一句话,就是“和而不同”。有人提出,民族与民族之间可以和而不同,但是却主张在一个民族内部实行强制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之一。一个爱好音乐的人,他的人生必定会多彩斑斓。而一个热爱音乐的民族,自然会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告诉我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培养的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才,而是更多合格的音乐的听众。因此,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关注音乐课喜欢音乐课,让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是我们音乐教师应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