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生》2004,(12M):4-7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每时每刻都精彩纷呈,让人激情满怀:这是一个怎样的青春?每时每刻都磨刀霍霍,总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耐。可是,我们身边仍有很多人空有一个青春的躯壳,让人叹息。一个月前,一个署名“天下我最烦”的女生给编辑部写来了这样一封信儿:  相似文献   

2.
杨璞吹牛     
宋朝有个人叫杨璞,很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他什么也不会,在皇帝面前把屁都给憋了出来也没有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就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  相似文献   

3.
一、“志不坚者智不达” 墨子劝诫我们“志不坚者智不达”,意思是说志向不坚定的人,智慧也不会通达。志,对奋发的人来说,是动力;对迷茫的人来说,是指路标;对失败的人来说,是鞭策,它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人们:加油,胜利就在前方。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他的上进心就越强,求知欲就越强烈,而奋斗也就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文论家沃尔夫冈·凯瑟在《谁是小说叙事人?》一文中指出:"所有属于叙事艺术的作品都有一个叙事人。史诗、短篇、中篇小说和轶事都是如此。所有做父母的都知道,在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必须改变自己的身份。他们必须放弃成年人的理智,使得他们眼里诗的世界和奇迹都是真的。叙事人必须相信这一点,哪怕他讲的故事能篇都是谎话。如果他不相信那是真的,他就不会说谎。"  相似文献   

5.
赵翠 《山东教育》2014,(7):36-3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说:“人最鲜明的特征是他所特有的东西,从来不曾有一个人和他一样,也永远不会再有这样一个人。”正因为每个学生具有这种独特性,才有了我们因材施教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作家王蒙曾说,一个事无巨细都操心的人不会有成绩;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不会有所作为;一个热衷于“关系学”的人不会有真正的建树;一个拼命做表面文章的人不会有深邃的思想。一个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有这样一个校长,学校的任何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虽然大  相似文献   

7.
诗词与其他文艺形式一样,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艾青在《诗论》中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雕塑?”这种造型,这个心灵的雕塑就是指诗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人所能感觉到的物质的形态与特征。朱自清在《诗与感觉》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香气、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  相似文献   

8.
创造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研究怎样做一个诗人。他想居复活节就成为一个诗人,而且要讨一个太太,靠写诗来生活。他知道,写诗不过是一种创造,而他却不会创造。他出生得太迟;在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以前,一切东西已经被人创造出来了,一切东西已经被做成了诗,写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李晓华 《初中生》2004,(36):4-7
寻求解放的声音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每时每刻都精彩纷呈,让人激情满怀;这是一个怎样的青春?每时每刻都磨刀霍霍,总想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能耐.可是,我们身边仍有很多人空有一个青春的躯壳,让人叹息.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习课题(大屏幕出示毛泽东像)师:同学们认识这画面上的人吗?师:他就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是他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创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来学习毛泽东同志写的有关长征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11.
决战     
一陆小凤(独白):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四条眉毛。任何人都可以长四条眉毛,只要你尝试过不刮胡子,我不会介意他人怎样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的胡子长得比我的好看。陆小凤(独白):我还以为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不会有忌妒心,因为他太老实啦。在我出道的时候,我认识一个人,因为他喜欢穿和尚的衣服,所以很多年之后,他有个绰号叫老实和尚。陆小凤(独白):我从没见过一个像他那么喜欢入室盗窃的人。他到现在已经是四进宫了,前天他又偷了隔壁张员外的四姨太心爱的宠物———一只精明的小猩猩。现在他又和前几次一样跑路了,我不…  相似文献   

12.
创造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他研究怎样做一个诗人。他想在复活节就成为一个诗人,而且要讨一个太太,靠写诗来生活。他知道,写诗不过是一种创造,而他却不会创造。他出生得太迟,在他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以前,一切东西已经被人创造出来了,一切东西已经被做成了诗,写出来了。“几千年以前出生的  相似文献   

13.
1921年5月19日,胡适在日记中记载如下:今天我做了一件略动感情的事。有中国公学旧同学谢楚桢君做了一部《白话诗研究集》,里面的诗都是极不堪的诗。他曾拿来给我看,我说这里面差不多没有一首可算是诗,我又说单有白话算不得诗。他后来结交了易家钺、罗敦伟等一班新名士,他们把他捧作一个大诗人,他这部诗居然出版了!出版后,他来缠着我,  相似文献   

14.
一唐弢一生出版了二十多本杂文、散文,然而,他最喜爱、最重视的文学形式却是诗。这一现象能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唐弢后来写下过一段很有影响的文字:“一个诗人也许不会写小说、散文、剧本或者文艺批评,但一个文艺批评家、剧作家、散文家或者小说家,却应该写诗,至少是懂得诗.否则的话,那将是一个悲剧,一个抱憾无涯的悲剧。因为他毕生孜孜矻矻地去从事的,多半会是一件徒劳无益的工作,白白地将自己的生命浪费掉。”唐弢终生都重视诗,热爱诗。在他看来,“诗是艺术的同义语,它是文学中的文学。”而且,他最初与文学发生关系也是诗——写旧体诗。那么,在他走上文学道  相似文献   

15.
<正>一、猜谜导入,扣诗题师:同学们,咱们第一单元的课快要结束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童年。师:关于童年,冰心奶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起读。(出示)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师:有同学已经发现了,这段话出现在了我们书上的哪里?  相似文献   

16.
语文三题     
<正>唐代有个故事,说是元稹有次外出,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去。一天,他在旅舍的墙上看到一首诗,仔细看原来是白居易的。这首诗并非白居易所题,而是别人抄写的。元稹就写信给白居易,告诉他这件事情,并为此发了一番感慨。抄诗的人与白居易并无私交,大概也不是想以此结识白居易,更不会  相似文献   

17.
不一定每一首诗你都会喜欢,因为不一定每一首诗都能引起你的共鸣。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感觉去选择读哪些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食指的《相信未来》传遍了全国。这首诗在当时支撑了一代人活下来。在诗中,食指引用了索尔仁尼琴的一句话:“一群人最无助时,唯有诗歌给予他们生活的勇气与精神的支撑。”对生活几乎失去希望的人们读了《相信未来》之后,都相信自己会有美好的未来。他们没有放弃生活,放弃自己。也许有些人的未来还是不很美好,但是他们毕竟活了下来,不再绝望,不再悲观。看,这就是诗歌伟大的力量。我也在学习享受生活。每时每刻,我都…  相似文献   

18.
猜猜看     
郭炜 《老年教育》2011,(1):37-37
学生向爱因斯坦请教逻辑学有什么用。爱因斯坦反问他:“两个人从烟囱里爬出来,一个满脸烟灰,另一个干干净净,你认为哪一个会去洗澡?”学生回答:“当然是那个脏的了。”“不对,他看见同伴干干净净,以为自己也不会脏,所以他不会去洗澡。”  相似文献   

19.
作文与模仿     
李阳波 《初中生》2010,(7):30-30
有一个人问一位知名的诗人:“怎样才能把诗写好呢?”这位诗人反问他:“那你读过几本诗集了呢?”  相似文献   

20.
法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拥有诗的生活,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通州市石港小学的素质教育基地——“玉米人农庄”就是让孩子们诗意地栖居的极好地方。孩子们在农庄里可以用自己的小手转转古老的纺车,感受织布的乐趣;可以摸摸青衣花布、绣花荷包,聆听老爷爷、老奶奶们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