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的人口政策开始了重大调整,国家相关部门决定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很多三口之家已经迎来了第四名家庭成员。面对两个孩子,想必很多父母在体验了最初的欢喜之后,已经开始感慨"生二胎易养两孩难"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父母,只有充分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够采取最为恰当的教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0,(14)
从"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国家的政策取向影响着作为目前生育主体的新生代女性的生育选择。采用调查问卷、查阅文献及个别访谈,探索"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河北省新生代女性的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产生影响的深层原因,为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推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张某夫妇二人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想到退休后的养老问题,以及百年以后的祭祀问题,两位老人家犯愁了。张某就与其哥哥商量,能否将其3个儿子中的一个过继给自己。张某的哥哥同意将最小的儿子张三过继给张某。因为张三此时已经成年,所以也不需要张某夫妇抚养。张某夫妇在张三结婚时曾经资助过,张三夫妇有时也帮助张某夫妇干一  相似文献   

4.
谈中国生育率变迁的话题,我是很有感性认识的。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以前,人们的生育处于自然状态。举我家的例子,据我所知,我妈妈家有9个孩子,她是最小的,她自己生育了4个孩子。她的兄弟姐妹每家都生育5~7个孩子,和我家来往最多的三姨36岁丈夫去世时已经生育  相似文献   

5.
人口生育政策,是政府为调节妇女生育率以期达到预定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素质而制定的一系列计划、规范、措施的总和。当前我国实行“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数量过大、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主动地引导、规范、治理每个家庭的生育行为。自从  相似文献   

6.
"女儿国"独特的生育方式《西游记》中,唐僧一行四人有一天来到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度,这里的人老老少少全部都是女的,除了唐僧师徒,一个男人的身影都看不见,因此这个国家被称为"女儿国"。那么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这里没有一个男子,妇女们如何生育?原来女儿国还有一条奇怪的河流,名叫"子母河",妇女们到了生育年龄后,如果想要孩子,喝这条河的水就可以怀孕生娃了,生出来的孩子也没有男孩,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人口政策从只生育一个孩子调整为全面放开二胎,但是对于生育二胎很多家庭选择放弃,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社会物价飞涨再加上教育成本,抚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很高,使得许多家庭为了保证孩子的质量,而主动放弃了孩子的数量。由于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种类很多,本文仅分析源头成本即生育孩子的成本以及国家对生育的基本保障,调查发现对于生产妇女基本的产假、产假期间薪资以及生育保险的待遇等最基本的保障目前尚没有真正落实,这就从源头增加了家庭的支出,这也是导致很多家庭放弃生育的一个原因。在此基础上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关注该问题,并真正保障生育妇女的基本权利,并且提出保障妇女基本权利有利于家庭选择生育子女,对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生育孩子对国家具有正面积极影响,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助于逐步抹平男女性别比例失调;有助于在社会以及家庭中培育国家意识等。  相似文献   

8.
2002年8月的一天夜里,美国一对膝下无子的夫妇,乔装打扮后通过CNN电视台宣布,他们愿成为世界上第一对克隆孩子的父母.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声音,装扮了自己的面孔,富有挑战性地对CNN的<今晚,康妮·丘恩>主持人说,不管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有多大,他们都决定要一个克隆孩子.这位名叫比尔、坚决要做父亲的男子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犹如坐在火山上,但我们正勇敢地进入一个新世界,这是一个十分精彩而又极其冒险的世界."他们非常严肃地告诉观众,如果胎儿是畸形的,他们将坚决终止怀孕.他们要求孩子的遗传基因必须完全与母体相匹配.那位十分想成为母亲的女子名叫凯西.这对夫妇曾经花前月下,海边沙滩,可谓浪漫之极,谁知想要孩子的愿望越来越困扰他们.从计划怀孕至今已9年了,他们毫无结果.  相似文献   

9.
韩吉青 《科教文汇》2010,(14):F0003-F0003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张波这孩子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碰到的第一个这么特殊的  相似文献   

