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热浸镀试验机,对热成形钢进行热镀纯锌(GI)及合金化(GA)点焊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冲压前2种镀层保持完整,无可视漏镀点。热冲压后镀层表面均有一层氧化层,并对液态金属脆较为敏感,对点焊性能影响较大。其中,热处理前的GI镀层焊接电流范围为8.2kA~9.8kA,窗口为1.6kA;GA镀层焊接电流范围为8.7kA~10.3kA,窗口为1.7kA。热处理后的GI镀层焊接电流范围为7.8kA~8.2kA,窗口为0.4kA;GA镀层焊接电流范围为7.4kA~8.1kA,窗口为0.7kA。  相似文献   

2.
通过镀层质量分析、镀层合金化程度试验,并对比生产工艺,合金化热镀锌板料JAC340H钢冲压脱锌产生原因为镀层上下表面及镀层同一表面不同位置的厚薄不均,导致合金化程度不一致,合金化炉加热段采用1200kW的感应加热功率加重了钢板粉化程度;通过控制热轧原料板形、锌层厚度、合金化炉感应加热器功率,改善后产品满足了用户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SAPH370-P热轧酸洗钢在冲压成形汽车后纵梁零件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汽车后纵梁在冲压成形的过程中产生回弹缺陷的真正原因,从SAPH370-P酸洗钢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厚度精度、冲压模具的状态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到了材料在冲压成形过程中产生回弹缺陷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了降低材料冲压回弹缺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滨州学院学报》2019,(6):71-75
通过Simufact.Forming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高强钢QP980热冲压有限元模型,对W形件的成形以及保压淬火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分析了热冲压过程中温度和保压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工件应力应变的影响,通过合理选取热冲压模具材料及重新设计模具结构,改善了高强钢在热成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冲压件质量。  相似文献   

