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柴燕秋 《考试周刊》2009,(45):60-60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看,作文是一大难点,学生“怕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内容空洞”又是学生作文的通病。造成目前学生“窄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单一,可供写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激发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2.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来源于生活,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而流之不尽。”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就该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重视生活实践,体验生活的所有,挖掘写作的源泉。而作文教学上运用实践法,在这一方面上就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继而形成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铜陵市建设小学韩志涛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果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需要广大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  相似文献   

5.
作文指导例谈合肥市永红路小学邸桂芝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每当作文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谈、无文可写,甚至于谈文色变。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有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每当作文学生总是感到无话可谈、无文可写,甚至于谈文色变。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让学生“有源头活水”。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停。”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  相似文献   

8.
苏岱 《阅读与鉴赏》2006,(12):62-72
经常有同学抱怨生活单调。作文没事可写。其实不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他告诉我们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身边的点滴琐事,积少成多。就能汇集成章。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习作离不开生活,取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 一、观察生活,引入源泉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文章是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生活则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学生作文中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构成文章的一切材料,都是来源于生活,积淀于生活。作文就是学生通过手中的笔臬再现生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1.
刘雪清 《江西教育》2010,(10):40-40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同时抓好生活这个“源”。生活是写作素材的唯一源泉,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挖掘出生活中蕴藏的作文训l练因素,帮助学生积累鲜活生动的习作素材,轻松快乐地作文。  相似文献   

12.
一、跨越时空提供素材丰富生活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故作文教学时,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  相似文献   

13.
“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与作文息息相关,脱离生活的作文是不真实的,也不具有任何价值。我们提倡儿童生活作文就是要反璞归真,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领儿童走上生活作文之路呢?笔者谈一谈自己在参与“儿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然而,小学生在作文时,总是出现无话可写、有话不会写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做好“开沟引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童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化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生活体验后如何真诚、自然、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文的源泉来自丰富多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文的过程是儿童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是记载生活的创造和审美的过程。从生命生成的角度看,作文就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朵朵浪花、一片片绿叶、一面面镜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吮吸生活的乳汁,让学生为生活而作文,为生命而歌唱,从而体验到一种酣快淋漓的快乐。一、把作文引向生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亲密接触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7.
面对日常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 ,我们应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并发挥兴趣效应的作用 ,使学生的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 ,藉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以下就作文教学中的兴趣效应谈一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一、充实生活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丰富生活 ,感受生活。1.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 ,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众所周知 ,今天的小学生是家中的“小公主”、…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学生都怕写作文,遇到作文就像是看到一座高山挡在面前一样,总是难以逾越。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学生没内容可写。而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关键还得给学生找来写作之“米”——写作素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素材的源泉在哪呢?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生活,捕捉生活细节,从生活中找“米”,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作文素材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可看似简单的作文却成了许多学生的烦恼,写起文章来词句枯燥乏味,内容“言之无物”,究其原因乃是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应该为孩子们开辟一片习作的绿洲,唤起他们诉说的愿望,捕捉素材,触发灵感,让学生尽情沐浴在表达的惬意中. 一、丰富生活的体验,调动习作的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丰富生活,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一、生活——作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作的源泉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所有的积蓄,不吐不快。”平时积蓄充实,作文就不感到难了。积蓄什么?积蓄是多方面的,包括生活的积蓄、知识的积蓄、思想方面的积蓄,语言的积蓄。“要写出真实的、自己的话,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那么,源头在哪儿呢?源头“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