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网上疯传从国外肉类市场流入大量的“重组牛排”“胶水牛排”都是用“次品肉块+肉胶”拼接而成。这一消息引起吃货们的担忧:什么是“重组牛排”?“重组牛排”到底能不能吃?“肉胶”又是什么,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澳洲菲力牛排”“黑椒西冷牛排”“进口牛排套餐”……在生鲜电商平台上,100多元就能买到10片牛排,还附赠黄油料包,价格十分低廉。查看配料表发现,不少牛排中含有卡拉胶成分,这样的牛排被称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小璐迷上了西餐,她央求妈妈带她到西餐店感受一下七分熟的牛排,妈妈爽快地答应了。看着老老实实躺在盘子里的牛排,小璐左右开弓,很快切下来一块肉,正准备放到嘴巴里,居然看到了渗出的血水。小璐连忙叫来服务员,说牛肉中有血水,怎么也不肯吃了,妈妈却说小璐大惊小怪,这可不是什么血水,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牛排的新闻可真不少。先是湖南某著名餐馆被曝光用鸭肉冒充牛排,这几天媒体又疯传超市的牛排是碎肉拼接的。牛排到底是真是假,这碎肉牛排到底是什么呢?重组肉和预制调理肉现代肉类加工方式会产生不少碎肉块,扔掉十分可惜,而且容易造成环境负担。于是人们开发了"重组肉"技术,在肉饼、香肠、鱼丸等产品中经常用到这一技术。用肉胶将小肉  相似文献   

4.
小乐 《科学生活》2013,(2):66-67
王品牛排原本是由台湾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的夫人所发明:因为王永庆不习惯食用血淋淋的牛排,于是他的夫人和主厨就精心研制出一道全熟牛排——王品牛排,虽然全熟却鲜嫩多汁。久而久之这道牛排成了台塑集团招待贵宾的特色菜品。  相似文献   

5.
《知识窗》2014,(15):55-55
不管是丁骨、腓力还是牛小排,每一种牛排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牛排除了带给人们味蕾上的享受之外,还可以从一个人切牛排的习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哦!  相似文献   

6.
<正>小新,我爱你!干吗突然向我表白,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才不是呢。今天是5月20日,我必须向你表达浓浓的爱意!5月20日确实很特别,这一天是我们的节日——中国学生营养日。哇,今天肯定要补充很多营养,我想吃鸡腿、牛排、红烧肉!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牛排的新闻可真不少。先是湖南某著名餐馆被曝光用鸭肉冒充牛排,之后媒体又疯传有些牛排是用碎肉拼接的。真假牛排中藏着哪些玄机,这碎肉牛排到底又是什么呢?重组肉和预制调理肉现代肉类加工方式会产生不少碎肉块,扔掉十分可惜,而且容易造成环境负担。于是人们开发了"重组肉"技术,在肉饼、香肠、鱼丸等产品中经常用到这一技术。用"肉胶"将小肉块黏合在一起变成大块肉,也算是重组肉。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熟制温度和切割方式在西餐红肉煎制牛排过程中所产生的食用品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2头中国西门塔尔公牛背最长肌进行采集,对其终点温度以及厚度还有肌纤维的走向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对感官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证实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牛排在剪切力以及硬度还有蒸煮损失等方面都会随之提升,当终点温度在72至100℃时,牛排风味在总体上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牛排剪切力也会随之增加。而垂直肌纤维切片相比较于平行肌纤维切片,无论是在剪切力还是硬度,亦或是咀嚼性等方面都比较高。由此可知,感官嫩度主要是受切片厚度以及纤维走向的影响,所以,最佳的牛排煎制条件是温度为80℃,切片厚度为10毫米,纤维走向是垂直肌纤维切片时,可以达到最佳的煎制效果。在今后牛排生产企业以及餐厅生产加工时,可以参照这一标准获得更加理想的口感。  相似文献   

9.
对于绝大多数宠物犬来说,多汁的牛排、鲜香的火腿无疑让它们垂涎欲滴。而如今,却有这么一只狗,它只对素食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花园烧烤     
《世界发明》2005,(9):22-22
想像一下炉子上滋滋流油的牛排,你的口水已经流下来了吧。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健     
有关国际营养专家对21世纪健康饮食提出了共同的建议: 三块大排三个蛋营养专家认为,脂肪的总摄入量,应该在摄入热量总值的25%以下,脂肪包括饱和性脂肪与胆固醇。饱和性脂肪主要存在肉类、黄油、奶油和其他动物食品中,专家们建议应把其控制在热量总值的7%以内。按此标准,85克的牛排每星期只能吃3次。食物中的胆固醇来自于鸡蛋和虾,专家建议,将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毫克以内,比一个鸡蛋黄含量稍多些,每周不要超过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活》2013,(3):82-83
汤在西餐中可是占了重要的位置,上期我们学会了做牛排,这期我们来学做西餐汤,小编精心为您挑选了独具特色的几款西餐汤,希望能为您精心烹制的一桌酒席增色几分。  相似文献   

13.
E-81号     
编号E-81 金褐色的牛排在平底煎锅内吱吱欢唱,锅里油花翻滚,散发出阵阵诱人香味。咖啡热气腾腾,土司涂好了草莓果酱,午餐的甜食是汁多味美的鸭梨。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朋友在北京开了一家赫赫有名的餐馆,每天就餐的人要预约,我有时到他的餐馆坐坐。一次,正逢他检验采购的鲜肉。我就向他请教最好的肉用来做什么菜,他说做猪排牛排;我又问最差的肉用来做什么,他说做丸子。  相似文献   

15.
辣椒趣说     
杨妮 《百科知识》2010,(17):15-16
辣椒作为一种美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在我国,辣椒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甚至没有它就无法下饭,可见人们对它的钟爱。  相似文献   

16.
飞机上提供的餐饮很丰盛,牛排、红酒、鸡肉、柠檬汁等等应有尽有,但还是有乘客抱怨东西难吃,甚至早已习惯的空姐有时也难以忍受。是航空公司提供的东西不新鲜吗?事实上,无论什么食物,只要被端上飞机都会很难吃,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上班族为节省时间,会提前把木耳、黄花菜等干货泡在水中,等下班后回家炒着吃,有时泡多了就留到第二天或第三天吃。近日,微信朋友圈中一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一男子吃了一盘泡发三天的黑木耳后,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医生及时抢救才"捡"回一命。那么,吃久泡的木耳是否会中毒?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今日科苑》2009,(11):91-91
在提倡回归自然的今天,人们在一片饮食要吃野、吃活、吃绿、吃杂的呼声中,似乎忘了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两件重要的养生饮品——蜂蜜和食醋。  相似文献   

19.
李俊德 《金秋科苑》2012,(14):85-88
我一天要吃4个鸡蛋,就是茶叶蛋。午饭一直是一个馒头,什么菜也不吃。晚上基本不吃饭,就是一盅啤酒,一块鱼,还有花生米、西红柿、黄瓜。有时晚饭只吃水果餐,比如吃桔子时要吃桔络,一是粗纤维,二是舒肝理气,桔络是入药,解郁的。我没有服用特别的保健品,就是老三样,最便宜的:吃一包补中益气丸和加味逍遥丸,可以抗抑郁,一周吃两次。再加一个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2,(15):120-121
民谚素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之益处毋需赘言,烹制美食或入药调理乃食物一绝。殊不知,用热水泡姜也可以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