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初中化学教学相结合,让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地生根,成为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作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注重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实际的融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此,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我们面临的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注重化学学科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把化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应用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育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教育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这些教育的核心问题。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如何使学生养成探究精神等...  相似文献   

3.
学习新课程标准以来,对于特教课程的实施我有切身的体验,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可以说对于我们的培智教育教学我们一直是在研究和探索中前行,如何给这些孩子更适合、更实用、更有效的教育,一直是我们探索和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的全育课程是基于我们的生存教育基础上的教育。从分科教学到综合课程,一步一步走来,如何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生活,如何能让学生接受和进行更全面有效的教育,新课程让我们能更好地基于学生选取教学内容,更全面的给予学生生活化、合适化的教育和训练。我们课程的设置是以综合课程为基点,同时又解决综合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是较以前更完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程;全课程教育并不是仅仅涉及课程的一种新的模式,它是一种新的课程与教学的模式,是一种更系统、更成熟、更完善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是求知和探索的钥匙。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势在必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究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历史学法指导模式。强调书本知识与学生亲身体验相联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本文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重在探究如何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倡导学生大胆探究、勇于创新,让学生掌握并创造性地运用学法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实施,教育理念的转变,素质教育的推行,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和生活相联系。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事件和现象来学习地理,会为地理理论找到合适的载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改的第一年.新课改的走向如何,这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新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如何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和如何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就数学学科而言,高中数学教育应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联系,  相似文献   

7.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如何运用教材,关系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及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等,这一切的实现,都与如何运用教材是不可分割的。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材。把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对教材内容要合理灵活地运用。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社会、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活生生的数学.而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在这充满竞争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学生一旦掌握了必要的能力,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并进行知识创新.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贴近学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性是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方法都承认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并强调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文中将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联系日常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的想法。  相似文献   

10.
王文娟 《西北职教》2009,(10):37-37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践证明,能理解并很好利用数学的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数学能力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未来。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新课程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1.
注重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全程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中的情境又称为教育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环境。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进行想象联想.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去了解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适当的情境.使知识的学习赋予生活的意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这一目...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改革的背景下,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成为地理课教学的首要重任。案例教学是高中地理新课程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将地理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乡土内容进行案例教学则更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分析案例与相应知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以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一课时"城市化过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对乡土案例进行分析,实现教材重、难点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州新课程改革正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课改的重点。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能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从现代教育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教学中的互动方式大致呈现为四种类型:1.单向型。视教学为教师把信息传递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是信息发出者,学生是信息接受者;2.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而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它不仅教会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更在学习中不断教会学生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无数的创作力和想象力,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通过探讨小学语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逐步在教学中进行整合,以达到新课程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打破了学科本位的强调技术而忽视学习者感受与体验的“器物”性质,引发了教育者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形成教育价值与教育现实的撞击。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提倡致力于训练受教育者的“获利”功能而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努力实施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要把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时代创新型人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形成学习动力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他们的观察力敏锐,动手操作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具有更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速度快,获得的知识牢固。笔者现就自己的实践和体验对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谈一些浮浅的认识。一、优化学习环境,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条件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发展学生,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是"两个主体"间的互动合作过程,适宜优美的学习环境,能使这个互动合作过程更加密切,更协调。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重点在于以“学”为主,教师更多的是在教学关系上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这一新形式,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要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单纯的学习,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寻找并掌握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学牛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在课堂上,学生进行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实践,以达到学会新知、运用新知的一种教育思想。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老师的积极引导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实践表明,新课程改革更强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识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程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更密切地联系个人成长环境,紧密联系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