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认为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的表哥原来有个好朋友,两个人感情好得不得了。有一天,他们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拾到了10元钱。由于都想独吞,两个人面红耳赤地吵起来。最后,钱被撕得粉碎,两个人的关系也变得冷冰冰的。从此,“你走你的独木桥,我走我的阳关道”,互不相干。钱,真有那么重要吗?钱,真的那么吸引人吗?没钱了可以再挣,何必用钱作为标准来“找”朋友呢?虽然穷了点,可是不能因为穷,就活得没骨气。就像《让爱重来》《好人难当》这两部片子里演的一样,人无论穷到了什么程度,都要振作。不能因为穷,就穷得害怕,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否则,即使世…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微笑     
李继福 《现代教育》2011,(Z2):127-127
"微笑",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个词,"教师的微笑"也不陌生,可是教师的微笑涵盖着什么呢?不妨,我们讨论一下,我先发言,不对之处请指正。一、学生呼唤"教师的微笑"一位中学生面对记者"假如你是教育部长"的提问,是这样回答的:"我要开除那些不会微笑的教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从领导到教师,从学校到社会都在议论,我国大、中学校毕业生英语水平提高太慢,远远不能适应引进技术、搞活经济以及选送出国留学生的需要。做为一个英语教师,我更有一种责无旁贷的焦急感。 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教师不努力?是我们的学生不刻苦?不是的。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多年来一直采用教知识的方法来教语言。但事实上语言毕竟不完全是知识,而是  相似文献   

4.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正【案例】(苏教国标本第七册《说勤奋》)生:司马光为什么要用圆木做枕头呢?我觉得他这样做实在不可取。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夜里睡不好觉,白天的工作效率就不会高。师:是吗?能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真不简单。同学们,让我们再仔细读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司马光这样做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好吗?生:我认为司马光不是不会休息,而是他深知,要完成这样一部著作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不珍惜时间勤奋写作  相似文献   

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并不陌生,但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到底又做得怎样呢?最近一段时间,我听了不少的课。在这些课当中,我发现很多教者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小结。教学快结束时,由教师说,学生答,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这样千篇一律的小结,一是走过场,二是搞形式。长期这样小结下去,学生不厌倦才怪!我认为,小  相似文献   

7.
"这节课教什么好呢?"语文教师常常困惑地想。数学教师似乎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其他学科的教师似乎也都不会提这样的问题。唯独语文教师,面对一篇课文,头脑中首先会冒出这么一问。别小看这一问,它常常让你百思不得其解,常常让高手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学生太不懂事了,一点都不能体谅我们做老师的心,整天打打闹闹的,说了也不听。”一位教师这样埋怨道……相类似的抱怨声常不绝于耳。我有时也有这种感慨。每当这时我就反问自己“:学生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难道是老师讲得不够真诚、不够感动吗?”俗话说言为心声,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肺腑之言,为何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呢?我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学生这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与学生的交谈,我感到可能是学生无法体会老师的苦心、真心,他们认为老师说的只是安慰他们罢了,谁知道老师内心在想什么?于是,我想能否通过一种较合适…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教学在当前已是举步维艰,教师们兀兀穷年所付出的,大多是低效或无效的劳动。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班级里个别"写作高手",一般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不能不令人反思:学生要写好作文,究竟靠的是什么?是不是蕴涵着某些规律性的东西?陆游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  相似文献   

10.
春青的宗旨     
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他们的头都转向看不到对方的一边,旁若无人地走着——他们是陌生人?就在两人擦肩而过的一刹那,他们几乎同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但那叹息声是经过自己努力缩小了好几分贝后才发出来的,随后他们又都放慢步子,微微地回了一下头,但马上又各自走了,仿佛再多停一秒就会发生什么事似的。他们好怪呀!——他们不是陌生人?女孩又一次陷入了忧伤“两年了,注意他整整两年了他是否注意过我?从他的眼神中,她似乎看出了点什么,但为什么他不主动跟我说话呢?哎我怎么能这样想呢?那样对于我们来说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我不能闯入他的视…  相似文献   

