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将英语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列举十例,说明要达到“信、达、雅”,译者需具有主、客体两种语言、文字的相当的功力,掌握某一词汇、短语的各种解释及用法,根据上、下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把握其特定的语义。  相似文献   

2.
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相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汉英双语公示语正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统一体,它所反映的冲突不仅表现在不同语言或曰文本的对立,更是相对应的两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碰撞与交融,因此,将互文性理论引入公示语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取广州市10所医疗机构的公示语英译作为个案,从互文性的角度对采集到的语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得出结论是,公示语的翻译应该尽量参照约定俗成的国际惯例,对于个别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例则须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兼顾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同,文化也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处理始终是翻译研究的两个重要核心。当代翻译研究对翻译的人文价值做出了"译者应该求寻差异、发掘差异、尊重差异"的价值评判。本文将从翻译的差异伦理角度探讨如何做到对差异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翻译不但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般来讲,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语言文字、思维、历史、心态以及环境等几个方面。作为翻译者,必须面对两种分属不同文化体系的语言翻译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更好的传递语言内涵成为翻译者必须研究探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陈颖 《培训与研究》2009,26(1):125-127
思维是翻译活动的根本基础。从思维的民族性入手,对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和语言表达形式的对比,可揭示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因此,在翻译中必须采取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6.
周流溪译诗语言精练、流畅、音乐性强。他对译诗有许多经验总结。周流溪认为,译诗是一种“再创造”,译诗须态度严肃认真,译诗须与研究相结合,译诗须善于把握标准。周流溪的译诗理论与实践对翻译工作者,尤其是对译诗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汉互译不仅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从深层次上讲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变通。在进行英汉互译的时候译者要具有双语文化意识,并参照功能派翻译理论,必要时要进行文化因素方面的调整,以便使译文能被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译文与原文的功能对等,使语际交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西译论从一开始就与美学结下了不结之缘.当代翻译学发生文化转向后,人们开始探讨翻译美学.语用学对语言的使用作动态的研究,它介入翻译美学可以为翻译学提供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论文重点选取语用学中的顺应理论,研究它如何帮助翻译审美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作的美.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不可译”是很多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所坚持的观点。从翻译实践出发,坚信中诗英译是中国古诗在外语世界乃至整个世界文学中继续存活的方法。中诗英译无论是由外国译者还是中国译者来进行,都有各自的长处和无可避免的天然弱点,而在世界文学语境下,“合作翻译”是中诗英译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法体系中的一种主要词类,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动词在句法结构及言语交际中都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这两种语言非同一语系,语言结构差别很大,在动词用法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了解英汉动词在应用中的不同特点对英汉互译有很大帮助,而这也正是英汉对比研究的一个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比较级是英语中一种常用的形式,也是译者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英语比较级的汉译,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译者如果对其不细心琢磨,对比较级所在语境不加以区别对待,必然导致其译文为胡译乱译,甚至使其译文与原文精神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2.
"的"字结构是中文立法语言的一大特点,是法律法规英译的一大难点。本文基于S姚arc姚evic提出的译者应发挥能动性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的翻译观点,结合英汉语言形合、意合的差异,重点分析"的"字结构的特点与英译策略。语料为中国主要法律法规的英译本,取自"法律信息系统语料库"(CLIPS)。通过分析,发现法律法规中"的"字结构主要用于引导法律条件,表示法律假定因素、突出法律假定因素。在翻译该结构时,译者可通过添加连接词、补出隐含的中心语等策略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相似文献   

13.
语言与化密不可分,相互作用,英汉两民族的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有化意义的词,它们的化意义呈现出差异性,化意义部分相同;化意义截然相反;化意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化意义基本相同,研究英汉词汇的跨化差异有助于提高译的跨化差异的敏感性,正确理解和翻译原,对于英汉词汇的跨化差异的翻译,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方法:音译法,直译法,替代法,增词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4.
动物习语是人类文明和语言进化的标志,是各民族独特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积淀。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英汉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导致英汉动物习语的内涵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和不对称性。翻译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和媒介,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通过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对比,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探析英汉动物习语的翻译方法和原则,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一种语言所特有的习用表达方法。在翻译实践中,有一些习语因极具民族特色而给翻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在翻译界引起了习语的可译性的讨论。本文将分直译、意译、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等几方面探讨翻译中习语的可译性限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运动拓展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译者地位,原作与译作关系,翻译标准等方面对传统译论提出质疑,并且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叛逆”争取女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小说《围城》中色彩瑰丽、新奇独特的隐喻,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写作风格,但同时也向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挑战。茅国权在翻译此部小说时,对其中的诸多隐喻进行了传神达意的翻译,赋予了读者极大的阅读享受。但是,由于译者忽视了英汉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某些意象翻译出现了误差。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围城》英译中的意象误差主要有两种情况:隐喻认知的偏离和隐喻认知的缺省。有可能导致译语读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难以领略小说原文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作品着重刻画了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伦理选择.出版以来广受翻译家青睐,诸多语言翻译版本层出不穷.其中梁遇春的汉译本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其立足于胡庚申教授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三维转换策略,对梁遇春的译本进行分析,从而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多维度的适应...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的不可译性与从心所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语言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沟通要通过翻译。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助于回顾我们的翻译工作 ,修订我们的翻译标准 ,完善我们的翻译理论。本文以汉语语文为例 ,从拆字、连珠联、藏头句、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段出发 ,探讨汉语文的不可译性以及应对的方法 ,并举例评说 ,同时指出 ,就译者而言 ,原文文本是客体 ,译者是主体 ,所谓“信”,是指“译者 (必需做到的 )对原文文本的全面而正确的理解”,所谓“达”,则是指“译者 (必须根据自己对原文的全面正确理解 )用译入语如实地把原文译出”,由此可见 ,“信、达”是因人而异 ,是一个变数 ,任何译者都必需认真负责对待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