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本刊讯去年12月29日,上海化工集邮协会在福州路107号举行年会。会场内展出了7部化工邮协的上海世博会邮集,展示了世博原地邮品、世博会各邮政局所戳记邮品、各国场馆邮品、世博会门票与邮票结合的实寄封等。  相似文献   

2.
有了大运的土壤,2007年至2010年,深圳的对外形象塑造迅速提升。2010年7月29日,以"大运走进世博,深圳邀请世界"为主题的"深圳特别活动日"也在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推出,邀请世博会的海内外参观者,  相似文献   

3.
李力 《上海集邮》2002,(11):27-27
专题形式组编的极限邮集重在巩固提高。要及时学习先进。取长补短目前许多极限邮集都是专题形式,所用极限片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极限邮集的主流。专题邮集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充分发挥了人的创造性,相比较而言,尽管极限邮集“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其具有观赏性强这一最大优势,因此采用专题形式来组编极限邮集,好比如虎添翼,会促进极限集邮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有关中华邮政邮资的邮政史类展品多达9部,我组编的《中华邮政国际信函邮资》邮集以84分获得镀金奖。对自己首次组集参加全国邮展就能获得如此成绩,确实令我高兴。但回想起这部邮集的组编过程,我又感慨良多,愿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王家伟问 我收集了许多新中国的普通邮票,很想组编一部邮集,请问可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其难易程度各又如何,可否举例说明? 答 一般的收集和组编邮集大有区别,前者以藏为主,邮品整理比较随便,插在簿中,贴在片上,装在袋内均可,就是相关说明和研究心得也不必工整书写,增删修改很方便;后者则要求比较严格,首先要  相似文献   

6.
我对桥情有独钟,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跃发展,一座座风采各异的大桥在各地架起,更催生了我把所收集桥题材邮品组编一部邮集的念头。先是搞专题邮集《桥的自述》,后来则专注于极限邮集《桥》,后者的展集原来准备参加2000年首届广州全国极限集邮邀请展,但因故未能前往,到2002年第2届(更名为"全国极限集邮展览")才了却这番遗憾,竟然还获大镀金奖,在这期间,这部展集曾获2001年浙江省展镀金奖,应邀参加杭州西湖博览会邮展,尤其是在省展上的得奖,以及评审员给予的"《桥》集有发展前途"的评价,增添了我的组集兴趣与信心,以及继续努力的动力。下面是我来自对《桥》极限邮集组编及3次参展前作修改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集邮是一项有益的群众性收藏活动。将个人的藏品组编成邮集参加邮展,使自己置身于一种“游戏”之中,是许多集邮者的期望。当然,任何“游戏”都会有一些规则,集邮展览也不例外。笔者曾组编了一部《新加坡的电子邮票》2框邮集,参加北京2002年“现代集邮展”“现代集邮沙龙类”展出,没想到获得了一等奖加特别奖。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5月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纪念》邮票正式发行。早上7点,上海全市78个邮票销售网点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争相购买世博会开幕邮票。"买好邮票再去看世博"成了许多集邮爱好者和广大市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陶彦 《上海集邮》2014,(4):24-27
(续上期)邮集的组编 我在组编《帆船》邮集时,贯彻了八个基本准则:1.选题要有吸引力,并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在这个选题中,有相应的集邮素材可以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上海城市排水公司的退休工人,主攻极限集邮,自2003年开始,先后组编有多框的《水的自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和《博物馆》,以及一框的《百年博览会》等邮集,分别参加过在重庆、太原、潍坊、南昌和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或选拔展,以及无锡亚洲邮展和不久前的珠海东亚邮展等,其中《博物馆》、《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两部展品分别获得杭州国展和珠海东亚展的镀金奖。通过多年多次组集参展,自己也从中参悟到组编邮集过程的一些奥妙与体会。如我的《奥林匹克运动的轨迹》邮集在2006年初开始组编时,题为《体育运动的轨迹》,并经上海市体育邮协报名参加了当年为北京奥运会邮展在盘锦举办的国内选拔展。当时,展品的主要章节包括:人类  相似文献   

