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雪冬 《世界文化》2010,(11):30-32
人们难以想象人世间还有比降临在达妮拉·加尔夏身上更大的灾难。然而这位年近30岁的智利女性却说,她的经历是“一个幸福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邢晋 《世界文化》2011,(7):55-56,F0003
奇装异服,行为古陉,被许多人看作是当代艺术家的标签。不过,这样的艺术特质并非始于当代艺术,早在《庄子·田子方》就记载了“解衣盘礴”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好一本书》获202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杰森·莫特再添新荣。这本写给“疯孩子”的故事引来了更多读者走近这位新晋获奖小说家。乍一看这书名可谓简单粗暴,但翻开书的扉页便能发现它完整的标题是:“好一本书暨关于梦想远大、时运不济的美国造疯孩子的故事,真情实感不虚行”,而随后的致谢也是“献给所有的疯孩子”。莫特在其受奖致辞中说明了“疯孩子”直指那些“局外人,  相似文献   

4.
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一凡编译为什么不写德拉马尔的故事?──路易·布耶对居斯塔夫·福楼拜说文学评论家埃米尔·法盖称居斯塔夫·福楼拜的爱玛·包法利夫人“是我在整个文学史中,包括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所看到的最为完满的妇女形象”。福楼拜是受到他人的启发开始创作《...  相似文献   

5.
爱琴海     
爱琴海人把古亚细亚的文化传入欧洲荒野海因里希·谢里曼小时候,他的父亲把特洛伊的故事讲给他听。比起他听到过的其它一些故事来,他更喜欢特洛伊的故事。于是他立下志愿,到他长大可以离家远行之年,便到希腊去“找寻特洛伊”。他的父亲是梅克伦堡的一个乡村穷牧师,但这并没有使他心灰意冷。他知道这样做需要钱,决  相似文献   

6.
与亚当夏娃有关的英文谚语代彭康《圣经·旧约》的《创世记》中,记述了有关亚当的故事。在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第六天,他决定“造人”,以便由人来管理“全地”。于是,他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一个男人。据此,英语中的“尘土”(clay)有人的肉体的含...  相似文献   

7.
“举案齐眉”是我国汉代梁鸿与孟光夫妇相敬如宾的故事,出《后汉书·逸民列传》。故事说梁鸿有高节,同县女孟光仰慕他,主动嫁给他,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读书自娱。章帝闻名要见他,梁鸿隐姓埋名逃吴,为人佣工舂米。每日放工回家,孟光都准备好饭食,举案齐眉送给他,表示对丈夫的敬爱。  相似文献   

8.
王子今 《寻根》2006,(3):116-119
《左传·闵公二年》记载了卫懿公以“鹤”为宠禽的著名故事: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喜爱鹤,甚至让鹤乘坐高官贵族的轩车。于是在狄人进犯、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从军的国人都说:让鹤去作战吧!鹤享受着高等级的待遇,凭什么让我们去打仗呢?这是当权者“好鹤”至于极端的事例。而“鹤”介入社会生活的情形,还可以通过《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及《白华》“有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等名句得到反映。秦始皇陵园陪葬坑中发现的青铜鹤造型之生动逼真,也说明人们对这种禽鸟的熟悉。汉代画像中可以…  相似文献   

9.
张晓琼 《华夏文化》2009,(3):61-61,60
关于孔子和颜渊的故事最典型且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个,一个是孔子自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个是孔子赞美弟子颜回的行为:“贤哉,回也!  相似文献   

10.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11.
杜义盛 《世界文化》2009,(11):35-36
这里要谈的是一组系列雕塑。其法文原名为“L'Age mur”,成熟“或”成熟之时“”还有“过度成熟”之意。如树上的水果,成熟过了就会掉下来腐烂掉。有人把它译成“盛筵必散”,似觉不尽完美,且暂译为“爱尽情断”吧。其实它是一组自白性的雕塑,作者为罗丹的情人、学生、模特和助手卡蜜尔·克洛代尔。它真实地展现了学生与老师之间一段富于悲剧性的爱情。故事还得从卡蜜尔说起。  相似文献   

12.
谈起梅子,我们的反应首先是酸。《三国演义》上望梅止渴的故事人人皆知。梅在很早的时候就被用作调味品,这从文字角度就可看出,梅是个形声字,古人说:“梅者媒也。”意思是,梅像媒人一样,可以和合众味。《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作为调味品,梅与盐具有同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
  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
  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为题,文化部直属艺术院团组织精干队伍,精选剧目,奔赴四川、河北、海南、贵州…为基层群众送去芭蕾、话剧和音乐会等节目;讲述百姓故事,刻画最美人物,颂扬道德模范,展示美好前景…..将节日的问候以丰富的文化活动结合“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生动地展示民众寻梦的理想和追梦的精神,将一曲“中国梦”大合唱演绎得壮丽雄阔。  相似文献   

15.
京剧《天下归心》取材《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通过描述一代贤君郑庄公摒弃前嫌,与母亲重归于好的故事,表达中国古人”血浓于水”的孝道亲情与非凡智慧。《天下归心》,一部京剧,意义深邃.感人肺腑.尤其关照现实的深刻寓意,呼唤的是社会和谐的良知与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一丈青”常见于早期水浒故事,其具体含义,虽经余嘉锡、严敦易诸先生考订,仍有争议。本文认为,“一丈青”最确切、最原始的含义,应该是指人物身材“长大”,并非某位好汉固定的绰号。今本《水浒传》中一丈青扈三娘及王英的形象,是民间“丑夫俊妻”型故事与早期水浒故事中流传甚广的绰号“一丈青”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一词先秦时期已见,如《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古至今,“礼仪”二字经常一起使用,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与“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沼泽之狐     
文锋 《世界文化》2009,(8):32-34
2000年7月,正值美国独立日前夕,好莱坞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制作的史诗大片《爱国者》隆重上映。影片叙述了一个美国式的“逼上梁山”的故事:主人公本杰明·马丁是一个热爱家庭、早巳告别戎马生涯的老战士,虽然他先前曾经同英国人并肩与法国人和印第安人浴血奋战过,但终于有一天,  相似文献   

19.
桂玉燕 《寻根》2020,(2):22-27
一“龙女报恩”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各民族各地区皆有传述,其起源受到佛经中龙女故事的影响较深。东晋时,佛陀跋陀罗和法显集译而成的《摩诃僧律》卷三十二载有一则“龙女报恩”的故事,主人公有两位:商人和龙女。施恩者作为主人公在报恩类型的故事中已成定式,而在这则故事里,由龙女说出大段说教,将其提升为仅次于施恩者的第二位主人公。白化文认为“这种男女两主人公双峰并峙的安排,影响了后来中国类型龙女故事的构思”。  相似文献   

20.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正是周杰伦的这首《青花瓷》,使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知晓了青花瓷和与青花瓷相关的中国故事。刘新,很久以前便喜欢收藏古『B瓷器,尤其喜欢收藏青花瓷。因为,青花瓷那清雅别致的造型、浓淡相宜的发色、古拙而又不失娴秀的纹饰及其种种的优美和神秘,常常感动得刘新痴迷忘我,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