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春青 《河东学刊》1999,17(6):40-42
本文从教育实际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体的现象出发,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进行了分析,提出学生是主动的客体、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并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探索,以期对教育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改革趋向。中学语文教学中要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措施,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探索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信心;激励学生质疑,启迪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3.
庄玉平 《考试周刊》2012,(37):48-48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在语文课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呢?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认识往往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生动的课堂,是一种"双主"课堂,即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双重发挥。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细心观察,感受学生;尊重差异,激活学生;探究学习,起用学生;激发兴趣,鼓舞学生。只有生动,才会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从“实践”观点对“教学活动”的解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是客观的 ,失去了教师这个主体 ,教学也随之消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 ,正是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的结果。学生认识的客体 ,主要应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 ,否则无法适应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论有其积极意义 ,但若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重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和主动建构 ,而忽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否认知识掌握的客观标准 ,那就超出了其合理的范围。目前的种种提法和做法都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正>数学活动是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是"做"与"学"的积淀,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有效的数学活动的设计,能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其设计原则是什么?以下以七年级上册中"探索与表达规  相似文献   

7.
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英语教学若能坚持“六多”“六少”定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充分发挥高校领导干部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能动作用 ;充分认识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对象。  相似文献   

9.
九年制数学新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简称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指导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现代教学论处理师生关系的准则。它的含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的主体。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教学过程应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辩证统一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主张教学应充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赞可夫也主张教会学生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  相似文献   

10.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观念下指导课堂设计和教学的具有指向性和共识性的原则.王策三指出,“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致”,即教师教与学生学并重的课堂教学观,另外,教师需设计好能让学生“学进去”的教学内容,从而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使得教学科学化,有效化[...  相似文献   

11.
“诱思教学思想”认为:教学工作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主导作用的积极转化,促进学生主体本身的全面发展,以和谐的教学职能,保证教学价值的完美实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向学生提出教学具体目标,使其学习纳入一定的方向和轨道;调整和理顺课程、方法和教学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保证学生顺利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一般解读,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充分阐述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主要举措,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给予教师学生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不可分割。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教师主导作用为条件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生主体地位为归宿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因此,必要充分认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引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在教改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把引导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学会;懂得想、想得懂问题,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  时下教育界广为流行的“主体主导说”(“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认为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这种观点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是可取的 ,但是 ,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界定是有误的。  从教学理论看 ,既然承认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那么在教师进行指导 ,也就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被指导的学生处于什么地位呢 ?难道还是处于“主体地位”吗 ?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 ,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时下在大谈"学生主体"的片面的观点影响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被弱化的趋势。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师和指挥员,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迈进。  相似文献   

17.
初三数学复习课有其特殊性,学生因没有新授课的新鲜感而缺乏主动性;教师因没有统一教学模式而比较随意,都降低了复习课的效果.为落实新课程要求,增强复习课实效,教师要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并注重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感悟”,充分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8.
对于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曾有两种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都有缺陷的说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有助于帮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在外因范围内;生本教育说,比较彻底地明确了教师的外因作用,但消解、矮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提出教师应该是一身二作用,即教师既要负起主导责任,同时又要坚守外因作用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时下在大谈"学生主体"的片面的观点影响下,教师的主导作用有被弱化的趋势.作为教学活动的导师和指挥员,教师应该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引导学生向"主动学习"迈进.  相似文献   

20.
陈亚星 《家教世界》2013,(8X):179-180
<正>所谓"双主"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简称"双主")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用,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在"双主"教学模式指导下,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素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主动参与的有效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