5.
镀层的晶粒尺寸和织构是影响热浸镀锌钢板的镀层性能的重要因素。主要探讨了镀层退火处理对镀层晶粒尺寸和织构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EBSD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退火前后镀层的晶粒尺寸和织构,结果显示,通过镀层退火工艺可以得到均匀细小的镀层晶粒组织。同时,采用镀层退火处理可显著降低通常被认为对镀层冲压性能有害的锌孪晶现象,EBSD分析显示镀层的0002织构在镀层退火后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镀层的冲压性能,减少冲压缺陷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利用改良森吉米尔法卧式退火炉设备特性,在低碳锰钢基础上适当添加微合金化元素Nb,成功开发出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厚规格热镀锌高强钢,该钢钢质纯净、晶粒细小、具有优良的冷成形性和良好的性能均匀性,成功应用于辊压成形机组的复杂零件制造。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己经成为汽车车身制造技术中的焦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众多汽车生产公司和科研人员都对热冲压钢板的基本力学、热学性能以及热冲压成形工艺优化和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Akerstrom P和Oldenburg 通过实验研究了热冲压钢板的高温膨胀效应,并且通过有限元仿真研宄了高温钢板的冷却过程。得到了22MnB5钢板热力学和力学性能等基础数据,考察了该材料的硬度分布、厚度分布,获得了板料在热冲压过程中受到的成形力。结果表明,高强度钢板在热冲压成形的过程中,板料的流变应力受到应变速率的影响,而且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随着成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钛合金表面热浸铝技术是将预处理过的钛合金零件在熔融铝液中浸没一定的时间,在钛合金表面形成镀层以强化表面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钛合金表面热浸铝梯度镀层的微观生长机理和组织成分;镀层对合金硬度、耐磨性及抗高温氧化性的影响以及其他热浸铝工艺。分析了浸镀液的温度、浸镀时间及热扩散温度、时间对镀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出热浸铝+交变电磁场中凝固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轿车车门内板是典型的汽车覆盖件,国内某汽车厂在冲压成形这一零件时,使用的材料牌号是DX56D+Z,出现了批量成形开裂缺陷。为了找到导致材料冲压成形开裂的真正原因,在冲压成形现场,对该零件易开裂区域进行了网格应变分析,探讨了该零件冲压成形过程中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零件冲裂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某车型发动机盖内板为例,论述了Autoform软件在汽车覆盖件冲压有限元仿真分析中应用。使用Autoform软件建立了冲压成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压边力、拉延筋及材料性能波动对冲压成形质量的影响,并通过零件设计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消除了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1.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度钢的高温拉伸试验,采用二次复型法在JEM-2000FXⅡ型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温度的析出相。结果表明,当温度下降低于1000℃后,钢中铌的析出物逐渐增加,钢的塑性开始下降。冷却至900℃以下后,钢的性能变化显著,塑性低,使钢容易产生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2.
冷轧深冲钢(即IF钢)的成形性能是其冲压加工时保证零件质量最重要的因素。通过静态拉伸、织构分析、成形极限等试验方法,分别研究了IF钢的基本成形性能和模拟成形性能。试验结果表明:IF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的延伸率、高的应变硬化指数、高的塑性应变比以及低的平面各向异性度。此外,IF钢的成形极限较高,深冲及复杂变形时有较高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锌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视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骨修复材料。然而,锌金属作为骨植入物时的力学强度难以满足承重骨修复的需求,并存在炎症反应的风险。本文旨在探讨稀土钕合金化对锌骨植入物激光成形质量的影响,为改善锌合金的成形质量、提高力学性能及增加抗炎活性提供理论依据。创新点:1.在增材制造过程中,添加钕能够有效改善锌基合金的成形质量;2.稀土钕提高了锌基合金的力学性能,同时也赋予了抗炎活性。方法:1.通过实验对比锌钕合金的表面形貌,计算出相应的致密度,并分析钕对锌基合金成形质量的影响(图2);2.基于不同实验对比锌钕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强度的变化,并探讨稀土钕提高力学性能的原因(图3~5和表1);3.通过电化学实验和浸泡实验,分析稀土钕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图6和7);4.基于体外生物学实验,对比分析钕对抗炎活性和细胞活性的影响(图8和9)。结论:1.稀土钕提高了激光增材制造锌合金的成形质量,并使其致密化率高达98.71%;2.钕合金化有助于晶粒细化和第二相强化,使极限抗拉强度提高到了(119.3±5.1) MPa;3.钕合金化能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的释放,进而使锌钕部分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而细胞培养试验也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世界汽车工业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热成形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成为汽车制造领域的热门技术。围绕热成形技术的特点对热冲压成形技术国内外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从热成形钢板开发、热成形模具设计技术、热成形工艺关键装备技术、以及热成形零件设计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热成形技术的技术发展,并对热成形技术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稳定生产的超低碳烘烤硬化热镀锌合金化JAC340H钢为基础,对比了两种采用不同感应加热功率、不同均热温度合金化工艺控制的镀层效果,采用520℃均热温度配合低的感应加热功率的工艺方案得到的镀层抗粉化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深冲合金化热镀锌钢DX53D+ZF的镀层组织结构和微观成分,测试了试验钢的拉伸性能、成型性能和抗粉化性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塑性应变性能,镀层厚度分布均匀;结构细小致密;镀层铁含量平均为10%,梯度变化平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碳锰钢的基础上添加Nb微合金化元素,成功开发出珠光体占10%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高强度车轮用钢,该钢钢质纯净、晶粒细小、强度高、成形性能优良,已成功应用于轿车轮辋制造。  相似文献   

18.
磨削加工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广泛地被应用,经热处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钢和渗碳淬火钢零件,在磨削时与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现大量的较规则排列的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分析了磨削裂纹产生的原因、特征、及危害,并从加工工艺、热处理及、材质等不同侧面讲述了磨削裂纹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应用ABAQUS软件对U形件的热冲压成形和淬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模拟u形件在不同压边力、冲压速度和模具初始温度下的成形和淬火过程,得出了压边力、冲压速度和模具初始温度对成形和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板料温度会随冲压速度和模具初始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压边力对板料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20.
武艳军  许波  张宏武 《考试周刊》2014,(43):137-138
杯盖零件板料薄,需要多种工序进行冲压,应根据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围绕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简化模具结构,制订复合模冲压成形的工艺方案。本文通过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出了用于成形盖杯零件的冲压模具,阐述了挤边、冲孔、拉深复合模的过程及工作过程。该模具能保证零件质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