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利用口语交际课 ,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口语交际是运用口头语言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 ,它特别强调双向互动 ,体现(听话、说话 )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处世态度和待人能力。口语交际的实质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听和读是接受信息 ,说和写是输出信息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它们缺一不可。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文语并重 ,扭转了“重文轻语”的教学弊端 ,强化了听说训练 ,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首先 ,教师要上好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课 ,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  相似文献   

2.
口语交际课是过去低年级学生听话、说话训练的发展和深入,是一种新型课。它不仅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就自己的实践体验,谈谈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修订版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语文新教材把原大纲中的“听话 ,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更新。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 ,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次 ,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甚至是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训练内容、途径、方法上作探索与革新。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我想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的…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5.
莫秋文 《海南教育》2009,(6):125-125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课是语文科的一种新课型。它是根据现代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目的是规范学生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比能听会说要求更高。听话、说话有时是单方向的,但口语交际是双方互动的,它不但能训练学生听说技巧,更能训练学生灵活、机智的处事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创新,不断探索.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以下就是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花俊玲 《成才之路》2014,(33):70-70
口语交际训练中,既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交往技能"的提升。大多数口语交际课都着重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有的甚至上成了单纯的说话课,缺乏必要的交往指导。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师应该上好门语交际课,而上好口语交际课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教学情境设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情趣,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学生有了说话的欲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不雉培养了。我在教学中是这样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此,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安排了一种新课型———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训练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了充分体现口语交际的课型特点,达到课标对口语交际的要求,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强化以下四个意识。自主意识课标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其中强调的“自主、主动”,其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观之,口语…  相似文献   

9.
一、在生动的阅读训练中增强学生参与口语交际的意识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拓展知识的范本,也是学生学习说话的依据,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凭借,教师应巧妙地利用教材,让学生产生"我来说"的愿望和"我会说"的信心。1.开拓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空间,寓口语交际于阅读训练之中。如:在《检阅》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一个残疾儿童也有自尊心""队员们内心十分矛盾",我就从第6自然段的标点"?"入手,问道:"能用句号吗?为什么?"学生的话匣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教学大纲将“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人教版小语教材也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训练。这些,不仅仅是提法、教材编排的改变,更体现了观念的更新。口语交际比起以往的“听话、说话”内涵更丰富了,也表现出了一些以往“听话、说话”课不具备的特征。因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新的语课型——口语交际课。那么,口语交际课有哪些功能,哪些特点,该如何上好这类课呢?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增设了“口语交际”,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革命,口语交际能力是言语表达能力、做人能力、生存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显然,改变提法是一种训练内涵的扩大。“听话说话”的训练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却在于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体现了对语文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以及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口语交际的整体效应呢?一、重视交际性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的:“口语…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使其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方面的高素质。因此,教材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一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无疑会使口语交际训练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资源,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作为语文教师更应抓住语文学科特点及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我国语文教育界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已有了充分且明确的认识.2000年,原来小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初中大纲中的"听话训练、说话训练"、高中大纲中的"说话能力"统一改为"口语交际".这一提法的改变,预示着口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们认为:口语课教学必须以进行真实的口语交际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可以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理论中找到其深刻的教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语课程标准》将原来的教学大纲中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口语交流的双向互动性,使其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方面的高素质。因此,教材每单元都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这些一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无疑会使口语交际训练受到限制。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资源,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一门体现语文性质和特点、具有一定实用性的课程,它与一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说话课有着本质性的差别。要全面地落实课标中的关于口语交际的教学和训练目标,就得从本质上理解和认识口语交际与传统的说话课之间的差异,才能努力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和训练的质量和水平,实实在在地落实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要有目标、有意识地、系统地进行训练。课前三分钟说话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切实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必须做到有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雪君 《湖南教育》2002,(13):36-37
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性质口语交际教学已不同于过去大纲中说的“听话、说话”教学,它注重的是训练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口语能力。听、说训练过程理应是交际过程。《课标》中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这句话是总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是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是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总目标将过去大纲中的听、说进行了整合,体现了口语交…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培养学生口头作文(口 头说话)的一种课型,是培养学生智力、口语表达和为 学生写作文奠定基础的练习课。而语文教师都知道: 在“口语交际”课中,学生交际不起来,不肯说、不会说 以及说话不通畅或是千篇一律地照着第一个说,而说 的主体往往变成了教师,很多时候都代学生说了,学 生变成了听客。实际上“口语交际”课变成了一种“哑 巴”课,特别是对农村小学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在“口语交 际”课中说起来,如何让自己的学生肯说、爱说、争说 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去试一…  相似文献   

19.
在人教版新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学习园地都编排了一次口语交流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但是仅仅靠每个单元的一次训练就真的能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全国小语理事会理事长崔峦老师明确提出:“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能局限于口语交际课,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机会.多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让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有机整合.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口语交际水平的提升。在《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一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课标指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因此,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愿意说话,学会说话,善于说话,通过口语与别人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口语交际有意义呢?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愿意说1.激发动机,让学生想说动机是推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部驱动力。通过正面教育,学生明白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未来人才表达交流所必备的素质。在明确重要性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