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皓 《乒乓世界》2018,(1):94-95
经过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直板横打”无论是从运用理念还是技战术角度而言,都是十分先进的,毕竟它解决了直板运动员反手半台的漏洞,尤其是进攻端与对攻端的不足。以前直板打法的反手体系基本都融合着推挡技术,但是从目前世界乒坛的发展趋势来看,直板打法要想竞争最高水平,必须要涵盖横打技术,而且还要把它作为一项主要技术来掌握,更客观一些的理解就是:直板打法可以没有推挡,但不能没有横打。  相似文献   

2.
赵晖 《乒乓世界》2005,(9):88-93
横打还是推挡? 推挡是中国直板的传统技术,但在这组教程中,我们首先演示给大家的是反面横打,一方面是考虑到直板横打与横板反手更接近、更具有可比性,可以彼此参照借鉴,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这里针对的主要是初学者,而如今很多直板球迷都希望掌握横打技术。但这绝不意味着推挡就没有必要练习了,如果你通过前面的正手练习,认为自己天生球感不错、手腕灵活,而且性格机敏多变,那么推挡或许比横打更适合你。下一期,你将看到推挡的基本示范。  相似文献   

3.
颜晴窗 《精武》2012,(21):23-23,25
直板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的传统打法,在我国也受到了重点保护,其技术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近年来,直板横打技术在乒乓球运动中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优秀直板运动员一项不可缺失的技术。而直板横打技术作为一种直板中的新型打法需要我们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意识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乒乓球直板横打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意识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9,(10):108-109
如今直板横打技术已经成为直板打法的必备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业余爱好者中,横打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项技术不但可以轻易地进攻反手位的来球,最大限度地减少跑动范围,还可以在相持环节加强回球的旋转、速度,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周永华  段书峰 《精武》2013,(24):31-32
横板和直板是乒乓球的两种不同持拍方式,这两种持拍方式的长处和不足长期以来是人们讨论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球员一般多采用横板打法,日本和韩国的球员多采用直板打法,中国球员则是两种兼顾。基于此本文以横板运动员王励勤、陈兄,直板运动员马林.王皓为研究对象,对其最近3年的比赛进行了系统的和定量的分析,同时对他们几人问的直板横打与横板闻的比赛进行技、战术对比,旨在从乒乓球技战术运用的角度揭示直板、横板的特点及优劣。结果表明直板横打与横板打法都有其本身各自的长处和不足,但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不在于握拍的方式。直板横打和横板打法将还将在乒坛中继续争雄下去。  相似文献   

7.
第47届世乒赛男团中国队员王皓主要技术诊断及效果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47届世乒赛男子团体赛王皓出场的半决赛、决赛的主要技术进行统计与效果评析,试图在新的规则下,分析王皓(只用横打,不用推挡)横打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整体实力的发挥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为直拍快攻打法的训练提供参考,为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供训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久以来,传统直板打法的反手位都是一个明显的弱点,您可能会提到王皓的直板横拉,抑或是柳承敏那天马流星般的步法。的确,这些技术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反手的不足。但是对于众多业余球友来说,这两项技术似乎有点可望而不可及。这类球友多属直板单面攻打法,试想打了几十年的单面攻,突然要去练习横打,能否熟练掌握尚且不谈,就单从比赛的运用上也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9.
现在半路出家学习直板横打的球友很多,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比赛中能够用出来的人却很少。从传统的直板推挡到练习直板横打给大家带来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握板方式,从白先生的握法来看,他显然还没有找到最合适的调节方法。以往推挡的时候,是食指用力比较多的,拇指相对放松;改成横打之后,拇指是用力多的,食指则相对放松,这是最需要揣摩的感觉。在实战中,如果业余球友能够把直板横打练到可以拉起下旋球来,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而想要达到那种击球水准,一定要一步一步从平挡练起,把手指手腕手背的触球感觉先找到。  相似文献   

10.
直板横打这项技术是为进一步发展中国乒乓球传统近台快攻,尽快弥补直板反手弱点而做出的一大技术创新,这项技术的发展,为继续保证我国的传统快攻打法在世界乒乓球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直板横打的运用在直板快攻的侧身抢攻风格,在实践中似乎有它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对少年运动员的培养,更容易看到这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运动员学习直板横打后,虽然反手不能进攻的缺点有一些弥补,在比赛中也显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愈是直板横打的  相似文献   

