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男性,82岁,突发言语不清,吞咽困难3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1年。查体:血压24.0/16.0kPa,左鼻唇沟浅,口角右偏、伸舌左偏。左下肢Babiinshi's征( )。双眼底动脉迂曲变细,动、静脉比1:3。脑CT示:右顶叶片状低密度影,旁有小片高密度影,左底节区片状低密度影,无水肿及占位效应。诊断:1、脑梗塞。2、高血压病。给予脱水、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症状略好转。10天后出现癫痫发作及左上、下肢肌力弱,此后肌力进行性下降至0级。患者进入浅昏迷状态,出现球结膜及视乳头水肿。于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性,3岁。主因发热、流涕、咳嗽10天,呼吸困难1天,意识障碍2小时于1992年4月2日入院。无胸痛。入院前口服麦迪霉素,肌注氨苄青霉素、氟美松3天,病情恶化。查体:T35.2℃,R62/min,P112/min,W14.5kg。浅昏迷。皮肤冷,苍白,无皮疹。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口唇发干。颈软。左胸叩浊,左中下肺呼吸音消失,右肺少量干罗音。心率112/min,律齐,心音低钝。腹软,肝右肋下5.0cm,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胸膜炎并不少见 ,笔者遇一由杂草进入胸腔所到胸膜炎。现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此病例源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综合科患儿 ,男 ,11月。因发热 6天 ,流涕 2天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医院静脉治疗“先锋Ⅵ 丁卡” 2天 ,“头孢噻肟钠 丁卡”治疗三天 ,热仍未退。体温 38℃~ 4 0℃ ,无寒战。入院前二天稍咳 ,流清涕。大便稀 ,每日三次 ,量不多 ,小便正常。查体 :神清 ,精神欠佳 ,气平。口周无青紫 ,咽部稍充血。颈软 ,气管居中。胸廓对称 ,无吸凹征。左肺呼吸音正常 ,右侧呼吸音低、叩诊浊音。无明显干湿罗音。心律规 ,音有力 ,率速。腹软 …  相似文献   

4.
双输尿管结石并发尿闭是泌尿外科急症,在我地区比较少见,须立即处理。近来见到2例,报告于后,并复习文献予以讨论。病例报告 (例1)男性,21岁,因左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3个月卧床,尿闭56小时于1985年7月27日入院。起病于入院前4天,突然出现右侧腹部绞痛,向大腿内侧  相似文献   

5.
由于近年来医疗水平的提高,注射部位发生感染者逐渐减少,但由于部分乡村医疗条件仍较差及个体行医者增多、个人卫生差等原因,仍时有此种病人入院治疗,其中儿童较为多见。1 典型病历介绍 患儿男,6岁,主因左臀部红肿疼痛7天于97年2月2日8:40入院,查体T39.7℃ P104R24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左臂左大腿红肿,左臀外上方有一皮肤苍白区,基底较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性,4岁,主因间断抽风发烧呕吐一个月,腹泻二月余入院。腹泻为稀绿色大便,无脓血。查体:重病容,呈深昏迷状,体格发育差,呼吸深长,压眶反射消失,左眼睑不能闭合,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迟钝,眼球呈水平震颤,颈部抵抗,双肺痰鸣音,四肢强直,肢端发凉。神经系统检查:腹壁反射右侧消失,左侧存在,提睾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实验室检查:白  相似文献   

7.
所谓构造新的数学形式,就是根据所设条件和结论的特殊性,通过联想、类比等方法,依条件重新进行组合,构造出符合题意的数学形式,并借助它认识并探求解题途径,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创造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是极为有益的.在具体构造新的形式时,一般可构建图形、方程、函数、复数、解析几何模型.例1、求出sin~220° cos~280° 3~(1/2)sin~220°cos~280°的值(92年全国高考题)分析:题设中的角为20°,10°,若构造以20°,10°为内角的三角形,可结合图形用正、余弦定理求解.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5岁。于入院前40天自觉感冒随后出现左眼眶周围疼痛,伴视物成双,尤以向左侧视时双影更加明显。一个月后左眼睑下垂,启闭不能,但视力正常。曾在外地经头颅CT检查、腰穿、X线头颅平片及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4年前曾患“剥脱性皮炎”已愈。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记述。检查:意识清楚,语言流利。双眼视力:左0.5、右0.9,与发病前视力相同。右眼睑下垂,眼球不突出,局部皮肤无红肿及淤血。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0岁,主因:左颌下肿痛一天入院。患者于一天前因左下后牙疼痛,在乡村卫生院拔牙,医生用手术刀挺牙时,将手术刀片折断于口腔内,当时未发现断刀片,第二天左侧下颌部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拍X线片,发现刀片前1/2在左侧下颌内侧,因当地医院条件有限,来我院就诊,门诊拟为“左下颌金属异物”收入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未见异常,颜面部对称,左侧颌下肿胀,压痛,张口基本正常,牙已拔除,牙龈肿胀,牙创窝内有白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例一,患者,女,30岁。因左肱骨髁上骨折一天入院。检查:痛苦表情,心肺正常.左前臂曲屈悬吊于胸前。血常规:WBC 10×10~9/L,RBC 4.1×10~(12)/L,尿常规:WBC和RBC均为1~2/HP,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阴性.出凝血时间均为2min。左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报告;左防骨髁上骨折。体征:左肘关节处肿胀严重,肘后三角存在,皮肤表面张力较大,被动活动前臂时可触及骨擦感。为了减轻患肢肿胀,为以后手术治疗做好准备,入院当日就给静脉输入10%葡萄糖500ml及β-七叶皂甙钠15mg,一日一次。2d后,出现用于输液的健侧右上肢前臂浅静脉处皮肤  相似文献   