11.
傅骥 《集邮博览》2009,(9):52-52
在2009年中国(洛阳)世界邮展的展场,我遇见了我所组编的《中南解放区邮票》邮集的指导老师之一,香港集邮家潘鉴良先生。他详细观看了我的邮集,不时提出了评议,  相似文献   

12.
一部集邮展品如果要想在邮展上获得大奖,其邮品的珍罕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珍罕性"对展品是否获奖、获奖大小的影响,我于2017年参与某省的邮展"驿路·丝路·复兴路"全国集邮巡回展,能够参展非常高兴,进入展厅,可以发现高手如云,作者中有许多都是老前辈。再看看邮集,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如《黑便士》等邮集,还有一些高价购买的"成品",  相似文献   

13.
我的《解放区毛泽东像邮票》是我编的第一部邮集,它融入了我对党、对毛泽东的感恩之心。邮集在重庆全国邮展获大镀金奖、广州首届全国老年邮展获金奖加特别奖。  相似文献   

14.
高路 《集邮博览》2011,(11):34-37
我的专题邮集《嘴》在2010年的杭州全国邮展中,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虽然在展场上《嘴》还是一部新邮集,但从构思、邮品收集到成集已有近20年的时间了。较长时间的邮品积累,为我在邮集素材选择方面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现借《集邮博览》的一角之地,和专题集邮的同好们共同分享—下自己在邮集素材使用方面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地震     
姜群 《集邮博览》2008,(6):20-23
为纪念唐山地震30周年、邢台地震40周年,我在身患多种疾病、视力下降、行动不便的情况下,从2006年初开始着手组编防震减灾的邮集,加强防震、抗震、减灾的宣传,普及防震、抗震知识。克服票源少,突破无人组、编地震邮集的先例,组成一个八框集,共128个贴片。据悉:全世界有关地震邮票仅百余枚。我国1996年发行《震后新唐山》四枚邮票,2006年为纪念唐山地震三十年发行的一枚《防震减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6月10日,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在新落成的集邮者之家展厅举办"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集邮展览。本次展出邮集22部90框,以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邮票为主,突出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22部邮集部部闪耀着党的光辉历程,件件珍品叙说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相似文献   

17.
中华历史文明全国集邮展览于2005年11月6日至8日在湖南省澧县举行。按照邮展组委会的意见,划归邮政历史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13部,划归一框类别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有3部。一、参展的邮政附加费邮集占有一定比例参展总计150部邮集中反映邮政附加费内容的邮集共16部,占16.6%;总计556框展品中邮政附加费邮集有68个展框,占12.2%。其中在邮政历史类别共展出25部邮集,而第一次获准参展的邮政附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品牌塑造视角下景观体育与上海世博会之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士韦 《体育科技》2010,31(3):5-12
上海世博会将全世界的目光汇聚中国,聚焦上海,如何抓住上海世博会这一契机,将上海城市的文化底蕴、市政建设和居民生活状态等向国际社会展示,以此来提高上海的城市形象,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成为研究的关键所在。在分析、论证城市景观体育对城市发展推动作用的同时,对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通过时尚、前卫的景观体育赛事与世博会的互动以彰显上海的城市活力与魅力提出方略,实现办世博的同时办上海这座城市,更深刻的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  相似文献   

19.
仝冰雪 《收藏》2010,(5):114-119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聚会,世界各国的人们借助这个特殊的平台展示各自的创造成就,赞美各自的故乡风情,因而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染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的文化盛会。我们特推出“回顾世博”专题,通过珍贵的图画影像、民间珍藏和世博会吉祥物邮票等。回顾中国与世博会的不解之缘,重现中国与世界的沟通与交融。  相似文献   

20.
1997年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邮展上,我第一次见习国家级评审员,有机会仔细阅览了吴宝国同志组编的《华东区军邮(1945-1952)》邮集,那次他荣获了镀金奖。4年过去了,一些集邮看到邮市日益低下,卖掉邮票,远离了集邮。但他仍在执地努力,不停地搜寻积累,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邮学研究章,用几年心血换来新邮品,重新创作了一部《人民军邮(1945-1953)》邮集,并于2001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邮展上以88分夺得大镀金奖。这部邮集的成功之处很多,因限于篇幅,恕不赞誉,笔仅就如何改进提高,谈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