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淑云 《成才之路》2010,(19):33-33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的身体又是良好心理发展的有力保证。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大纲》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等生活习惯,要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营养和保健教育"。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应在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手段,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2.
正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追求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始终影响着行为,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饮食习惯是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一、营造环境,愉悦进餐首先,为幼儿营造一个温馨美好、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良好进餐环境,引导幼儿创设"进餐"主题墙饰,开辟植物自然角,提高幼儿对各种食物的熟悉与相识,用拟人化  相似文献   

3.
黄玲琳 《学子》2014,(20):13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习惯的初步形成始于幼儿时期,而且也是关键时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时候幼儿的习惯未定型,富于可塑性,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从小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其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在小班阶段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实践研究中,我们首先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了幼儿的进餐能力及习惯,针对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切切实实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5.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塑造教育。幼儿时期可塑性很强,如果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正确的模式对幼儿进行塑造和培养,就会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将会对幼儿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他(她)们终生受益不尽,反之就会终生受其累。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必然影响身体健康;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必然影响到学习成绩与成才;没有良好的文明习惯,将来定会影响社会风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就会影响到将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总之,一个人通常都要经过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行为习惯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  相似文献   

6.
黄玲琳 《学子》2014,(10):13-13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那什么是习惯?习惯是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习惯的初步形成始于幼儿时期,而且也是关键时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时候幼儿的习惯未定型,富于可塑性,周围环境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我们从小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为其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呢?  相似文献   

7.
幼儿早期教育是人类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基本素质形成及各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而进餐教育也是幼儿健康驾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人心,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已成为家庭中的核心,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不良饮食习惯,存在厌食、偏食,饭前过量吃零食等现象,这些不良进餐习惯将会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家长也因此而深感头痛。那么,怎样使幼儿从小成养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呢?个人觉得家长、教师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去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人的习惯有多种,主要有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做人习惯、卫生习惯、饮食习惯、阅读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等。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必须从培养行为规范做起。为此,学校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细化内容...  相似文献   

9.
姚佳敏 《知识文库》2024,(7):151-154
<正>以前有人说“病从口入”,吃的东西,吃东西的习惯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本文是通过近期的一些事件联想到幼儿的饮食习惯,运用榜样法、纠错法、激励法,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知道约束自己,学习进餐习惯和礼仪,联系家长合力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1问题的提出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段时间养成好的习惯将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进餐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中班幼儿动作灵活,做事有条理,好动是这一年龄段突出的特点,他们动作比较协调,肌肉也不断发展,已经能够掌握多种技能。  相似文献   

10.
<正>保证幼儿食欲良好,是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家长会上,好多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情况。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得很快,所以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就要保持均衡膳食,合理的营养。但是许多幼儿都养成了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时间久了,就会使幼儿的身体缺乏营养,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的症状,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但幼儿的进餐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所以我就有意识地渗透相关儿歌和故事,用行为榜样来培养他们,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环境中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动作,就是人们的习惯。好的行为和习惯,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性格,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良好的习惯能够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使其终生受益。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结合相关的工作体验,立足于当前幼儿教育实际,从多方面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要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会陪同和影响孩子的一生,使他们终生受益。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幼儿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新人园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有相当一部分在家中没有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要想让幼儿吃得饱,吃得好,使家长放心满意,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探索,我们发现采用“少盛”、“勤添”的方法引导幼儿进餐,效果比较好。具体作法是:饭前向幼儿介绍饭菜名称、  相似文献   

14.
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从小班起,笔者发现较多的幼儿进餐习惯不是很好,挑食、偏食的现象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幼儿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幼儿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健康成长及幼儿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要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17.
张红敏 《山东教育》2005,(27):49-50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饮良习惯要求是: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等。  相似文献   

18.
刚入小班的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他们有好的习惯,如有的幼儿会自己穿脱衣服,有的幼儿能安静地进餐,还有的幼儿具有良好的午睡习惯。也有许多不良的表现,如坐姿不雅,  相似文献   

19.
幼儿礼仪是“人之初”的必修课,对幼儿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让幼儿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使幼儿固环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