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非赢利性的开放获取期刊出版商科学公共图书馆(PLos)于2004年秋季出版新的开放获取医学期刊,“Plos医学”。该刊将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筛选的医学研究各领域的研究论,包括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研究等各个领域。同时,该刊内容还包括为非专业人员撰写的研究论文摘要,国际医学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2.
Belstein公司出版了有机化学的开放获取期刊Beilste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http://www.beilstein-joumals.org)。该期刊是联机同行评议期刊,由Beilstein与BMC合作出版。作为开放获取期刊,该刊允许全世界读者对所有内容永久性地免费获取。该期刊为读者提供高效的审稿、快速的出版、高显示度。没有出版费用,作者保留文章的版权。作者投稿的文章应该是原创的、没有在其它任何地方出版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出版背景下,选取10种代表性的巨型开放获取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期刊官方网站、期刊引证报告、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期刊的影响因子、发文数量、论文处理费、论文接受率、论文出版周期等5个方面分析10种巨型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现状,并讨论巨型开放获取期刊未来可能产生的正面影响及问题,以期为期刊界政策的制订、作者论文的发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近年来,热点论文逐渐受到学术界重视,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已开始探索热点论文自身的特征,但在影响因素等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尚不充分。[方法/过程]本研究利用TF-IDF算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试图探究热点论文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时间窗口差异和学科类型差异。[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热点论文的分布特征侧重于发达国家、知名研究机构、交叉学科和权威期刊;并且受到精炼的标题、国家间合作、研究型产出、开放获取、高影响因子期刊等因素影响;热点论文存在时间窗口效应,甚至改变了标题、摘要、开放获取等因素影响热点论文的具体轨迹;学科间差异对热点论文具有影响,在标题、摘要、科研合作、文献类型、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因子方面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论文分析开放获取出版的发展态势,研究开放获取期刊的质量评价方法,指出开放获取期刊在发展的进程中,逐渐表现出与传统期刊的差异,采用传统评价方法应用于开放获取期刊评价已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基于开放获取期刊的评价已经开始向基于单篇论文的质量评价过渡,分析了基于单篇论文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应用情况、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6.
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强制性存储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所有学科中共有约24000种同行评议期刊,这些期刊每年出版研究论文的约有2亿5千万篇。尽管宣传开放获取的益处使得人们对开放获取的了解有所增加,出版界也逐渐开始进行开放获取实验,但目前只有15%的论文通过作者自愿进行自存储而实现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即自由地联机获取)。  相似文献   

7.
2022年是《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开放获取出版苏州宣言》(简称《苏州宣言》)发布的第10周年,探讨我国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开放获取现状、问题与策略,对我国图情档面向学科建设的学术资源交流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期刊官网、纸质期刊、邮件、电话询问等渠道,从主办机构、开放内容、质量控制、论文出版与使用、用户服务等5个角度对图情档CSSCI来源期刊开放获取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图情档专业期刊在《苏州宣言》发布10周年期间明显加快了开放获取的步伐,但面临着政策、认知、经费、平台等制约,需要就政策支持、宣传推广、经费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探寻图情档学术期刊开放获取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1990--2012年发表的259篇有关开放获取法律方面的研究论文。从论文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主题分布等分析我国开放获取法律研究的现状,指出今后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开放牛津期刊的开放获取引用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开放牛津"的93种混合型期刊为研究样本,对其2009年刊载的全部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关于开放获取引用优势(OACA)的三个假设:存在开放获取引用优势;不同学科的OACA不同;OACA与期刊影响因子有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开放牛津期刊存在OACA,开放牛津期刊中的OA论文与非OA论文相比有138.87%的引用优势;五个学科领域的开放牛津期刊的OACA存在差异(其中人文科学不存在OACA);开放获取引用优势与期刊影响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逆函数关系,即随着期刊影响因子的增长,开放获取引用优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罗萍  曾玲 《编辑学报》2022,34(2):189-192, 197
生物医学研究涉及很多医学研究伦理内容,编辑对论文中医学研究伦理的把关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了228名医学期刊编辑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核意识,发现编辑对相关的医学研究伦理问题不是很了解,并且只有53.07%的编辑会经常要求作者提供相关医学研究伦理证明材料,大多数编辑所在期刊对论文中医学研究伦理内容只是进行了形式上的检查,没有要求作者提供如伦理审批件等的原始证明材料。据此提出,医学期刊编辑应了解科研人员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应当遵循的科研伦理规范,掌握期刊编辑出版中关于生物医学研究伦理要求,提高审稿时对医学研究伦理内容的审核程度,进而加强医学期刊编辑对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核意识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开放获取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开放获取资源快速增长 有关开放获取的知识、开放获取档案库存贮的文献、向开放获取期刊投稿量、新建的开放获取档案库、新建的或转型的开放获取期刊,都将在2006年继续快速增长。假设5%-10%的科研人员发表了全部论文的80%,那么开放获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这些最多产的5%-10%的科研人员关注开放获取。尽管目前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以开放获取期刊采集服务体系GoOA建设为契机,研究和实践开放资源的组织和再利用方式。[方法/过程] 基于当前开放资源的发展特点,分析开放资源的5种组织和再利用模式及其特征,并在GoOA建设中实践。[结果/结论] 采用信息组织方式和数据组织方式,GoOA构建开放获取期刊和论文的内容集成发现体系,提供面向不同用户的开放获取期刊再利用特色服务。开放资源的组织和再利用研究,将为图书馆传统资源建设工作带来转型思考,有必要在开放资源建设整体工作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Thomson ISI将标引开放获取机构知识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omson Scientific正发布一个检索并获取网上开放获取资料的工具——《网络引文索引》(Web Citation Index,WCI),这将成为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一部分并把预印本论文、机构知识库和开放获取期刊等资源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14.