11.
武晓敏 《高中生》2010,(15):28-29
例题设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_1,F_2,若椭圆上存在点P,使∠F_1PF_2=90°,则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解解法一:利用曲线范围求解  相似文献   

12.
正1.问题的起源原题:已知椭圆x2/25+y2/9=1的左焦点为F1,右焦点为F2,在椭圆上是否存在点P,使∠F1PF2=90°,若存在,求出ΔF1PF2的面积;不存在,说明理由.分析:因为在椭圆上点P是短轴的端点时,∠F1PF2最大,所以只要求出此时的∠F1PF2,看它是否为不小于90°,若是钝角,则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F1PF2=90°,且这样的点有四个;若为90°,则这样的点有两个;若小于90°,则这样  相似文献   

13.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目前认为是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皮肤坏死性血管炎少见,现将我院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女,17岁。1987年9月28日因反复四肢关节疼痛、发热一年9个月,左小腿皮肤溃烂10天入院。患者曾因四肢关节肿痛、发烧、皮疹、面部蝶形红斑、左足跟皮肤坏死两次往院,  相似文献   

14.
2006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第2天)第1题: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BC的内切圆O分别与BC,CA,AB相切于点D,E,F,连接AD,与内切圆O相交于点P,连接BP,CP,若∠BPC=90°,求证:AE AP=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性、3岁。主因发现左腹股沟肿物,左下肢肿胀,表浅静脉曲张半年入院。既往无下肢外伤、感染史。查:左腹股沟股动脉旁,于股静脉位置上可及一1×2×1厘米大小肿物,表面光滑,边界较清,移动度不大,无压痛。左下肢较右下肢稍增粗(测膝关节上方10厘米大腿周径,左下肢25厘米,右下肢23厘  相似文献   

16.
病历报告:男性,37岁,农民。因头痛、左侧肢体偏瘫4小时于1988年2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肾脏病及糖尿病史。查体:T36℃、P80次/分,R20次/分、BP16/9kpa。心肺(-)。肝脾(-)。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清,双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眼底视乳头水肿。左鼻唇沟浅,伸舌左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理科中,有这样一道试题:问题1 设 F_1、F_2分别是双曲线 x~2/a~2-y~2/b~2=1的左、右焦点.若双曲线上存在点 A,使∠F_1AF_2=90°,且|AF_1|=3|AF_2|,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相似文献   

18.
单纯性疱疹性脑炎(HSE)临床上容易误诊。但随着近年来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亦有很大进步。现报道2例: 病例报告 例1,女,46岁 因发热,精神异常8d,昏迷2天入院。入院前4d,四肢和下颌有抽动。既往无特殊病史。 检查所见:体温39℃,血压18/12kPa。中度昏迷。口周及颊部未见疱疹。心肺(一)。眼底乳头边界清,静脉稍粗。颈部抵抗,克氏症( ),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未引出病理征。在查体中有癫痫样发  相似文献   

19.
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病,而双侧丘脑旁正中区同时梗塞的双侧丘脑旁正中综合征却只有几例报导。我科曾收治一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陈秀敏,女性,61岁。主因浅昏迷23d而入我院。入院前23天,患者在做家务时突然出现头晕,站立不稳,让家人扶坐于椅上,数分钟后出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非喷射性。小便失禁。到某医院住院治疗,当天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第2天(24h以后)复查头颅CT示:双侧丘脑及左枕叶梗塞。按脑梗治疗,效果不著而来我院。查体:T37.2℃,P80次/min,R19次/min,BP22/11.3kPa,一般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女,56岁,以左胸背挫气样不适3天入院。3天前洗衣时,感左侧乳房下及背侧挫气样不适,经休息、按摩、改变体位未见好转。稍活动,即感胸闷、气短、心悸。自疑“冠心病”,服“益心丸”,2粒/次,3次/d。3天后上述症状加重,以夜间为甚。后即来本院专家门诊就诊。查:EKG:心肌缺血,后以“冠心病”收内科。既往体健,否认类病史。入院查:T:36.8℃,R:19次/分,P:79次/分,BP:14.33/9.44kPa。 心肺、腹(-)、神经系统(-)。 诊断:冠心病。治疗: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