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词语互借是各种语言共有的现象。语言的发展需要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英语借用汉语词语实质上借的是中国文化,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来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语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它反映了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的语言接触和文化影响。如何区分哈萨克语中的外来词,我们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如词源学、历史语义学、同义词、基本词汇、借词理据、音位体系、音节结构等)和文化学角度进行分析,来判断哪些词是外来词。  相似文献   

3.
英汉借词的语源特征及文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反映文化特征,并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服务.文化的发展需要兼容并蓄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的发展同样需要融合不同民族的语言,英汉语借词现象是本族语言、文化需求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时尚借词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成员,它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种符号身份。时尚借词以其鲜活时代特征,及时地纪录和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西方文化对汉语的冲击。时尚借词作为新生的词汇现象,它既有利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融合,所以应给时尚借词以合理的定位并给其留下相应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对时尚借词的研究既包含对语言的研究,也包含对文化的研究,这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彭玲霞 《考试周刊》2007,(50):47-48
英语词汇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词汇,从世界上50多种语言中借词,现代英语词汇中70%是借词。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自己的词汇。语汇借用是语言交流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介绍了英语借词的主要产生来源及类型,并分析了英语借词对其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借语的出现是语言交流中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借词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从英汉相互借词的结构构成方式和文化心理上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何语言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不断变化,并可能受到其他语言的影响,形成外语借词,在全球化交流的今天,这种现象就更为常见。汉语借词的存在是在中西方加强交流的背景下,英语发展的必然现象,这种必然产物的产生在英汉语言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汉语词在逐渐地融入英语中,但是它们的生存状态各不相同。基于此,主述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的应用,从语外和语内的角度分析汉语借词在英语中生存状态的因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现有新疆哈萨克语中借词的类型和语言特征,通过已有文献资料和字典,研究者搜集整理出1395个借词。在此基础上,按照音译法、意译法、结构法和混合法这四种方式对借词进行了分类。同时讨论借词的语言特征,即词性分布和语义场类别。  相似文献   

9.
庄亦周 《考试周刊》2009,(36):45-46
借词是各种语言中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借词,其中不乏汉语词汇。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看,中国在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互相借词的情况,阐明现代汉维语中这些借词的词汇体系,在各自语言词汇系统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以及借词所指事物的范围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维两个民族的语言接触情况以及两个民族的文化影响情况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列举了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维语新词,简要分析了维语新词的产生方式,归纳为派生词、复合词、从其他语言吸收新词、缩略词、旧有词语赋予新义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文化负载词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又是文化的栽体,各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都深深地蕴藏在语言中。由于英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出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结果导致各自的词语中负载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其中英汉文化词语的差异最容易干扰对英语的正确理解。通过对比分析英汉文化负载词语形成的因素,可以有效地掌握英汉文化负载词语,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语言中的真实涵义,提高英语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论文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是来自于回鹘文世俗文书的两种版本著作。文章穷尽式地罗列两种版本中的汉语借问,并探究同一个汉语借词在不同版本中呈现状况。采取比较回鹘文-汉语语音的对音方法。归纳汉语-回鹘语的对音规律。该研究不仅可帮助建立回鹘语和汉语的语音对应关系,探讨回鹘语从汉语借词的途径和规律,而且还能看出回鹘语言受到汉民族语言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语中的借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很少能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因而任何有生命力的语言都不回避与其他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引起词汇的互借.借词是各种语言为丰富和扩展自己语料库而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是语言充满活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借用方式,语源特征,借用语域,借用效应和借用态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词汇的关系以及这些借词有助于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印度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两国的长期接触深刻影响了两国文化和语言。不少印度语词汇进入了英语中,进入英语中的印度语词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逼真地反映出了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过程和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多数学认为,蒙古族于13世纪引进佛教经并对其翻译时即开始吸收一些梵语借词。而根据史料记载,蒙古语中梵语借词的出现要早于13世纪。并且,通过回鹘语进入的梵语借词在其音节结构和写法特征上受到了回鹘的影响,而通过藏语进入的梵语借词的写法与原梵的写法很相近。但是,这一时期的梵语借词在写法上仍未得到规范,一词多种写法的现象很普遍。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适度异化与文化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化和归化的矛盾是我国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当前,由于国际间的化交流日益频繁,异化这种翻译手段在引进外域化和丰富译入语方面愈来愈受到重视。但是过度异化或归化的做法给化交流带来了许多障碍和不利。为了消除化障碍和提高化交流的信息度,笔就化差异或不对应问题,提出一种折中主义-适度异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借词是民族之间在化上相互渗透的历史见证。俄罗斯人很早就与中亚操蒙古语的部落有来往。现在卡尔梅克和布里亚特民族已成为俄罗斯多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大规模广泛的接触促进了语言的相互借用。在借用过程中大部分蒙古语借词都保留了自己的语法和词汇特点,但从构词和词形变化上开始遵循俄语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