11.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04-107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砷 《乒乓世界》2013,(5):114-115
伴随着乒乓球的不断发展和战术思想的更新,比赛对抗性不断加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处于世界顶峰的直板运动员,都在不停更新自己的技术动作。老一套的直板技术肯定跟不上世界乒乓球发展的潮流。本文通过对直板运动员推挡和横打动作有机结合的研究,了解比赛过程,加于分析,解决问题。发掘怎样才能使运动员更好发挥出直板的优势,从而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3.
杨燕宏 《乒乓世界》2005,(6):i019-i019
我爱好打乒乓球,至今有四十余年的“球龄”了。由于酷爱这项运动,我对它的技术发展非常关注,经常琢磨一些优秀选手的技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的直板快攻打法。就直板而言,基本可分为日式和中式两种,我觉得前者由于握拍法的限制,不太适于“直扳横打”,而中国传统直板虽可横打,但因拍柄圆直,且由拇指和食指卡握,横打时食指及手腕部分受限,球拍的迎球角度小,不易控球,加之挥拍时的离心力,令人感觉抓不住球拍,难免有脱手的顾虑,因此不易充分发力对打对拉。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5,(8):111-111
俺的打法属于直板弧快,站位中近台,也喜欢退到中远台,包括放上旋或侧旋高球,比周围的大多数直板球友回旋余地稍大一些,正手弧圈是主要得分手段,反手推挡结合横拉横打,有一定的中台相持能力,  相似文献   

15.
声音     
圈薰雾露i许绍发:当初有人问我:“如果不成功怎么办,”我骚攀I技术打法应该服从 _发展的需要.不一 _李晓东:如果直板只用横打而不用推挡,许多先进的技术仍大有潜力可挖,比如发球,它不会受太多限制。以及在控制球上,比如快速摆短、快速劈长等等,目前女队也需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厂●h旧旧旧卜:_j__■同友讨论:“直拍横打是一种蹩脚的技术”I hn。://sundns org 5555,cg卜.bMb5000肛0plc cgl7forum=7&topic=158)'此文贴出之时,王皓的名宇尚不为人知.不知道一年后的今天,作者会怎样评价自己当初的观点,又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推挡是一种蹩…  相似文献   

16.
许昕是新秀中成绩比较突出的直板选手,是继马琳和王皓之唇又一位直板好手,因此成了中国乒乓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马啉一样。许昕也是一位头脑十分灵活选手,而且胆量大,在关键时刻敢于出手,敢于变化,心理素质过硬。从技术上讲,许昕是以直板单面拉为主,辅以推挡和直板横拉,他融合了马琳和王皓的一些特点,进攻比较凶狠,上手十分积极。下面我们将通过许昕的三组比赛片段。为大家解析直板打法的一些技战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组图中的蒋澎龙侧身拉后转推挡,是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非常有代表性的技术环节。对于直板单面拉选手而言,在侧身上手时.下一板的第一选择常常是准备以较大范围的移动。进行正手连续拉.侧身后的还原动作较小.身体重心也多放在正手进攻上。而对于直板拉推结合型打法的选手来讲.情况则有所不同。大家不妨与B组图中蒋澎龙推挡后接侧身抢拉的动作相比照.揣摩其中身体重心转换和还原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直板选手的优势是手腕的柔软性以及对板形灵活的运用。以前对于直板选手来说,在处理反手位的下旋球时一般会比较困难,多数情况下都要依靠侧身来完成高质量的进攻。通过增加反手海绵套胶的粘贴,直板选手也可以像横板选手一样在反手上手方面得到了增强。在直板横打中加小摩擦,就是横打攻击技术中的一项。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12,(5):139-139
李凯 右手直板双;面反胶弧圈打法,对各种器材都有研究。中远台相持能力强,发球变化多,进攻节奏快。其中直板横打尤为一绝。  相似文献   

20.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0,(10):32-33
随着正手弧圈技术的威力越来越大,直板快攻打法对推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在防守时只是推挤,而现在仅仅用推挤来对付弧圈球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