11.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教学的根本是什么?只是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吗?或简言之,语文就是读写,数学就是计算,英语就是听说交际,信息技术就是打字操作。显然,每一位教师都不会满意这样的答案。可是,长久以来,许多教师还是把课程简化成了教材,进而把教材窄化成了要考试的知识。不是教什么考什么,而是考什么教什么。学科教学因此远离了整体育人的宗旨而简化成了纯知识教学。我曾在《人民教育》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为了个体生命的提升》,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从这篇文章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作真正的教学,教学的根在哪里。我们不妨先来欣赏文中的三  相似文献   

12.
师范教育是培养师资的,怎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合格师资呢?这里略陈管见。首先,要打破目前学校中的封闭状态。现在学校对学生实行“关”“管”“灌”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一个学生从早到晚被死死地关在学校里,认认真真地听完六节课后,还要受那老一套规矩的管。有人认为这样把学生管“服贴”,就不会出乱子了。再说课堂教学,也是单调而死板,重教轻学,不突出师范性。教师演“独脚戏”,学生当“观众”的现象普遍存在。要培养适应新时期需要的合格小学教师,这种状况非改革不可。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我们能不能让学生也当当“演员”?能不能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我是无锡人     
这些天,我们无锡正在申办特大城市,作为一个小公民,我非常高兴。申办特大城市,市容、市貌,都要有大改观,市民素质也亟须提高。可许多无 锡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讲,这样怎么行 呢?对了,最近假日小队没主题,何不 以“做一回普通话教练”为题搞活动 呢?好,说干就干。但是我一个人太少 了,还是召集小区里的小伙伴吧。我们 商定:教一些退休在家的爷爷奶奶们 学普通话。至于教什么,就先从教“我 是无锡人”开始吧。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作用是什么?澳大利亚一位教了30年物理的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  相似文献   

15.
就笔者所见,现行谈标点符号用法的书籍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选择问句中间只能打逗号。这多少有点以偏概全。我们先来看下面一个例句:先生到底是称赞我的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在每教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课文写什么、怎么写,我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恰当地去解读文本。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教师能想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把文本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有可能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人看来,学生考分高,教师就有水平,学生考分低,就是教师无能。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吗?从这种理念出发,有的学校领导就认为,第一次考试你教的班比别的班人均分少了0.1分,下一次你班又少0.1分,这不是你教师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呢?在这样的教学评估机制下,还有什么教学创新可言?教师被动地应付检查,学生为分数而奋斗,结果语文教学仍然没有摆脱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陈旧的教学模式,造成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当今的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方式的陈旧。一些领导既要新课改又要高分数,在这新旧交替之际,许多语文教师感到茫然,尽管…  相似文献   

18.
<正>亲爱的爸爸:你好!我想,如果我能每天都扔一个漂流瓶就好了。可这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有时候我太忙了,有时候又想不起来要说什么,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妙事发生,也不会有外星人降落到地球。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时候呢?即使一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但还是觉得很无聊。这可真是个难解的谜题。爸爸,你肯定不会觉得无聊吧?海洋学家总有事情做,不是吗?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学习困难学生,我们做教师的总是皱起眉头,觉得头痛。确实,好学生一教就会,作业不仅按时完成,而且整洁正确。老师们当然喜欢。而学困生上课听不懂,作业因不会做而完不成,有的知识教好多遍还是听不懂,这可急坏了老师们。可是光着急有什么用呢?我想只要不是痴呆低能儿,任何学生都是会学好的。一直以来我都坚持着这一信念,所以我总是关心和研究着我班的学困生。  相似文献   

20.
<正>教材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整个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各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有没有什么关联?按教材照本宣科行不行?这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觉得拿到新教材不会教、不能理解教材的意图,甚至有些老师觉得新不如旧,根本就不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