11.
计划生育与优生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为了实现到1985年把人口增长率从现在的12‰降低到5‰左右、到2000年降低到零(甚至降为负的增长),就一定要做到“晚婚、晚育、少生”,把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上来。生育数量上的这一极其必要的降低,同时就要求生育质量上的确有保证的提高。假如不努力降低呆痴,畸形以及其他严重遗传性、先天性病儿的出生率,就不仅会阻碍“生一个”的落实,也会造成总人口质量的下降,同时也有损于四个现代化,有损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不难看出,计划生育与优生学应当同时提倡,既  相似文献   

12.
2015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生不生二胎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符合生育条件的女性因此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不少女性会因为怀孕而失去升职的机会,有的甚至因此离开了原本的工作岗位。文章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全面二孩政策"给女性就业带来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措施建议,以求为保障女性在生育二胎时的就业权益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07,(Z1)
印象爱因斯坦曾为一对年轻朋友证婚。几年后,那对夫妇带着小儿子来看他。孩子看了爱因斯坦一眼就嚎啕大哭起来,弄得这对夫妇很难为情。幽默的爱因斯坦却摸着孩子的头,高兴地说“你是第一个肯当面说出对我印象的人。”  相似文献   

14.
科普园地     
优生、优育、优教这“三优”已为社会广大人群所重视。这里仅就有碍优生的种种因素作一浅介。一、婚配与遗传因素:实践证明,近亲婚配生育的孩子极易出现先天性遗传疾病。常见的有聋哑、畸形、痴呆、低能儿、生理缺陷等。这是因为近亲婚配往往携带同种致病基因。夫妇的任何一方倘患有遗传病均可通过其生殖细胞而遗给后代。  相似文献   

15.
据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消息,近一年内,世界上首批采用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与筛查(PGD/PGS)的试管婴儿在该院相继诞生,共有15对夫妇生育了17个非常健康的孩子。7月8日,我国学者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欧洲生殖医学年会"上公布了这一成果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自古以来生儿育女作为人类繁衍的头等大事备受关注。然而工作压力、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因素使得现在的生育率逐渐降低,不孕不育患者逐年增多,面对周围关切的目光,很多夫妇不得不面临“被丁克“的尴尬。而“试管婴儿”技术的出现给了这些夫妇们绝处逢生的希望,如今这项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的“圆梦之术”将橄榄枝抛向了更多迫切想要为人父母的夫妇们,在我们的周遭也有越来越多的夫妇通过这项技术顺利生儿育女。那么,什么是“试管婴儿”?不孕的患者都可以尝试“试管婴儿”技术吗?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位妇女通过医疗科技手段为自己的亲生女儿代孕,孩子的母亲应该是谁?一个职业代孕女性势必会生育许多子女,这些子女长大后如果恋爱结婚,算不算近亲结婚?  相似文献   

18.
可怕的广告     
名字卖给了广告商 著名的国际传播大厦门外站着一对夫妇,丈夫细心地扶着身怀六甲的妻子。他们已经是第四次来到这里,丈夫跟妻子商量好,这是最后一次到此,他们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位广告代言人。这样,可以收到丰厚的酬劳,牠就会脱离西京城那落后贫困的生活。但这是一个影响孩子一生的行动,所以他们对这  相似文献   

19.
苗秀萍 《科教文汇》2011,(5):174-17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完整的一个家,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细胞,单亲家庭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千万个孩子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单亲孩子也是我们灿烂的未来,我们有责任关注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使他们在身心方面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背景介绍9月份,我接手了一个新的大班,面对一群5—6岁的孩子,我对我的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在《纲要》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明确的提出大班孩子应该达到的状态,但是我更希望得到孩子的第一手资料。有幸,我常与已经上一年级、二年级的爸爸妈妈们聊天,从中,我发现了从我们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存在的共性问题。1.倾听习惯较差。表现为:说不清楚学到的本领、记不住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