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微博在全球乃至中国所引发的热潮,正在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微博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改变有哪些?面对微博,传统媒体该做什么?本文试从分析微博特点,以及传统媒体在网络科技背景下的困境,就传统媒体运用微博的理论和实践探讨提出一些浅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张蕊  金佳 《新闻世界》2013,(8):128-130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也被改变,为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抢夺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传统媒体也纷纷在微博上开辟了一方自己的新天地。人民日报微博便是在2012年7月22日所开设的。在开设官方微博之后,如何运营和传播,获得网民的关注和认可,实现与网民的有效互动,是传统媒体要探索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对传统媒体微博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做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媚 《报刊之友》2013,(10):45-47
报纸官方微博是传统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载体的延伸,本文基于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排名前两名的报纸官方微博做框架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两家报纸微博在发布数量、议题设置、发布方式、发布时间的不同进而得出两个报纸微博的不同特点和传播状态,从而归纳出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创造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4.
吴媚 《今传媒》2013,(10):45-47
报纸官方微博是传统媒体品牌形象和影响力在新媒体平台载体的延伸,本文基于新浪微博风云榜媒体影响力榜排名前两名的报纸官方微博做框架比较分析,旨在通过比较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两家报纸微博在发布数量、议题设置、发布方式、发布时间的不同进而得出两个报纸微博的不同特点和传播状态,从而归纳出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创造的新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秀芬 《新闻世界》2013,(6):132-133
本文以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力为切入点,对报纸官方微博目前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围绕报纸如何更好地经营官方微博以扩大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这一论题展开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6.
方胜 《新闻前哨》2012,(11):23-25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传统媒体对微博也日益重视,开设官方微博的越来越多。本文梳理了现有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发现其可以大致归于四类.包括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传统媒体微博的构建方法和传统媒体微博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发展特点、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为了解传统媒体微博与新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差异,识别各类型媒体微博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以促进媒体微博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及新媒体微博各50个作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两者的信息传播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微博和新媒体微博网络整体均较为紧密,且传统媒体微博高于新媒体微博;信息在传统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较新媒体微博更为便利,信息转移效率更高,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更强;传统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在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新媒体微博中各类型媒体微博则相对发展均衡;新媒体微博权利更为集中,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而传统媒体微博则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8.
王宇清 《视听界》2012,(4):104-10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微博对事件进行现场报道,改变了资讯传播的形式和速度,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某网站就“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做了一次网上调查,数据显示:15~25岁年龄段有76%的被调查者喜欢通过微博了解信息,有81.54%的被调查者觉得微博吸引自己主要在于更广泛和快捷地获取资讯。传统媒体纷纷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登录新浪微博广场-媒体汇,既可以看到央视的大牌栏目,也可以发现某个偏远城市台的节目正在与网友互动。  相似文献   

9.
微博虽“微”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2007年3月,一个名为Twitter的网站在埃文·威廉姆斯的策划下正式上线,在美国掀起一股微博风暴。国内也应运而出一批微博网站,如做啥、滔滔、贫嘴、新浪微博等。何为微博,和传统博客相比有哪些夺人耳目之处?本文结合笔者亲身使用做啥和新浪微博的经历,对微博这一媒介形式的特性做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10.
方胜  赵璐 《东南传播》2012,(12):96-98
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传统媒体对微博也日益重视,开设官方微博的也越来越多。本文总结了现有对传统媒体与微博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发现其可以归类于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对微博的利用、传统媒体微博的构建方法和传统媒体微博的实证研究和评价四大类别,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发展特点、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博"斗·合作·融合-浅谈微博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腾 《新闻世界》2011,(9):151-152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其在引导公众事件中的优势日渐凸显,影响力得到迅速提高,由微博引发的媒体格局变革正在发生。微博的发展壮大究竟对传统媒体造成哪些冲击?在新的传媒格局之下,微博与传统媒体最有可能走向何种关系?笔者认为,微博不会成为传统媒体的终结者,而两者关系仍在“博”斗、合作、融合三种轨迹中徘徊,并且合作和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显。在应对微博带来的挑战上,传统媒体反应迅速,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来说,“微博工具化”也使微博与传统媒体走向“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宋青 《中国广播》2012,(4):17-19
2011年初,中央电台发展研究中心受台领导委托做了一个课题《传统媒体工作人员网络行为规范研究》。当时,传统媒体刚开始在新浪、搜狐等开官方微博,其相应的管理规范还没有出台,或者有的正在制订中。这个课题对国外很多案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传统媒体的微博管理规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在新的媒体时代中,微博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媒介,微博的用户参与新闻传播,给我国的传统媒体新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媒体原先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受到各个方面的挑战。在微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是传统媒体的从业者,在微博中,有很多的话题都是来自于传统的媒体,同时很多话题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新闻线索。微博为传统媒体带来了社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新闻也为微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话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迅速发展,在这样强大的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必须达到与时代传播相一致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媒体在人们生活中不变的地位.微博时代,传统媒体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取得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传统媒体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面对微博的迅猛发展,如何充分结合新媒体与时代传播保持一致,成为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迫切选择。本文从国内微博的蓬勃发展、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和局限,以及传统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利用微博积极应对微博时代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平台,而且微博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需要引起传统媒体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微博的新闻价值及对传统媒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简要分析微博新闻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并就传统媒体如何科学和健康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开始积极使用微博以争取读者。媒体微博可以做什么?它可以为传统媒体做什么?文章选择了四家有代表性的党报和都市报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以其在马航事件中的微博使用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党报和都市报在微博报道上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党报媒体在马航事件中已经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意见领袖,明显突破了其传统母媒体的业务范围,而都市报微博则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8.
姜嵘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32-13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传统媒体也意识到微博对传播方式和话语空间的重要影响,纷纷利用起微博这一平台.微博虽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传统媒体更多的是受益.传统媒体不但可以扩展新闻线索的来源,也可以发布信息,跟踪事件并且与受众互动.本文首先对微博的媒体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传统媒体如何借力微博平台;最后以电影《搜索》为例,探讨传统媒体与微博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是指传统大众传媒(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在微博平台上以自身媒体名称注册使用、传播传统媒体内容并宣传其品牌理念的微博.本文所研究的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主要是指报纸、电视、电台和杂志类传统媒体在新浪微博平台上,通过新浪机构认证的方式,验证自身账号的真实性,并且其用户名旁点亮蓝色V字认证的官方微博.  相似文献   

20.
正在传统媒体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中,新生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出现了很多矛盾,网络平台的全媒体性质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发展中的一道"门槛"。但是经过国内主流媒体的不懈努力,以《新华网》《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主流商业网站上开设官方微博,开始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并且在不长的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本文以以上媒体微博账号的运营为例,探讨在社会化媒介语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