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设计此活动,旨在让幼儿尝试另一种作画形式和方法,在想象线条变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画面联想的有趣和成功,定会给幼儿带来新奇的刺激和创作的愉快。活动目标: 一、尝试把随意绕画的线条想象变化出各种各样有趣的形象,掌握一定的表现方法,并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二、乐于尝试和探索新的绘画方法,感受创作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 一、简笔画和线条想象画“公鸡”各一幅,已画好的线条想象画若干幅。二、已随意绕画了线条的画纸若干张。  相似文献   

2.
情况分析 针对我班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一般的情况,我们设计了“线条想象画”系列活动,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因为全班幼儿绘画、想象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给予他们不同的要求和指导。“乱线想象画”是其中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参与实施我园“乡土特色的美术活动”的园本课程中,我班从幼儿爱玩泥的兴趣出发,开展了以泥条画为主的系列乡土美术活动:活动之一是开展“画表情”的绘画活动。通常在这类活动中幼儿是用水粉进行创作的,虽然色彩表现丰富,但人物造型的表情很单一,线条表现力不够强。怎样才能提高幼儿在表隋方面的表现力呢?考虑到泥条具有柔软、可塑性强、易于表现线条变化、能随意改变造型的特点,因此以它作为本次美术活动操作材料再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4.
海底狂欢节     
这是一幅立意明确,构思完整的作品。饱满的构图,有趣的细节,表现出小作者较强的创作能力。整幅画色彩丰富,线条流畅,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结合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各种不同的线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2.了解米罗的画,体会名画所特有的艺术特色。3.初步尝试用线条和色块组合创作,培养幼儿的审美感受。活动准备:彩带入手一条、画板、水粉笔、水粉颜料、欣赏范例(米罗的画)、创作用纸。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2让幼儿用已学过的不同物体形象,自由地表现人物的五官及面部表情,画出有趣的脸谱。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活动准备1画好娃娃头的轮廓并发给每个幼儿一张。2范样两个、泡沫板、小黑板、剪子、小筐子、各种拼贴物体、粉笔。3录音机、磁带。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想象。组织幼儿随意坐在地毯上,围在老师的周围。1提问:“小朋友都转过身来,互相看看,仔细瞧瞧,你们的小伙伴长的什么样?脸上有什么?”2“小朋友看看、说说你…  相似文献   

7.
正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初步发展幼儿借形想象的能力;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在创作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象和创造;3.鼓励幼儿交流、分享,体验"奇思妙想"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粘贴添画的经验;2.每小组一筐剪纸后留下的各色废纸屑,图画纸若干,胶棒,绘画工具等。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指导思路:我首先神秘地向幼儿推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美版教材第4册第2课的教学内容,是线条知识学习的系列课之一,目的是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根据线条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构成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相似文献   

9.
幼儿想象画是指幼儿在已知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将头脑中的原始材料重新加工、改造、组合。产生新的形象、新的构思和新颖题材的图画。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一些绘画基础,但思维还没有什么定势,最不受外界影响和束缚,往往会出现”异想天开”的现象,这点非常适合想象画的创作。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中班幼儿进行想象画创作:  相似文献   

10.
狮子的故事     
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基本上都能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狮子是幼儿喜欢的动物,如何让幼儿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动态呢?我特意自编了一首儿歌,让幼儿尝试以趣味绘画的形式学画狮子,并想象、添画故事情节。目标:1.学习用简笔画的方式画狮子,并能创造性地表现狮子的不同动态。2.发挥想象创造,添画不同的情节和合适的背景。准备:1.用卡纸剪好的狮子头、脚、尾巴、椭圆形身体,《狮子和老鼠的故事》图片四幅。2.幼儿用纸、记号笔。过程:一、听一听,想一想老师带来一首儿歌,里面还藏着一只动物呢。请仔细听:妈妈有个买菜的篮,…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1.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绳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双手画直线、曲线、绕圆,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20厘米长的中粗棉绳每人两根,棕、黄、红、橙、黑等水粉色及各色水笔,发型照片3张,镜子一面。  相似文献   

12.
马慧荣 《考试周刊》2011,(80):235-236
数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字有很特殊的结构美,幼儿用独特的视角欣赏这些数字。作者在班级里进行了数字艺术画教学的尝试,用幼儿喜欢的美术方式表现美,旨在鼓励幼儿张开想象的翅膀,体验艺术创作活动带来的快乐。数字艺术画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简单的单个数字开始进行创作,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激发幼儿的创作愿望;第二阶段进行数字组合画,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第三阶段进行数字的变形,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应注意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一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二是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三是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张娓娓 《快乐阅读》2011,(14):110-111
线条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而线条在幼儿美术作品中是最基本的符号,从绘画创作至身上的衣服都有线条之踪影。线条是一种很单纯的元素,在造型原理中的线,是建构形状的基本单位,因此,我们在艺术创作区投放了各种线条,让幼儿自主探索在不同的空间位置运用线条进行游戏创作,发现线条之间的关系,建构起对线条、造型的认识以及表现能力。通过游戏创作活动,促进幼儿的肌肉发展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对不同鞋印大胆想象与添画,充分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各种大小不同的鞋子若干;铅画纸、彩色水粉颜料、海绵、记号笔、油画棒等。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 1.乐意运用黑色的线条和各种色块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2.大胆地尝试运用遮挡的方法表现蒙德里安风格的作品.3.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添画适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一)活动目标 1.感知面部的五官变化特点,会运用线条画的特点和夸张、变形的方法绘画自己喜爱的表情。 2.提高对人物表情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大胆表现自我。 重点:运用线条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难点:渗透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活动场地的周围摆设各种各样的脸谱(卡通人物、戏剧人物、化装舞会人物扮演的形象、自制人物等)。 2.多色各种形状的卡纸(与幼儿面部同大,钉有橡皮筋,可以戴),黑色双头笔、画架等,实物透影仪、电视机、活动操作脸谱。 3.活动前,幼儿已观察过各…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标1.能用各种点、线条、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2.根据不同几何图形想象并添画成小鱼和小鱼之间的故事。3.大胆想象,体验借形想象的乐趣。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图形想象成小鱼的不同部位,并添画成鱼。难点:运用位置的变化和线条、图案等表现画面的情节。  相似文献   

18.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想并探索学习背面人的画法。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活动背面娃娃1个,背景画3幅(见上图)。2.经验准备:幼儿有与本次绘画创作相关的经验准备(包括线条的探索,色彩搭配的探索,局部设计和形象变化迁移的探索,前后关系、远近关系和主次关系的观察和探索等)。活动过程1.探索活动(1)教师弓慢幼儿观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总结背面人的画法步骤。教师分步(头、身体、上肢、下肢)示范。(2)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做模特,请其他幼儿观察这几位小朋友,看看他们的背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发型、衣…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 1.学习我国传统艺术,了解年画知识。2.培养想象、创造能力,发展开放思维。3.尝试运用图案与线条的变化装饰画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目标:1.尝试用"卷、贴、画"的方法来体现狮子的形态特征;2.体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组合创作的成功和美感。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便条纸、黑色卡纸若干、各色颜料、排刷笔、排笔、塑料吸管、范画;2.幼儿已有画狮子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感受作品师:今天老师带来两幅画,请小朋友看看都画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这幅画里除了用笔画的地方,还有用纸条粘贴的部分。这样的画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