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开放获取期刊和开放获取论文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分析开放获取期刊影响力快速提升的原因,介绍SCOAP3和PLoS等出版商积极介入开放获取出版的情况及在开放出版模式上的创新及其影响,指出科研人员和资助者已采取更为积极的支持态度和措施,开放获取学术资源正成为主流学术信息资源,研究图书馆面对这一颠覆性发展趋势,应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随着开放获取运动的持续推进,欧洲部分国家相继开启了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制定战略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开放获取协议内容与特点,以及对全球学术生态的影响,提出我国应对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兴起的对策。[方法/过程] 以德国、挪威、法国等国的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内容为分析重点,着重介绍分析上述三国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的内容、发起背景、愿景目标与主要工作机制;介绍芬兰、瑞典、荷兰、瑞士等国的国家级开放获取进程。基于上述分析,归纳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的主要特点以及对全球学术生态的影响。[结果/结论] 无论我国是否采取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模式,都应及早建立相关研究并采取应对措施:一是尽快启动我国国家级开放获取协议战略研判工作;二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期刊出版商;三是加大对高价值学术期刊的扶持力度;四是积极牵头并组建东亚三国开放获取协议项目组;五是加大对图书馆等文献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开放获取"在国内的应用策略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开放获取(简称OA)的途径有:OA仓储和OA期刊。OA期刊区别于OA仓储的显著特点在于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国内在OA的运行模式中涉及到运行资金、政策支持、影响力等问题。针对国内现状,作者认为可以由政府部门主导建立由大学、研究机构等创建和维护机构OA仓储,供所有用户免费使用;由政府主管部分投入资金创办一定数量的高质量OA期刊,用政府公共资金来保证OA期刊的创办、运行与维护。鉴于OA期刊的认可度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共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大学等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科研论文的开放存放和自由获取,提高OA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从开放获取与图书情报类期刊资源、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名录、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综合情况分析、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的来源渠道和文献格式、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的下载获取方式等多方面,对我国正在出版的38种图书情报类开放获取期刊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Hindawi出版公司宣布其开放获取期刊队伍中又添新成员——The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纳米材料杂志,JNM)。该刊由Oak Ridge国家实验室Michael Hu担任主编,网址为www.hindawi.com/journals/jnm/。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作者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收录的1982种期刊为数据采集对象,统计了其中所搜集的1660种有效样本期刊的开放获取现状:截至2012年10月底,共有651种期刊实行开放获取(OA);在实现开放获取(OA)的期刊中,自然科学类期刊的OA比例最高,为72.3%;开放获取的途径主要是期刊网站和学科仓储,同时百度文库和豆丁网也收录了近半数样本论文;自然科学类期刊的OA开放时滞明显短于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不同学科论文的OA引用优势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工作》近期载文、引文分析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目的:探讨该刊10年载文、发文、引文分布、论文被引、出版时滞等方面的规律,确定核心著者、机构、地区,高被引论文及作者,对1994-2000年该刊影响因子进行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载文及引文。利用《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引文检索途径获得相关数据计算影响因子并确定高被引论文与高被引作者。结果:该刊近十年载文呈呈增-减-增的趋势;栏目稳中有变;1998年开始作者发文以中级职称人员为主,占45%(200/448),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引文以中文期刊为主,34种核心期刊覆盖该刊引文的70%;地区发文在湖南省633篇(48.8%)居第一,核心发文机构也以湖南省高校为重点,湖南,广东等6个地区为发文核心(74%);发文10篇以上的高产机构共21个;论文发表时滞平均为6个月;该刊论文被引487次,高被引作者20人(4次及以上)、高被引论文14篇(4次及以上)。该刊影响因子逐年上升(0.2以上)。结论:该刊编辑出版日趋规范化,栏目设置合理;编辑质量和水平较高;论文研究的深度和论文质量有明显提高。被引用频次目前已稳居高校系统图书馆学期刊的第三位,为发表图书馆学研究成果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以及图书馆工作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该刊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